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从“滑铁卢之战”说起月城新客

发表于-2012年08月05日 上午10:53评论-0条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滑铁卢之战》中对这次决定法兰西帝国命运的关键之战进行了生动的饱含感情色彩的记述,这次战役,最终决定了拿破仑?波拿巴的命运,他永远离开欧洲政治舞台踏入大西洋圣赫勒那岛的不归路。文中将这次战役的失败,归咎于格鲁西的墨守成规优柔寡断,最终断送了法兰西帝国。作者在文中断言假如格鲁西参战必将扭转僵持的战局,并将最终改变法国的历史命运。如若仅从文章艺术水准来看,我们不得不钦佩作者裁剪艺术的高超纯熟,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精湛入微的写人艺术。但从战争的历史背景看,我不禁掩卷沉思:事实果真如此? 

翻阅法国近代资产阶级大革命史,我们会发现斯蒂芬?茨威格大肆渲染的滑铁卢战役其因果发展趋势并非如此。雾月政变使拿破仑迅速发迹,一举登上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的宝座。在粉碎随后五次的反法同盟进攻后,拿破仑着手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改革国力迅速强盛。短短几年间法军铁骑所至几乎横扫整个欧洲大陆,建立起强大的法兰西帝国。但拿破仑并未满足现有局面,意欲统治整个欧洲。于是,在1812年6月22日纠集30余国近60万大军远征俄国,恰恰是这次远征俄国的战争让这个不可一世的帝国皇帝深陷泥淖,让他及他的帝国走向了覆灭的命运。俄国的撤退军事策略将远袭而来的法军在广袤漫长的战线上拖得筋疲力尽。最后法军付出惨重代价攻入早成一片废墟的莫斯科。法军几乎一无所获。远征俄国让法军仅剩3万余人,丧失了所有骑兵、炮兵。远征俄国让法兰西帝国元气大伤,敲响了拿破仑统治的丧钟。

容不得拿破仑喘息,1813年10月16日普鲁士、奥地利、俄国、瑞典组成第六次反法联盟军约33万与15万法军在莱比锡展开血战。法军战败损失6万多人。拿破仑率残兵败将渡过莱茵河退守法国。1814年3月30日联军攻陷巴黎。拿破仑宣布退位,被流放至厄勒巴岛。波旁王朝复辟。但波旁王朝的倒行逆施激起法国各阶层的反对,加之盟国的冷淡及相互间的争斗为拿破仑的复出提供了契机。1815年2月拿破仑离开厄勒巴岛,3月在法国南部儒岸港登陆。拿破仑一行受到法国人民夹道欢迎。短短的20几天内几乎不费一兵一卒便夺回政权重登王位。

同盟国立即组织第七次反法联盟,约80万人向法国扑来。拿破仑仓促中组织20万人奋起抵抗。1815年6月18日,英、普联军22万人在滑铁卢与12万法军会战。但法军将军格鲁西贻误战机,没能参战,致使法军溃败。该战成就了威灵顿公爵的英名,也彻底葬送了拿破仑。拿破仑战败退位即开始了圣赫勒那岛的囚徒生活。直至1821年5月生命的终结。

在这三次大的战争中,滑铁卢之战固然对拿破仑的失败起着关键作用,但不是原因的全部,因为偶然事件的发生其实深受藏于事物内部必然性的支配。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拿破仑的政治生命终结于滑铁卢而决定点则是在莫斯科的失败。”

我们反观法兰西帝国在“远征俄国”与“莱比锡会战”中,将多年征战积累的财富损耗殆尽,连年征战死去大批优秀将帅。战争让绝大多数人厌恶反感。更为严重的是拿破仑逐渐失去人心,他的统治地位已摇摇欲坠。被流放厄勒巴岛后尽管逃出,还出现过昙花一现的“百日王朝”。但那只不过是拿破仑统治的回光返照,也是法国人民对曾经辉煌时刻的一种迷恋。可这根本不可能挽救拿破仑一手缔造的法兰西帝国必然灭亡的命运,滑铁卢之战败只是压倒这个早就腐朽的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纵然在滑铁卢拿破仑能取胜,那也只是局部的暂时胜利,于整个战略战局无补,充其量是让这个“百日王朝”多苟延残喘几日罢了。日渐远离的人心,军力占绝对优势的盟军,空虚枯竭的国库又岂是拿破仑能够抗拒的?

所以,我认为滑铁卢并不能改变整个法兰西命运。 

当然,拿破仑光辉的史迹、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并不因为他的战败而黯然失色。这个开创欧洲新世纪的一代英豪在近代史上是值得浓墨重彩的书上几笔。他留给我们宝贵的军事战略思想是永远可供大家学习借鉴的。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月城新客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谭水寒推荐:呆贝贝
☆ 编辑点评 ☆
谭水寒点评:

拿破仑一生以军事起家,也以军事而毁灭,军事贯穿着他的整个政治生涯,左右着他的成功与失败。拿破仑是一个军事天才,他一生只失败过两次,而这两次失败都对他的政治生活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一次是莱比锡战役的失败,拿破仑被囚厄尔巴岛,一次是滑铁卢的惨败,拿破仑被囚于圣赫拿岛直至生命的终结。
失败原因:如果归罪格鲁希贻误战机,还不如归罪拿破仑的孤立无助。欣赏。

呆贝贝点评:

从“滑铁卢之战”说起,滑铁卢之战固然对拿破仑的失败起着关键作用,但不是原因的全部,因为偶然事件的发生其实深受藏于事物内部必然性的支配。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拿破仑的政治生命终结于滑铁卢而决定点则是在莫斯科的失败。”
我们学习历史,学习伟人,就是要学习其成功的地方,找出其失败的原因,作为借鉴与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