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闲书闲人不闲情守拙生

发表于-2012年08月05日 晚上10:28评论-1条

过去几十年阅读无数文学作品,我有一个认识:真正的作家(不一定都是所谓“名家”)、艺术大师,也一定是思想家。我也想,有这种认识的人决不止我一个。台湾作家林清玄就说过:“写作首先要对生活有深刻的感受,接着将感受提炼为独到的观点,再通过积累将独到的观点变成思想,最后用精确的文字表达出来。所以,我一直认为作家就应该是思想家。”林作家说出了我的心里的真实感受。鲁迅、巴金是这样,路遥、陈忠实也是这样。最近我阅读作家李禾先生的长篇小说《贾闲人闲传》,更加深了这种认识。尽管李禾先生“名不见经传”,没有什么“著名”“大家”等等吓人的头衔,但他生活阅历丰富,又确确实实在大型文学刊物《飞天》编辑部工作多年,负责小说,f编辑。这是一个埋头苦干弄文学的人,这是一个有思想的作家。他有多部长篇小说、散文作品和民俗研究著作问世,尽管在目前文学不景气社会人心浮躁的大背景下,李先生的文字珍品不为多数人所知,但我要说:李禾先生是一位真正不徒有虚名的中国作家,他有自己对社会人生独到的思想和见解通过他不俗的作品传达给读者;他对陕甘民间语言的娴熟运用,他的方言俗语研究著作,也足以证明他是中国目前学术界不可多得的民俗语言学家。

先从书名“贾闲人闲传”说起。“闲传”一词,在陕西方言里念“xi”anchuan",“谝闲传”,就是聊天的意思,但作者取这么一个词,也可以念“xianzhuan”,也就是给一个人写传记之意。也就是说,这部书看似一部闲书、娱乐之书,内容用李禾先生的话说,“是写一个农村二流子的一生”,在这一点上,我想起了鲁迅的《阿q正传》,看人物、看题目,两者有些相似。其实,看完全书,我要说,这部书无愧是一部当代的“新阿q 正传”,像鲁迅先生通过阿q这个形象画出国民悲凉的魂灵一样,李禾先生通过塑造贾闲人这个人物来叙述故事,把人的心理看的凉苏苏的,从贾闲人、白嘴猫、火立新等人物身上,我们依然能看到中国人的自私自利、逆来顺受、自高自大、趋炎附势、欺软怕硬、窝里斗、两面三刀、忘恩负义等等劣根性。可以说,小说人物看似漫画,但现实生活实有此类人存在,看似滑稽剧,其实是生活正剧。作者创作的态度是端正的,主题是严肃的。《阿q正传》写了一个不觉悟的农民屈辱悲惨的一生,《贾闲人闲传》叙述了主人公贾闲人看似“潇洒”“自由”实则屈辱可叹可悲的一生,尽管他生活在新中国“毛爷”(贾闲人语)时代,但他基本靠乞讨为生,在城乡之间流浪混生活,没房没地没老婆,是真正的无产阶级,即使有房也是临时凑合,和狗窝差不了多少,连省上的领导老梁也看不过眼,要当地政府给重修一下,但当地政府没钱,终于没修。就是这样一个好吃懒做的二流子、乞讨的赤贫,文革中造反“革命”,居然当了公社革委会副主任,后又提拔为县革委会副主任,红极一时。再后来由于说林彪副统帅长相像奸贼,被打成反革命关进牛棚,与曾来过狼烟墩的胡部长、省上的大干部梁书记关押在一起。作者就是通过这些看是荒诞而实实在在在中国曾经发生的故事,反映了大跃进、文革等政治运动给人们带来的灾难,特别是文革时期人斗人,亲人朋友间反目为仇的荒唐行为,给中国人民心理带来永久的伤害和扭曲。书中写被关进牛棚的另一个“牛鬼”莫组长,音乐学院毕业,57年被打成右派,曾经被下放到狼烟墩来改造,他爱好民间“花儿”向贾闲人讨教过。他被诬参加反革命集团, 在牛棚里被折磨的快要死去,遇到了熟人贾闲人,一边说很害怕那造反派的“十二级台风”,但嘴里还说“不过这是组织对我的考验,我相信党相信群众,问题迟早会搞清的”,使人感到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实在可怜可悲,不仅身体受到非人摧残,灵魂已彻底扭曲,被洗脑!

