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书读的多了,自己也很了不起老杆儿

发表于-2012年08月12日 早上8:59评论-3条

看的书多了,你总会有自己的见解,看别人的东西总会有些不满足,总会看到漏洞的存在,这也许是境界的问题,但这总是看书学到的东西,你总希望看到新的东西,虽然字面上总会那么多的“不干净”,但你喜欢看,那些收拾得不利落的字面并不影响你对作家的用意的理解。原先你对你深深敬仰的作家写的文字全盘的接受,如今可看的书多了,你就做不到全盘的接受了,你总会在这些你喜爱的作家的文字当中看到你感觉刺眼的东西,你对这些作家的信仰就不是那么“伏贴”了,就像一个孩子长大了,自食其力了,面对父母的时候就不是那么“信仰”了的感觉是一样的。——当然,对于自己的父母你永远会感到难以割舍的热爱,即使他们已经不能给你提供上进的营养。但一旦没有了他们的存在,你就永远找不到家的存在。——信仰这个东西有时候带点崇拜的味道,人越往高处走越孤独,信仰越少,成就感越低,这种滋味很难受的。那个时候,你就超越你的前人,你就是“神”了,你很想拒绝这种状态,但已经身不由己了,就像刘翔一样。

我看王蒙先生的书,是从他在“布老虎丛书”中出版的一本名叫《四月泥泞》的散文集,因为我比较喜欢看张贤亮先生的书,张贤亮先生的随笔中经常提到王蒙先生,并且经常和王蒙先生辩论。那个时候我很有时间,书买到手之后,反复的看这本王蒙先生的散文集,理解了王蒙先生笔下的幽默和见解犀利,于是成为王蒙先生的信徒,凡是有王蒙先生出现的书籍我都会收集到手,反复阅读。在场部的图书阅览室里看到王蒙先生的刑侦小说,也是“布老虎丛书”之一、在密山买到的旧书刊中有王蒙先生的小说《布礼》、在天津的报摊上买到的《青狐》、在济南街头书摊上买到的《王蒙幽默散文》,以后在中山公园书市上看到的《王蒙自传》,还很长,都六卷多了,还没完。因为印刷质量、版本的原因,我没有收集在手。王蒙先生是个炙手可热的作家,盗版他的文字,没人不买账。以后他又挂名评委,主持“新概念作文大赛”捧出了韩寒、郭敬明……诸多80后人物,于是王蒙先生谈红楼了,郭敬明以和王蒙先生对话为荣,这都是我在报纸上看到的作家动向。我也想买到王蒙先生的全部著作阅读一番,体会、领会一些我不知道的东西。即使济南是个有很多书的地方,收集到王蒙先生全部的著作也不容易做到,因为那个时候网络并不是那么发达,还没普及到家庭的地步,看纸质的书才是联系外面的世界的渠道。即使这样的眼光狭窄,据我看到的王蒙先生的作品,我感觉到王蒙先生也没有超越他的时代烙印,翻出新的花出来。他能给我的关于他生长的年代的理解别的作家已经给了我许多,足以使我“营养过剩”,直到“恶心想吐”的地步。关于革命战争年代的理解,对“文革”的反思,我早已有了自己的看法,只是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新的现象我还是有些新的茫然,我希望有那么几个人能给我解剖几个现象使我明白他们的理念。上网以来,终于可以加王蒙先生做我的关注人,可是在网上搜索王蒙先生的视频、书籍通宵达旦的看,越看越失望:也许先生就是个普通人,高度没有与鲁迅先生的比肩的地步,纵观王蒙先生的访谈和作品,也许我看到的那些文字就是王蒙先生的精华所在,一个人一生创作的精华并不是很多,后来的那些砌的墙、垒的砖都是多余,有和没有都一个样,无损亦无益。金庸先生当年的封笔实在做得很对!

在我喜欢的作家中张贤亮先生的作品我也通读过,感觉张先生的作品就是能给人一种不放弃的力量,使人“心向往之”。再伟大的作家但也难免自己的作品具有时代的烙印,时代过了,那些残留的水渍使人看到了,感到了,心里总有些不舒服,这只能说明一个作家是超越不了自己已经定位的时代的,发生“飞跃”的现象的都是神话!虽然当初自己也是看他的那些作品找到了人生努力的方向,一个作家的作品可以超越时代,但作家的意识是无法超越时代的束缚的,自己的路还需要自己走,导师的著作也不能指引你“一条大路通罗马”——《毛选》里面的许多话就已经过时了,《邓选》《陈选》《江选》里面都有“人未死,论已亡”的现象,何况其他?真正能够穿越千古的作品也许真的就是那些写人性的作品?那些和实际工作相联系的理论作品都过多过少的出现一些“过时”的东西,看书多了,对前人的怀疑就多了几分,鲁迅先生的作品、马克思的《资本论》、列宁的文集哪一个事事都能通过实践的检验,万古长青呢?出于这些困惑,方才理解宋代苏东坡先生的“不读书”的好处,也更加理解清代的郑板桥先生的“难得糊涂”了。

中青年作家里我喜欢池莉、余华的作品,看他们的作品,我就会感到生命是躁动的,我是需要贡献自己的力量的,我是要生活的。但在欣赏之余,我总会在池莉的作品字里行间闻到刺鼻的“贵妇”味道,小女人得理不饶人,高慢、傲气凌人,在你欣喜之余总会有那么一种不舒服:此人非我族类!余华刻画人性可谓是“医生世家”使然,对人性的凶恶本性的披露毫不留情面,他的许多作品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作品中的的诸多人物鲜活、逼真,在现实生活中都有标本存在,我喜欢这样的作家。可就是这个性格鲜明的作家在网络世界里却是个“愤青”,许多想法都很幼稚、使性子(偏执),一点也不像能写出那些伟大作品的作家!

在这个世界里,这个社会中,人人都不是圣者,都不完美,但都希望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会发展得更好,看书会使人迷茫,但迷茫之后一定会很清醒的找到应该行走的方向,所以,请不要“因噎废食”才好,祝福所有爱好读书的朋友好运!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老杆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林步山人点评:

书看的多了,就像品菜一样,虽然自己不会烧出一盘菜,但总能咂出点滋味来。王蒙和张贤亮的书,手头也有几本,但未能像作者这样读的深,读的透,且有自己的见解。拜读,问好!

文章评论共[3]个
林步山人-评论

曾经很困惑于多种书相互之间观点的冲突,以及表现手法的差异,直到某一天,突然感到心头明亮起来了......at:2012年08月12日 上午10:25

824571-评论

笑。最近在倒是在吐槽现在孩子们写的东西。看的其他的类型的多了,总会让人生出一种吐槽的心态。我什么时候才能像先生一样,用这么平静的语言写出点东西来啊、【望天。at:2012年08月12日 中午2:01

绍庆-评论

拜读佳作,中午好!(:012)(:012)(:012)at:2012年08月12日 下午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