我是烟雨人 ▷

禅悟中升华的唐宋人步月寻花

发表于-2005年01月13日 中午1:26评论-10条

禅宗思想大盛于唐朝,高度发展于宋朝,唐宋时期文人士大夫谈禅成风。禅的兴起,使中国传统的儒、道与佛教之间相互印证、冲突和融合,为唐宋时期产生灿烂的艺术光芒奠定了基础。唐诗、宋词、古文,书法、绘画、园林,无不是光芒四射,前无古人。 

参禅就是悟禅,悟什么?悟禅境,要悟到“无我”,悟到“空”的境界。唐宋人因悟禅境而产生了对各种艺术作品追求意境、追求神韵的风气,也就是自我心灵深处的反映,表现空灵澄怀、超然物外的最高心灵境界,在拈花微笑里领悟至妙至深的心灵境界。 

一、禅风流行与唐宋人的人生态度 

中国的禅宗,名义上来自印度,实际上是佛教在中国的产物,如来拈花,迦叶微笑,达摩面壁的传说几近神话,无法证实。中国的禅经历了从隐逸山林,远离人间的面壁式静坐修禅,发展到六祖慧能的坐卧住行,送水搬柴皆为佛道的中国式禅宗。自从慧能的南宗法门一开,禅僧们世俗化,士大夫参禅礼佛,禅僧与士大夫往来成了风气。 

禅僧与士大夫或结伴同游,或相互唱和,或抚琴作画,唐宋时期出现许多善诗画的禅僧,如唐时的寒山、拾得、贾岛、皎然、贯休,宋时的德操、道潜、道灿、惠洪、惠辩、佛印等禅僧个个高雅澹泊,逍遥尘世。唐宋时期的文人士大夫风行居士佛教,亦僧亦俗,与禅僧友善交往,与之对坐而互参禅机。 

《维摩诘经》中塑造了一个在家居士形象的维摩诘,维摩诘居士是东方无垢世界的金粟如来的化身,他周游世界,游戏人间,享尽荣华富贵而通禅理,身入世间而心出世间。因此,维摩诘居士逍遥超迈、高雅无碍、明法常乐、精悉禅理的形象为唐宋士大夫们所倾心、仿效和崇拜。如柳宗元、白居易、王维、苏东坡等都倾心于维摩诘居士,特别是苏东坡常以维摩诘自比。 

二、禅悟与唐宋人的诗词文 

禅悟原本是 “不立文字,不著文字,不执文字”的,但未了悟之前,还是要借助于文字,而诗词文却是“不离文字”了。 

唐宋人因参禅、禅悟而悟禅机,境由心生,在忘我的一刹那心无挂碍,世事皆忘而空灵出。正如苏东坡诗云:“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引禅入诗,使唐宋人追求诗的空灵、平淡、天真形成风气。严羽《沧浪诗话》说得最妙:“盛唐诸公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更在《沧浪诗话》中大倡“妙悟”。他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唯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如王维的诗有着空灵清幽的韵味,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他的诗如苏东坡所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语句平淡却超然物外,空灵虚和的禅意闪烁。就连理学家也吸取佛禅,理学家邵雍的“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景与心合,清淡无碍。 

另外,像柳宗元的《江雪》、苏东坡《题西林壁》等都普遍有着禅的空灵与淡远,他们追求的是一种自在无羁、放浪超俗的心灵境界。欧阳修借着如诗如画的山光水色,吟就的《醉翁亭记》,流露出他对远离尘世、自在脱俗的空灵生活的向往。 

三、禅悟与唐宋人的书画艺术 

禅悟即“心悟”,是在绝对自由下的自我心灵的体悟,为唐宋书画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唐宋人提出的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法则,流传至今。 

禅宗认为, “心生则种种法生”,眼前的景物可以凭你的“心悟”凭空创造。虚无飘缈、空灵淡远是唐宋书画家追求的书画境界。王维的《袁安卧雪图》中的雪中芭蕉,因“心悟”凭空创造,发胸中之所蕴,不拘小节,只能以“法眼观之”。 

唐宋诗人意境超然的诗是“无声的画”,是禅画最好的题材,王维的《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短短的四句诗,禅意无穷,太虚空灵的境界映射天地的诗心,是以诗为画心的禅画。“心悟”是唐宋人在突然事件中心的震撼和领悟,并诞生出独特的艺术意境,它不象照相机似的实录现象,而是通过“妙悟”表达空灵幽深,超以象外的意境。 

张旭见公孙大娘舞剑而悟笔法,吴道子请裴将军舞剑而通幽。观唐宋人的书画,宁静而淡远,让人在墨花飞舞、虚白飘忽的画境中,感受到空寂中的灵动和对天地生命微妙的领悟,或透过宁静、淡远、飘缈的景象透露出淡泊虚无的禅境,或借助空灵、幽寂的山水表现心灵中自然的永恒。 