尽管作者通过贾闲人的曲折荒诞的人生遭遇,控诉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左祸”和文革给中国自上而下,从城市到农村,从大干部到普通百姓,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灾难和心理伤害,揭示了人性丑陋的一面,但作者并没有将人物脸谱化,在主人公和一些普通人身上,也往往注意发掘出人性的光辉。贾闲人流浪讨要到省城,偶遇和自己自小玩大一起跑过壮丁的火部长(三姓宝),火部长把他请到家里,和他吃饭,给他钱和粮票,还给他安排到工厂工作(尽管他本人不争气受不了约束后来不干了),使人想起“苟富贵,无相忘”的中华传统美德。贾闲人住牛棚时,遇到被打成“叛徒”被折磨得快要死去的三姓宝,两人一番叙述之后三姓宝托付“粪蛋儿”(贾闲人小名)一件事,即他死了以后把尸首运回家乡——狼烟墩,贾闲人答应了。多少年以后,满脸串脸胡头发灰白的贾闲人乞讨着回家,真的把三姓宝的几根白骨背回了狼烟墩,进行了安葬,隆起了高高的墓堆,这个情节使人想起“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言必信,行必果”儒家格言。另外,尽管万小心、白嘴猫、梅花鹿、王跛子等人物,虽然出身社会最下层,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们在贾闲人遇到危难时,往往会生发怜悯之心,伸出一双温暖之手,给以力所能及的最大帮助,显示了普通百姓最善良最真纯最光辉的一面。中国社会经过反右、大跃进、文革劫难,目前最缺乏的是诚信的道德品质,由此看来,李禾这部作品不仅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也具有唤醒人心良知回归的道德教化作用。

这部书的结构也有值得称道的一面。正如作者开头引子所说,在每一章开头录出贾闲人“一些荒唐可笑的名言警句供人们茶余饭后消遣玩味”,然后“引出其闲人闲事”。其实,这些闲人的名言警句,均来自生活,是劳动人民对生活经验的总结,有很强的哲理性。我常常想,有文化的知识分子,有时候泥古不化,思维爱钻牛角,显得迂腐;没有文化的泥腿子,生活阅历丰富,尝尽酸甜苦辣,有时讲出的话简直就是名言,蕴含生活的哲理,我佩服他们才是真正的“大哲学家”。生活中最深奥的道理不一定都在书本里,它常常由普通人讲出,就存在于我们身边。李禾先生酷爱民俗语言的搜集与研究,他可能也是基于这种认识,才构思出了这么一部“奇书”。但是,李先生长期从事文学创作,他懂得文学不靠说教,文学忌讳议论,文学靠形象思维说话,小说靠情节、人物和典型环境支撑。本书里的人物多有绰号,使人想起赵树理的作品,不熟悉农村生活,不长期对农民进行研究的人,绝不可能对农民语言运用如此娴熟,有些人物刻画入木三分,有些场面令人叫绝,也可能与作者曲折坎坷的人生经历有关。下面我录出主人公贾闲人部分名句警句让读者见识“一斑”:

老百姓爱说大实话,当官的爱说漂亮话。 世上的事其实简单,读书人反而弄复杂了。七十二行,农人最窝囊。有福之人不用忙,无福之人跑断肠。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硬骨头难啃,软柿子好吃,欺软怕硬,人的本性。人就是人,和畜生不一样。人往高处比,越比越有气;人往低处比,事事过得去。进了菜籽地,不怕穿黄衣。吃谁的饭,跟谁转。拿了人的手软,吃了人的嘴软。人没有善心,世事就乱了。千说万说,世上还是好人多。太太平平过日子,就是褔上的褔。嘴坏的人不一定心坏,面上正经的人不一定心正经。和一个人修一条路,惹一个人打一堵墙。人活一辈子,争来斗去,没玩没了,两腿一蹬,一了百了!

由于时间仓促,我仅读原书一遍,加之记忆力减退,以上文字,只是自己的一点阅读感想,文中引用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仅凭记忆写出,观点也不一定完全符合李禾先生的创作初衷和意图。这部纯文学作品深邃的思想和价值,有待于专门的文学评论家去挖掘。

拙生2012年8月4日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守拙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四大名捕点评:

一篇有趣的读书笔记,作者通过对一部名不见经传的小说的分析与介绍,有力论证了真正的作家同时也是思想家。

文章评论共[1]个
绍庆-评论

早上来欣赏,送给你一份祝福,万事如意,事事顺心,写作愉快!(:012)(:012)(:012)at:2012年08月06日 清晨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