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宽容?翻开《不列颠百科全书》能看到写有明确的定义:“宽容即允许别人自由行动或判断;耐心而毫无偏见地容忍与自己的观点或公认的观点不一致的意见。”我国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宽容也有准确的解释:“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宽容是人的一种修养,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美德。宽容不是胆小无能,而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大度。
早在中国二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在《论语》中就对宽容有了论述:一次子贡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说:“其恕乎!”还有一次,樊迟向孔子问仁。孔子说:“爱人。”孔子说的“恕”和“仁”是儒家理论的核心和最最精髓的东西。“恕”和“仁”,通俗一点说,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宽容。中国还有句古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也是对宽容十分恰当的诠释。
宽容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美德。法国文学家雨果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从这句话中让我们联想到,浩瀚的大海因为汇集溪流百川而博大宽广,美丽的天空由于包容世间万象而云淡风清,生命的精彩绚烂则源于爱人、爱己、爱万物的胸怀。是啊,胸怀宽阔的人,能宽容别人的人,他的人生必然从容轻松愉快,生活必然温馨和美好。
最近我看过于丹教授写的《论语》心得,她在书中谈到宽容时说:“假如他人给你造成伤害,你也应该尽量宽容,但是,真正做到宽容谈何容易。”我深知于丹话语的分量。一个人做到忍让和宽容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任何忍让和宽容都是要付出代价的,甚至是痛苦的代价。但由此你能克服自己的急躁和鲁莽,变得豁达和大度,这是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具体体现。
每个人的年龄和环境不同,阅历和学识不同,心态和性格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不同,因此对某一个问题发表的意见就会不一样,同时处理问题的结果也会有千差万别。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矛盾是必然的。一旦有分歧,怎样对待、怎样处理,至关重要。处理不好,会使矛盾加剧,谁也不愿意看到的情景就会发生。而宽容能浇熄怒火化解愁恨,能感化邪恶播散善良,能让人间充满真情,使和谐之美充满人间天堂。
古今中外,关于宽容的例子举不胜举。脍炙人口的《廉颇和蔺相如列传》,是中学语文的传统篇目。司马迁在《史记》中极力宣扬蔺相如的豁达大度,顾全大局的高尚品质。蔺相如被廉颇误会,但他不计较,“不欲与廉颇争列”,“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正因为有了蔺相如的 宽容,才有廉颇“负荆请罪” 的美谈。这些宽容的胸怀被载入史册,至今熠熠生辉,折射着人性的光芒。
安徽的桐城有个六尺巷。大清康熙年间,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接到一封家书,信中诉说家人建房时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后按其吩咐,主动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结果成了六尺巷。张英的宽容大度,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
人在社会的交往中,吃亏、被误解、受委屈的事总是不可避免地发生,面对这些,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学会宽容。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宽容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崇高的境界;宽容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宽容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艺术。它不仅包含着理解和原谅,更显示着气质和胸襟、坚强和力量。
一个不会宽容,只知苛求别人的人,其心理往往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不能宽容别人的人往往激发仇恨,形成“冤冤相报”的结果,造成“两败俱伤”。有仇恨的人生是痛苦而不幸的人生。因此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宽容自己。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不要苛求别人的言行举止都符合自己的观点。只有互相谅解,互相尊重,互相宽容,纠缠在心中的死结才会豁然脱开,心中才会出现安祥。
当然,宽容决不是不讲原则。宽容不等于放弃,宽容不等于丧失立场。处处宽容别人,决不是软弱,也不是面对现实的无奈,在大是大非面前就不能讲宽容,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宽容的底线一是法律;二是不宽容煽动仇恨的言论,行动。“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才是我们应取的态度。
宽容是金、宽容是宝!宽容是迎接阳光暴雨的天空;宽容是容纳大树小草的田野;宽容是嵌满繁星的夜空;宽容是夕阳落下时一抹最灿烂的红霞。“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让我们共同学会宽容吧!这时候,世界因为有了宽容就会变得更广阔,社会因为有了宽容就会变得更和谐,人们所理想的幸福人生才会实现!
-全文完-
▷ 进入宫宝涵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