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武则天 -死于自己的清醒与绝望水行云1990

发表于-2012年08月04日 晚上9:20评论-3条

男人尸体上走出来的统治者,鲜血筑成的登基大殿。脚下踏过的每一具骸骨,她都能唤出亲切的名字。每一滴血都像是曾经熟悉过的样子。如果她也懂得一个小女人的恐惧,应该是会日日夜夜不得安枕的吧,只是似乎,当她达到我们只能仰望的高度时,就再也没有见过她有过一个小女人的软弱,倒是把女人特有的坚强、智慧与美丽发挥到淋漓尽致。以至于后来的历史里,那么多人效仿,只是再没有一个人能站到与她一般的高度。

武则天,只这一个名字,笔划简单的三字 便让人联想到历史上那一段专属于女性,且独一无二的辉煌血泪史。

总结历史,世人对她的评价有褒有贬,有肯定也有否定,还有一部份人考虑了前前后后,持中肯的意见。但就像立无字碑之事一样,武则天有自知之明,她不让人在她的墓碑上刻字。有人分析其本意是功德无量,书不胜书。其实,那只是武则天认识到,一个人的功过是非,不是死后刻在墓碑上就成定论的。她也知道围绕自己的一生就是一个是非史,到最后她自己也说不清自己了。所以,索性就不给自己,也不要别人揣摩着她或自己的意思在墓碑上写一个总结。反正,是非过错就让后人口舌去吧。

回想千百年来,好像我要说的话,都被人说尽了。留给我口舌的余地实在是小之又小。但对于这样一个我不敢高攀的伟大女性,我所有的记忆都源自于小时候看过的电视。

那时候的武则天还是一个叫武媚娘的娇俏女子,一张掩不住青春的美丽笑脸,一举一动都格外惹人注意,特别是坚毅倔强和要强的性格。但作为老皇帝挂名的才人,却被皇帝的两个比较得宠的儿子当成小仙女一般供在心里,或许是那时候的我年纪还太小,也没有见过叫*爱情的东西,所以并不了解武媚娘年轻而渴望的心里是否印上了其中一个人的影子。在历史早已有预料的日子,老皇帝突然驾崩,其中性格懦弱的一个被立为太子的皇子,在前朝慌而乱地登了基,却完全忘记了心中的小仙女在先帝临终的关怀下送进了感业寺,年轻的生命活生生地被埋没在苦不堪言的为先帝守灵与佛学修行里。

当做了皇帝的太子册封后宫,也终于想起了被忘在脑后的媚娘,做新皇帝总是有许多说不出的无奈,但即使是这样,这个在笨的人里面属于聪明的一类,只是从不肯努力的皇帝还是努力地动了一回脑筋,想出了一个妙计,寻了一个名义将武媚娘带进了宫。同时,仗着手里的权力不费吹灰之力地*奸了媚娘原本的心意,电视剧上演的武媚娘中意的是另一个皇子。这一入宫门,武媚娘就再不是曾经的武媚娘了,她是自己也不知道却正在滋长的红颜祸水。以及,一个新的武则天。我却始终记得,初时在荧幕里见她,她正低头逗一只兔子,一副小女儿的娇俏与纯净。。那还是18年以前的记忆,今年我23岁。电视片名早已记不起,这十八年的距离,却总在恍惚里以为自已在陪同一个我心中的武媚娘,一起经历与感受。直到她成为心头难以说清的武则天的那一刻,历史留给我的就只剩仰望的角度。

而真正的历史是,武则天十四岁入宫,却在冷寂的深宫里度过了她青春最好的时候。按理说这样的青春靓丽是不应该不得宠的,但其实一开始也是有过宠幸的机会的,只是征战到老的太宗皇帝不喜欢女子过份强硬的性格,只愿意缠绵于如水般的柔情里。后宫里的女人比花儿还多,在太阳底下长出了刺的那一朵,自然是受了冷落。

十年孤寂,这个曾经如芍药般明丽浓烈的少女最后等到了什么呢?唐太宗的衰老与缠绵病榻,偏偏他在病榻之中还不忘安排了这朵芍药的命运。按照祖宗规矩,一律未曾孕育过的嫔妃入感业寺,削发为尼为帝守灵。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在无可奈何的红尘末路时刻,有一个人,即太子李治却被这团艳丽和浓烈吸引,心心念念的都是她的飒爽英姿。

