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杂文的争议自从有了网络就久兴不衰。因为网络技术给了时人自由表达意愿的机会,为思想的升华创造了条件。日前,在中华杂文网投了篇文章,数日未见采纳。心知肯定是文章路数不合该网规矩。于是打开该网关于杂文的数篇文章,读后大开眼界。所阅诸篇,既体现了作者的智慧,又让笔者看到了作者的胆魄。
说句心里话,关于如何写杂文,自从在网上爬格子以来,这份犹疑就从来没有消失过。在笔者的原始认识里,杂文应该是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可是渐渐随着投稿被以不够厚重拒之门外后,便只好开始入乡随俗了。因为笔者发现,众多网站的编辑对于厚重的理解,不是文章思想的深邃,而是文章字数的多少。于是渐渐地被引上“厚重”之路。
然而随着文章“厚重”的被器重,本能又无法让笔者停止对于杂文表现形式与作用的思考。也就是说从内心里,仍然排斥有赘述性文字的杂文。但是随着“返朴归真”,笔者发现,能够读懂这种杂文的读者明显见少。尽管笔者内心崇尚阳春白雪的曲高和寡,并不畏惧“高处不胜寒”。可是写杂文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就是为了孤芳自赏!使命感让笔者重新调整杂文的表现形式。在捕捉社会生活热点针砭时弊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文章的通俗性,着眼于社会最普通文化素养的读者群体。以期让自己的杂文能够达到启迪民众,服务社会的目的。这样一来,又不可避免地重蹈文章多赘述性文字的覆辙。
职业的缘故,笔者深知,文章赘述性文字多少,取决于读者群体的文化素养。因为文章毕竟是写给读者的。而我们的传统媒体对于杂文这方面的定位,常常着眼于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读者群体。可是网络的普及,让网文读者群体的文化素质相对降低。过去很少接触书本的人,现在却有许多整天离不开网络。而且他们在网络读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些人由于文化素质制约,对于事物的认识很难深入。引经据典对于他们来讲如天书,只能招致这部分读者的反感。他们喜欢直白浅显的文字。于是最终社会道义感战胜了虚荣心,不再在意网友们怎样议论褒贬自己的文章,把自己的杂文表现形式定位在针对绝大多数网民的基础上。
任何读书人都做不到包打天下,让世人都明白其观点。既然如此,以己之泛泛水平,就服务一下大多数网民吧。但是今天看了中华杂文网的几篇关于杂文的杂文,又引起笔者对于杂文的进一步思考。下面就这几篇文章中的观点,针对杂文的时效性,阐述一下个人愚见。
李萌网友的三篇关于杂文的文章颇有见地。可在关于杂文的观点上笔者与其存在分歧。人们对于现实社会的思考是一种文明发展的表现。思考的结果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可是思考初衷却是积极的。李先生担忧读者通过杂文“看到太多的阴暗面,会麻木、恶心,看不清这个社会真实的颜色”;杂文“小题大做”,让读者看到太多的社会阴暗对生活丧失信心。笔者以为完全不必过多担心,相信世人自有正确的选择。
不过杂文的确不应该是“丑恶黑暗的变相巡游展览”,不应该成为“个人情绪的肆意宣泄”,它应该具有启迪民众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收集社会中丑恶与黑暗,以及不完善,正是因为感受到光明的存在,没有光明哪来的黑暗。正如“空中飞”网友《杂文的作用》一文中所说的,杂文披露社会阴暗正是基于对光明的追求。
有人说杂文过度关注社会阴暗面,甚至抨击杂文作者心理阴暗。其实阴暗恰如灯光下的阴影。正是因为有了光明,才让人们意识到黑暗的存在,杂文关注阴暗恰恰是引导人们去追求光明。否则人们习惯黑暗了,哪里还有对光明的需求。
至于担忧读者朋友因为杂文“伤心失望”更大可不必,你不写社会阴暗难道世人就不知道这个社会的情形?就会感受到社会光明?当国人感觉到社会的不理想,不公正,甚至黑暗时,还不能明晰地知道这个社会哪儿出了问题。这岂不同病人知道自己有了严重的疾病却不知道自己哪有病,有了什么病一样,不知何去何从,岂不更糟糕。识不足而知进,只有知道哪有问题,才能知道如何去面对去改善。
至于民众的灰心丧气,那绝不是看了杂文的结果,即便有其影响也微乎其微。当然杂文在表现手法上值得斟酌。尤其是网络杂文,应该力求通俗,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得懂,知晓我们的社会问题出在哪,具备哪些改善条件,这就是给国人以希望。“空中飞“网友认为杂文应该“祛邪扶正……呼唤良知、呼唤正义、呼唤理性”这没错,可对于时下的中国大陆社会我们写杂文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呼唤人的本能。本性的缺失造成的恐惧,正在频频地刺激国人的神经。需要强调下,这里指的是“人”的本能。
王跃文网友认为“杂文无须抹上糖衣”,其用意是担心杂文的作用被削弱,担心读者受到迷惑数典忘祖。他的这个忧虑的确存在,而且应该引起广泛重视。因为国人在特色体制下受特色教育形成的畸形神经是经不起这种诱惑的,尤其是世界观尚未成熟的孩子。王先生文中提到“我们知道孩子们未来之路也许更邪恶,却仍然会拿最纯洁的人生哲学哺育他们”,这大概也是王先生文中的核心问题吧。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针对未成年人的基础教育,总是秉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的祖训,给孩子们展示的都是美好的一面。人生风险教育严重缺失。不过有一个问题,能看杂文的孩子有多少!既然杂文是面对成年人的,愚以为既要相信人们的分辨能力,知道糖衣下面的东西是什么。也要正视国人畸形的精神世界,未必情愿吞下利于病的苦药。也许就某个人来讲,他有可能迟早会明白这里面的道理。可这世道还能给我们民族多长时间!
