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说文论“也”吴丽跃

发表于-2012年08月19日 清晨7:56评论-2条

说文论“也”

“也”,作为副词,语气助气,笔划简单,意义单纯,不论男女老少,人人会用。但人们却几乎不知“也”的原字符号所表达的象形本义。从“也”的原始象形符号,实难以辩认现代的“也”。真是:这“也”是,那“也”不是。

“也”的原始符号属单字结构。其象形的十分相似人们所简笔而画的“蝴蝶”。许慎《说文解字》曰:“也,女阴也,象形。”怎么样,你没想到吧?“也”居然是专指“女性的阴部”。而且十分象形,极具写意。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力,与现今的符号“也”相去甚远。

人类最原始的图腾崇拜,就是人类对自身的“也”与“且”(男阴)的生殖及生殖器的崇拜。这不仅仅是在中国、在世界各地均是如此。可见人类先民的文明程度是何等的纯洁无瑕而大同,表达了远古时期人们对女性的尊重以及对生命和生命之门的无尚崇拜。我们现代所谓的文明人是无与伦比的。于是人们便将“也”常常挂在嘴边借用为语气助词并毫无一丝的邪念。犹如现今人的在惊愕、惊喜时会情不自禁地惊呼:“我的妈也!”{此时你会有邪念吗?}

而今,所谓现代文明社会的人们,不论男女,却常常以“也”为口头禅,用以口角,骂人的脏词了,甚至在愤怒的时候也出口成“脏”。

其实,在与汉语中的“也”,不论是词句、还是语气都具有十分美妙的辅助作用。上世纪二十年代,我国语言大师刘半农先生专门创造了一个代表女性第三人称的字——“她”。其实,这是有失偏颇的画蛇添足,或许是对“也”的认识尚有欠缺。本来已经有的第三人称——“他”,就应该正好可以代表女性的第三人称。有“也”的人不是女性是谁?如果非要区分男女的第三人称——当然这也是必要的,刘老先生完全可以创造一个代表男性的第三人称,即:人字旁加:“且”,岂不善哉美哉?!

“也”者,生命之源也!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吴丽跃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金陵叟
☆ 编辑点评 ☆
金陵叟点评:

不错的小美文。既增长知识,读来“也”饶有趣味。古代大约是生产力低下,人们战胜自然的能力较弱,同时人的寿命短,对同类的需求量大,于是产生对生殖器的崇拜。这样的痕迹在今天文明社会里依然看到,无论是“人多人气高,干劲大”的人口鼓励措施,还是“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的计划生育政策,说到底都是“也得问题”。最近什么强制引产,什么官员包养56个情妇,也是“也”惹的祸。

文章评论共[2]个
绍庆-评论

拜读朋友美文,祝天天开心,事事顺心。(:012)(:012)(:012)at:2012年08月19日 下午6:40

吴丽跃-回复祝好! at:2012年08月21日 清晨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