只是即使是后来顺利登基做了新皇帝的李治,眼里有再多的牵念也没有去阻,她在还没有来得及绝望的时候,就被迫绝了红尘里翻滚的念头。进了感业寺,转眼就是五个春秋。媚娘知道她所有的不平的希望也只能落在一个仁懦的李治身上。(唐太宗曾和长孙无忌谈及,说到太子李治用仁懦来形容。)这五年里,她不是完全没有了出世的想法和动静,而是在低头潜行于佛学知识里的同时,还不忘千方百计地送出一首《如意娘》和一条石榴裙,诗里写到: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不知是否是这样一首大胆表白的情诗终于扣开了仁懦的李治的心扉,反正是打开了武媚娘的幸运大门。李治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牵牵念念的心思,借着唐太宗逝世五周年祭祀,造就了两个人阔别已久,往事已如过眼如烟,只有当初心意不变的见面。武媚娘或许未必是真的倾慕于性格上并不成熟,甚至可以说是作为男人作为一代帝君有些缺失的李治。她心底是否真的住过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也未可知。但是在他们会面的当时,确实是一幕情人再见,泪叙衷肠的感人场景。

之后便是一向仁懦的李治被心中爱情燃烧了所有的渴望与激情,大胆地权谋了一回。许诺了王皇后的利益并得她同意,再就是不顾舅舅长孙无忌和朝臣的反对,执意地将一代红颜迎进宫,并封了正二品的昭仪。至此,一个祸水的名字也在后宫里蔓延,直至她走上皇后的宝座。

这只是一代女皇武则天做为武媚娘,努力挣扎的前半生。没入宫前的出身,父亲原本只是一名木材商人,只是因为资助了唐高祖李渊而一路官升,只是玄武门之变发生之后,恰好在外放期间的他从此再没能回到朝堂之上。而武媚娘从小跟随父亲在广元一带生活与飘泊,在父亲死后,与其母则受尽了叔父兄弟间的欺凌,因而自小便养成了便刚强,果决的火烈性格。而当十四岁之后遭遇了后宫的无端纷争后,更是后天生成了理智、冷酷、残暴等冰冷性子。于是在武则天一步步精心设计要攀上帝王宝座的路上,这冰与火的性格在政治手段上便显见出来,特别是在以女性第一人坐上女皇的宝座后,更是明显。

话说武则天从后宫嫔妃,到开始手持刃剑,满手腥血,脚下尸骨满地,向着权力的最终点奔尽的路上,我们已经辨别不清那么多了人与人,权力的争夺转移之间的是是非非了。只能闭上嘴巴不说,把所有重心都放到女皇登基后的所做所为。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促进推动或者阻碍。即使在这期间,她仍然不停地杀人,但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人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虽然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当一位大臣对武则天说:“你这样杀人,谁还敢当官呀?”武则天听后则是不急也不恼,反而点亮了殿堂的蜡烛,黑暗中飞蛾见火就扑过来,飞来多少就烧死多少,但是飞蛾仍是不断地扑涌而来。武则天用事实告诉官员,“飞蛾扑火,自取灭亡,本性难移!” 就像人一样,只要有高官厚碌,甚至有些人只要给他施以发挥拳脚的地方,就有人敢来,并且受趋势的程度不亚于飞蛾扑火。

做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皇的武则天,她不得已的统治是残忍冷酷严厉,就像是对一些在夏日里蠢蠢欲动的蚊子,仁慈只不过损失自己的血液,所以对这些反对的,或者按乒不动,肆机而发的势力只能是出手就拍死,灭个干净。而对于自己用错了的人与酷吏也同样毫不留情,就像对着讨厌的苍蝇一样,反过脸来就借势除去。

