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上午,我正在办公室改作业。忽然,英语老师进来了,带来一个哭得稀里哗啦的男生。她说这孩子真是太小气了,劝都劝不住,而她不可能为这一个学生耽误上课的时间,所以让我处理一下。
我一看,不觉心里一烦:又是他,王宇!都是中学生了,也是一米七的个子了,当着这么多人哭成这样,不是让人笑话吗?做班主任那么多年,我还很少见到这么爱哭的男孩子呢。前几天我不还在为他在地理课上因为回答问题声音太小被老师批评了就哭而做过工作吗?怎么一点效果也没有?我气不打一处来,好想吼他一顿,让他赶快止住哭泣。但我立刻意识到这样不行,按教育专家说的: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所以我决定先压住自己的怒火。于是我只是推出一张板凳,请他坐下,然后就不再理他,继续批改作业。
听到他的哭泣声渐渐从小到无,我说:请你到卫生间去洗洗脸,再过来。他答应着出去了。接着我又请他帮我和他自己都倒了一杯水。看到他的情绪基本稳定了,我就请他把刚才的事情讲一遍。他说着说着又哭了,我说你暂停吧,我等你,等你真的觉得哭够了再说。虽然我知道这样会耽误很多我和他的时间,但是我以为应该是值得的。
后来我终于弄清了事情的经过。班上举行英语歌唱比赛,他为了能拿奖,准备得很认真很充分,哪知道学生评委给他打的分很低,他于是觉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委屈。去找老师评理,老师说要尊重大家的评定,于是他就更难过了。在他看来,同学们是故意不给他高分的,老师是偏袒他们的,简直没有公平和道理可言。我在与他的谈话中,讲出了这样几点:首先,这是一场娱乐活动,是为了课堂的活跃性举办的,大家看重的也许是人缘关系,拼的是人气,而非严格的比赛,你大可不必看得这样重;其次,你认为自己唱得好,别人完全可以认为你不怎样,你永远没有权利也没有能力要求别人和你的看法一样;再次,作为班集体的一份子,在这样一个和谐热闹的气氛中,你用自以为是招来的悲伤和眼泪破坏了一个整体,你想大家会怎样看你?以后还有谁愿意把你当成朋友呢?不是他们不喜欢你,而是你自己把朋友远远推开了。
然后我说:你给我的印象,一直就是沉默寡言的,脸上不见一丝笑容,说话声音也很小,看到老师和同学似乎总是在逃避,为什么呢?他立即反驳说自己没有逃避,只是不爱笑不爱招呼人而已。我说:你看,你是这么想的,但是别人会怎么看呢?人家就会认为你是不礼貌不尊重人甚至觉得你假清高或者家教不够。换成你,你愿意主动热情地与一个整天脸上都冷冰冰的的人交朋友吗?你会给他的表演或者其他什么的打高分吗?他想了想,摇摇头。
之后我说:我可否猜测一下形成你这样的想法的原因?不对的话,请你纠正。他点头。
接着我说:你跟妈妈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妈妈希望你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所以从小你学习的项目很多?做不好的话,对你要求很严格的妈妈要骂你,你一哭,她不准你哭?所以你总是憋着,总有委屈的感觉?
我说得很慢,每说一句就停顿一下,看他的反应,他一直没有摇头。
他的态度趋于平静后,我总结道:你不要低着头,请一直看着我的眼睛,因为我也是看着你说话的。你成绩不错,人品不错,也很有能力,按理说大家都会喜欢你。可就是因为这一点不是,你失去了很多。今天只是唱歌这件事,明天后天也许是别的事呢。如果你还没有意识到,还不去改正的话,你还会失去更多。你的眼泪也许最终只能成为别人的笑料。所以,我给你三条建议,你试着去做:一是每天对着镜子练习微笑,告诉自己每天多对人微笑;二是大着胆子主动和妈妈交流一下你的想法:三是大声招呼爸爸妈妈,老师同学,至少向我问好要大声,行吗?
他说:行。走之前,他大声说了句:谢谢老师!
我一看时间,居然用了两个半小时。我对今天的批评教育抱着很大的希望,事实证明他以后确实改多了。
之后,我一直在反思“哭”这个字。拿我来说,我从小就爱哭,老师父母和身边的人都说我小气,但他们可能不知道的是,我其实很容易忘却烦恼和悲伤,并且总是在哭过以后就会变得更坚强。哭,只不过是情绪宣泄的一种手段而已,一哭,那委屈也好,悲伤难过也好,总可以减轻很多。因此,表面柔弱的我其实内心是很强大的。我是如此,这世上如我这样的人也许还很多。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讨厌孩子们哭呢?我们不该认为哭就是懦弱胆怯的表现,是没出息的行为,即使是男孩子。谁没有缺点呢?爱哭的孩子无非就是爱哭罢了,谁能说他们以后就担当不起重任呢?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孩子的心灵像未干的水泥,只言片语都会对他们有所影响。作为班主任老师,要区别对待每一位学生,真正去了解和关爱他们。要注重情感的交流,要耐心聆听,要学会接纳,要支持鼓励等都是很重要的。而情感的交流则是重中之重。心理学上有一个叫做“共情”的词语,指的是一种态度,就是班主任要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学生的感受,使自己变成“学生”。所以如果孩子这时候这么伤心,不如让他哭好了。因为哭常常是人内心极度痛苦做出的外在流露,是自我保护的“杀手锏”,它对人的心理是有保护作用的一面的。对其自身而言,哭随时可以表现出来,它完全是一种发泄。因此科学家认为,人们在极度痛苦或过于悲痛时,痛痛快快地哭上一场,是可以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不就已经从“男儿有泪不轻弹”到“男人哭吧不是罪”了吗?何况,从生理上讲,人的泪水中含有一种溶菌酶的化学物质,它具有杀灭病菌的功能。
可见哭,有时候是可以更好解决问题的。我们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话,就首先从尊重他们的哭开始吧。
-全文完-
▷ 进入琴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