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烤小鱼
父亲总能弄来两头尖尖的小鱼。手指长短,半个巴掌宽。更小的,像柳叶。
小鱼是干的,父亲把它们一个个蘸上盐水,串在削尖的筷子头上,伸在灶火的余烬上烤。一只小鱼几分钟就烤熟了,外表黄黄的,带着柴火味的焦香。父亲把它连同筷子给我或妹妹,再烤下一只。我们姐弟四人总喜欢挤在灶台下面,和温和爱笑的父亲一起烤小鱼吃。
秋风起了。小院子里索索地飘着黄叶。院墙边一株很高很高的榆树,变得伶仃稀瘦。
小鱼熟了。焦香从黑黑的厨房里飘出来。母亲坐在屋门前的小凳上,拉着鞋底。
(二)鸡蛋糕
傍晚,正在门口和小梅玩着跳绳,妹妹吃着一块鸡蛋糕回来了。她的嘴边沾着黄黄的松软的渣。“你在哪儿弄的鸡蛋糕?”我跑过去问,嘴里涌出口水。“大姑家。”妹妹一边小口咬着鸡蛋糕一边说。
我不和小梅跳绳了,也跑很快到大姑家门口去。天已经黑了,我在她家门外的苇子坑边打转,难为情,不好意思进去。后来天黑透了,我终于鼓足勇气,偎着墙根溜进去。大姐姐看见了我,站在堂屋的珠帘后边问我:“丫,这么晚了你怎么来了啊?”堂屋格外明亮,大姐姐的声音透着慵懒,还带着浅笑。我的小脸一定是红了。我怯懦地说:“来找妹妹。”“你妹妹回家了。”大姐姐笑着说,“丫你是来要鸡蛋糕吃的吧?”我摇摇头,很快地跑了。
现在我经常梦见大姑家的院子,总是在夜里,她家的堂屋锁着,铁锁上了锈,很神秘,仿佛里面依然锁着一屋好吃的,好玩的。我像童年时一样很渴望进入这栋屋子,没有人跟着我,一个人呆在里面。
我长大了,大姑搬到了城里。我没有去看过她。
一直就想。我就是一个白眼狼。
(三)大面包
很久远了。刚记事。
回忆蒙着浓重的雾。
父亲的自行车前面驮着我,后面带着母亲。我们去城里,总觉得那天有雾,一切都黑糊糊的。我们像是走在海底,走在黑白电影屏幕的一角,无声无息。
一个卖面包的骑车过来,车后座上放着一只不大的纸箱。周围好像没什么人,记得是在一条东西向的街上,老旧的建筑斑驳陆离。父亲化一毛钱买了一只很大的面包。我坐在自行车前杠上,胳膊支在车把上,双手捧着暄腾松软的红黄色面包。它让我想到幼儿园老师在第一节课给我们讲的“宝贝”这个词。“宝贝”,脆亮饱满,眼前顿觉金光灿烂,无限丰华。我一小点一小点吃着,香甜之至,让幼时的我觉得人生甘美,内心充盈着巨大的憧憬与安然。觉得在模糊的海之外,未来的生活光怪陆离得像一个巨大的水晶球。
我不舍吃完,总想留一半给妹妹。父亲劝我吃完,说走时再买一个。我便终于吃完这只美丽的大面包。意犹未尽。父母去城里办的什么事我完全没印象,只记得回家时,依然雾气蒙蒙。他们终于忘记再买一只面包。
(四)炸糖糕
就在那栋小旧土屋子里,奶奶寻出一点油(不记得是豆油还是猪油),要炸糖糕。因为一个亲戚来了。
在熏得极黑的小厨房里,奶奶安排我烧火,把油烧热,然后下了团得很小的生糖糕。一会儿就炸好了,热烫得不能沾手。弟弟妹妹用纸包着热的糖糕,吸溜着吃。吃一只,再吃一只。奶奶有点懊恼地低声呵斥他们。糖糕不是太多,亲戚还坐堂屋里等着。我一边传柴烧火,一边也吃了三两只。热的糖糕,皮很柔韧,香甜不可名状。
吃过午饭,我们要离家到镇上上学去了,要一个星期才回来。奶奶要我们再吃糖糕,弟、妹反而不再热心,也许饭吃得饱了。奶奶眼里含着怜悯,还有深深的忧伤,用纸包了一包糖糕让我们带上。她想补偿刚刚没有让我们尽兴吃的愧疚。
我们走在路上,累了,拿糖糕吃。面和得硬,冷却下来的糖糕已经邦硬如石。我们费力地啃着,艰难地吃到里面的软糖芯。
我记得那是一个半晴的下午,奶奶眼里深深的忧伤。
-全文完-
▷ 进入飞雨点点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