所以杂文不但有必要“抹上糖衣”还有必要穿上“铠甲”。抹上糖衣,是要让杂文在明确主题的前提下,注意语言的应用,尽量不去触当世底线,否则你的杂文将被扼杀于襁褓中。我们这个时代,更需要多些普通的战士,少些伟大的烈士;中国人多,可是精神健康者的比例要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每个杂文作者,你都没有权力挥霍可能包括你自己在内的民族希望;穿上铠甲,是要杂文创作在语言应用上,少用结论性的语言,通过叙述过程让读者体会文章的真实观点。避免授以口实,被“和谐”了。那就连最弱的作用都起不到了。个人的青史留名也好,实现自我价值也罢,都没有民族生存与华夏文明的延续重要。“人血馒头”告诉我们,先烈的血未必能唤醒国人,尤其是及时地唤醒国人。
用叙述过程来掩护观点,效果虽然不如一针见血,却可以持续。细水长流的作用要远远高于轰轰烈烈。特别是针对精神麻木健忘的国人,只能在持续中期待人们醒来,自我净化这个社会。笔者的《穷印度让“富”中国无地自容了!》一文就是基于这种理念成文的。一个先进文明进步的理念,是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前提。否则中国就是比现在富有百倍千倍万倍,仍然无法解决社会问题。
社会变革,更多的是出现在发展时期社会分配失衡的情形下,而不是人们食不果腹的落后时期。也就是说,生产力发展才是社会变革的前提。没有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还疲于维持生命饮食的获取,如何会产生奴隶制文明;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奴隶主疲于压榨奴隶有限的劳动成果,哪来封建文明;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如何通过财富吸引地主阶级接受资本主义文明。倘若没有先进文明进步的理念,即便为了活命拼一回(历代农民起义),不知道未来的发展方向,用不了多久还不是要重蹈覆辙回到起点。
当然生产关系也会反作用于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社会变革。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要不是诸侯争战,为了生存,如何会主动通过释放奴隶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力,多打粮食,多养军队,维持政权。怎么会在春秋战国时期,加快中国的封建化进程。所以鲜血是不能真正唤醒国人的,让更多的人懂得人类的发展方向,知道自己生存的价值,才能让我们的民族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才是杂文的真正使命。
好的杂文不是为了要让人谩骂解恨,李萌先生在他的文章里倡导广大杂文作者:“一定要不时地回头看看我们的起点在哪里。不要让愤恨与不满的表象遮蔽了我们的双眼、迷惑了我们的心窍。”只有时刻清醒地意识到我们的起点,才能通过对比确定我们的发展方向,才不至于奋斗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甚至可能会绕到起点后面去。李先生用医治病人喻写杂文,“三分医身,七分医心”。医身,愚理解为就是要让读者通过杂文知道“病”在哪儿,怎么治;医心,是否可以理解为让读者通过杂文懂得如何调谐社会,才有利于社会弊端的痊愈,有利于制约社会避免重新形成“致病”的氛围。
陈卿云网友在其《杂文的命运》一文中认为:“杂文的不景气,和文化的兴衰起落有关,某类性质的文化膨胀了,某些与之相对的文化就会萎缩。文化兴衰起落不全由“市场”需要来决定,更不由各种文化的价值来决定,而是由文化以外的力量来制宰。杂文的不景气,不能说是杂文作家文笔低劣本领不济,自然淘汰的结果。问题在于那个制宰文化的力量对杂文特别“垂青”,把关极严,使之萎缩。而对另一类文化如消闲文化把关十分宽松乃至奖掖,使之膨胀。以期抑制形成杂文文化的氛围。杂文为批判文化,消闲文化膨胀了,批判文化势必萎缩。”这种表现手法就是前面提到的“糖衣”,即让读者明白了制宰力量是什么,又让制宰力量没有“和谐”其的理由。