四、禅悟与唐宋人的园林艺术 

唐宋人因禅悟而处处崇尚自然天成的意境,唐宋时园林讲究的是“妙造自然”,是园林主人将心中所造的意境交融于自然之中,使园林有了灵魂,充满微妙的灵动之气。从而开创了唐宋时期独特的写意式的文人园林,重“心悟”而忽略行迹,创造出片石勺水为山水之意境,体悟灵动、淡远、脱俗的禅意。如白居易“竹间琴一张,池上酒一壶”,在小小的一片竹林下,点缀几块小石,便成了幽深超逸的一片小天地。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表现出幽深淡远、天机清妙的意境。 

“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佛禅认为自然之境与禅境无异,因此禅悟与园林融于唐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禅与山水、园林的结合,使唐宋人追求自在适意的生活态度成为风气。白居易的庐山草堂虽小,却能“仰观山,俯听泉”,重意境,重心境,而不重外物。王维的辋川别业于山水中领悟淡泊脱俗的心境。司马光的独乐园,简约而朴素,意韵高远。苏轼的雪浪斋借景寓意,洗涤烦尘,体悟精深微妙的境界。 

总之,唐宋人风行禅悟之后,空灵、无我、无执的思想渗入唐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坐禅问机,焚香默坐,醉梦顿悟之风盛行,唐宋人也因之而产生了前无古人的灿烂的艺术之光。 

本文已被编辑[六度空间]于2005-1-13 15:15:01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步月寻花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彦灵点评:

唐宋人在禅悟中升华;读者们在该文章中获益。

文章评论共[10]个
万木-评论

     写得好呀~!!!我喜欢禅理,所以我喜欢你的文章~!!!
  【步月寻花 回复】:呵呵!喜欢就好。 [2005-1-13 18:59:03]
  【轩榭 回复】:能交个朋友吗~? [2005-1-23 21:33:24]
  【万木 回复】:可以啊~!!!我留下了我的Q号呀~!!! [2005-1-31 22:28:23]at:2005年01月13日 下午4:20

hugomyson-评论

苏东坡学禅,写下:“稽首天外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看到你的美文,却有此“妙悟”,呵呵!
  【步月寻花 回复】:呵呵,“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h君更有“妙悟”啊! [2005-1-13 18:56:23]
  【hugomyson 回复】:俺观你的美文如观音哦!:) [2005-1-13 19:03:45]
  【步月寻花 回复】:玄! [2005-1-13 19:11:56]
  【轩榭 回复】:好 [2005-1-23 21:33:10]at:2005年01月13日 下午6:01

紫色菊-评论

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步月寻花 回复】:“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牛来独哞哞,水去自潺潺。但解此中意,忘机心自闲。呵呵! [2005-1-13 21:40:13]
  【紫色菊 回复】:禅诗别有一番滋味,,,,,,,传心,不着字,,,,,心到意到,心领神会啦, [2005-1-13 22:25:52]at:2005年01月13日 晚上8:24

风动云飘-评论

&不只是唐宋人在禅悟中,魂灵身心均能得以升华,浮躁的现代人更需要从禅中静悟一番。好文:)&
  【步月寻花 回复】:说得好!只是浮躁的现代人陷入于物欲之横流太深,要去禅中静悟太勉为其难了。 [2005-1-13 21:46:30]at:2005年01月13日 晚上8:31

飞花倦客归-评论

坐禅问机,禅语即心语,空灵幽静,你对禅的感悟,真的很好:)
  【步月寻花 回复】:呵呵! [2005-1-13 21:47:18]at:2005年01月13日 晚上9:33

muyangyike-评论

我辈惭愧智太浅,眷恋红尘无禅缘。学习了!!:))
  【步月寻花 回复】:m君过谦了! [2005-1-16 2:35:34]at:2005年01月14日 中午12:04

芙蓉晶-评论

从来喜欢诗词,但却没有你的这般感悟与思考,佩服并深思着!:)
  【步月寻花 回复】:芙蓉的诗词,深为佩服,盼垂顾教我! [2005-1-16 2:50:43]
  【轩榭 回复】:hao  [2005-1-23 21:32:59]at:2005年01月14日 中午12:30

古草-评论

进了烟雨,才知道大家个个都是博学之人,尤其是对禅的感悟,让古草佩服!我在这方面可是七窍通六窍啊,呵呵,今天看了步月对禅的书写,更是五体投地了,学习啊!!!
  【步月寻花 回复】:古草悠悠出瑶台,文章心情让人心仪。 [2005-1-16 3:29:51]
  【轩榭 回复】:好 [2005-1-23 21:32:47]at:2005年01月14日 下午3:23

雨蝶飞舞-评论

禅宗是最具中国特色,最能体现佛陀本怀的一大宗派,步月感悟深见,蝶儿愚笨,无法开悟,莫言莫言,一说便错啊:)
  【步月寻花 回复】:呵呵! [2005-1-16 3:30:55]
  【轩榭 回复】:好
[2005-1-23 21:32:39]at:2005年01月14日 下午4:58

只爱云儿-评论

有些罗兰小语的味道!
  【步月寻花 回复】:谢梦寻今生品味! [2005-1-16 3:34:17]
  【轩榭 回复】:好 [2005-1-23 21:32:28]at:2005年01月15日 晚上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