《杂文的命运》一文在阐述文化“消长”现象原因时用了一种表现手法,借助一个小故事来解释制宰文化的力量何以厚此薄彼很值得借鉴:“话说从前有个土财主,生了几个顽劣儿子,不是在家闹腾,就是在外闯祸,老爷子头疼万分,如何管束他们?日思夜想,果然想出妙招。买大烟给他们抽,把他们锁在烟塌上。可是烟瘾过足了精神陡长,闲得发慌也会出事,于是老爷子又为他们娶了几房小老婆。这就好了,有抽有玩,少爷们安分了,老爷子也耳根清静,一家子相安无事,皆大欢喜。
或问:“这个故事什么意思?”答曰:“图个安静。”
这手法就是前面提到的“铠甲”,适用于时下特色网络环境。
有些网站在杂文栏网页上声明,拒发涉及政治与敏感话题的杂文。政治与文化是无法截然分开的。甚至可以说文化是一个社会价值观——政治的体现方式之一。不反映一个社会价值观的杂文如同没有灵魂。
陈先生以为,杂文就象一株“枣树”,虽它周身长满刺儿,结出的果却是甜的。它象是一台“x光机”,能透礻见肉眼无法看得见的社会“脏腑”,查其症结所在,透析病理成因,即时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它又是一把无情的“手术刀”,破疮除脓(引导人们去关注病入膏肓的领域),虽受一时痛楚,但从长计议,却因此活的更健康!阐述精辟到位,不卑不亢。世人并非不知道这个道理,这种表现手法好就好在如同文章中的设问,只问不答,答案就在问题之中。
乌海波先生将当下杂文归结为五种形势。
第一类杂文,是具有道义感的作者的作品。
第二类杂文,是那些学识渊博者对人类进行一种知识的传授,或者进行着一种道德的说教。(给人留下思考)
第三类杂文,是那些喜欢掉书袋的所谓学者们满篇的引经据典。却看不到他老兄有什么样的独特见解。
第四类杂文,是属于那些没有自己的是非标准的写手的瞎起哄。以野蛮的语言显示血性。
第五类杂文,是那些发泄个人仇怨的小家子气十足的自我表白式的作品。
笔者以为还有第六类杂文,就是不拘泥于表现形势,以公民的使命是从。这类杂文往往不是简简单单地告诉读者哪出了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去做。而常常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在表现手法上,不拘泥于篇目长短,但是篇目较长的杂文,段落分明,多用突出中心的小标题。让读者看到一个个清晰的观点。
最后也与杂文编辑们切磋一下,愚以为杂文的厚重,在于其思想的深邃。而不在于文字的多少。好的老师在培养孩子作文能力时,先要能够让孩子把所思所想形成文字,这个过程往往从凑字开始,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憋许久也无法凑够老师要求的字数。第二步,因为要作文,就被要求看一些相关的资料与信息,于是想的多了,字数也就多了,这时就要求再把写出来的文字整理突出观点,也就是文章的中心。厚重就是在这个步骤上升华的。
这个过程即与个人认识能力、文字能力有关(精炼到什么程度),也与文章的主题、表达目的有关(主题是针对文化水平较高的读者群的,就要语言凝练,言简意赅。一句话能说明白的就不要多赘述半个字。否则是引不起这个层次读者注意与读下去的兴致的。如果主题是针对普通大众的,就要力求通俗,让更多的读者看得懂。这就不可避免地把话说得更白,文字会相对臃肿。而文化水平普通的人是没有兴趣与耐心读大布头文章的。可是许多话题,又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说得清楚的。
你写一个长篇大论,让这类读者一搭眼就产生抵触。没有耐心把文章看下去。好一点的浏览一下,很难领会文章的主旨。耐心差的甚至只着眼于其中某点就断章取义地与作者争论起来。这种现象作者也有责任,网络阅读有个特点,眼睛不能长时间盯着屏幕阅读。否则生理上也受不了。如果文化素养再没有达到相应的层面,必然产生上述现象。这也是笔者关于杂文表现手法新体会的根源所在。
在时下中国网络环境里,杂文的时效性要求好的杂文首先是能够获得网络环境的存在权,其次才是观点明确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作者的文字能力短期内无法得到明显改善,这就要求杂文作者依据自己杂文的主题所针对的读者群体确定符合安全底线的表现手法,才能使杂文发挥其文化引导文明的作用。
-全文完-
▷ 进入褦襶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