同样,如同每一个性格暴烈的女性,也有她柔软的一面。这其一体现在武则天关心广大农民生活及农业生产上,在政治上推行均田制,在边远地区实行军事性屯田、营田。重视和提倡兴修水利,在她独掌政权的二十一年里,地方水利工程有19项。并命人撰成农书《兆人本业记》,颁行天下。其二,在于创新了科举制度,创立了殿试和武举,并并下令九品以上民吏自举及百人自举。还开通的荐举的门路。通过新科举、自举、推荐选拔出了一批真正的能人,为当时社会的发展起了好的促进作用。也更一步稳固了武则天创立的大周政权。国立强盛渐渐体现出来。武则天又继承了唐太宗的民族怀柔政策和“降则抚之,叛则讨之”的策略,对吐蕃、契丹、突劂等族贵族的侵扰和叛乱,采取了坚决抵抗、讨伐的态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亦是她温柔长情的一面。其四,武则天虽然采取了残酷的统治方式,但并没有和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以及清朝的文字狱一样,在文化上加以施压。甚至面对骆宾王激昂讨伐的檄文也没有表现出一般君王的暴怒,反而在细心品读里先是欣赏了骆宾王的文笔,接着指出其文艺性上佳,做为一篇檄文却毫无声讨的力量。过份侧重于文章本身的书写,忽略了檄文应该有的讨伐性,推翻一代君主最重要的是鼓动群民起义,而非煽动一群公候贵重凑在一起,对着一个只是写满了一个揭露统治者一些个人隐私的文章愤怒起事。而是采取开明的态度,不但努力推动文化的发展。,还努力要求官僚队伍提高文化素质,更重视和保护古建筑。并且女皇本身也是遵儒、崇道、信佛,因为她,三教的精华才有了人去总结,并制成一本《三教诸英》的书。

可是,说到这里就不免要提到一些过份夸大及有意抹黑武则天形象的野史传记。大多以武则天祸乱人伦,同是父子俩的妃嫔说起,再说到政治上采用的狠毒手段,从夺权开始到后来执政的二十一年里,杀人无数。诛手足,谋骨肉,几乎泯灭人性。最后,总不忘加上一笔,豢养男宠,尤其是在渐渐年老时宠幸面若莲花的张氏兄弟,此二人先被任为中郎将和少卿,后屡屡加官,一个主要掌管秘书监,一个掌权控鹤监(控鹤监”是武则天为招纳男宠而设立,因秽乱深宫,狄仁杰上书“二张在陛下左右,实在有累皇上的盛名,皇上志在千秋,留此污点,殊为可惜”,控鹤监在武则天禅位后被撤销。)。使得深受恩宠的张氏两兄弟,渐渐专权跋扈,奢侈残暴,朝臣民众都非常厌恶憎恨,但同时又因为武则天的庇护而畏之如虎。

不得不说,确实如狄仁杰所言,过份宠幸包庇萌佑男宠给武则天本来就艰难的一生留下了不少污点。特别是在其晚年,使得其在在政治上渐渐被世人认可的最后的一段人生路上覆上抹不去的阴影。作为一代君王而言,后宫佳丽三千本就是理所应当,无可厚非的事,甚至有的官员会以子嗣为由劝诫官古代帝王广纳妃嫔。但对于一代女皇而言,“面首三千”则是淫秽秽乱的表现,即使是武则天只不过是宠幸了其中几个年轻、相貌姣好,体格健壮的几个。她不该最不应当的是让“后宫”干政,如果如一切古代君王一样制定后宫不得干政的禁令,并予以这些男宠们高官厚碌,以及一些实权,是否女皇拥有众多“妃嫔”就比较容易被人接受一些呢?

但一代女皇的历史走到至今,大多人的态度已基本上已经有了明确的表示,就如伟大领袖毛主[xi]评武则天而言:“基本执肯定态度”。而千百年来的政治家们,史学家们,文人墨客等等也已经私下里基本统一口径。

对于武则天的研究,从来就没有断过。毛泽东分析她说是一个奇女子,柏杨评论她说,是中国历史上空前成功的一个女强人-可怕的怪胎。林语堂评武则天: 武则天这个女人是古今少有。与其他高贵的女人是不易相比的。古代一代文豪骆宾王却不接受她,写了一篇檄文,激昂亢烈地进行人身抨……

武则天花了将近50年的时间让权力竞技场接受她,一人有几个50年?何况是一个女人。武则天的反复坎坷的一生,就是在一个“武代李氏”的谣言开始。不是她愿意,而是她不能 不听从上天的强加的旨意,用幼时的经历做为天份的奠基,做一个争权夺利的女强人。并一步步走到权力的最顶峰,成为君王统治者。但在她衰老病死之际,却还是不得不屈从于当时的社会现实,默认了李唐政权代替一手创立的大周政权。

观看武则天的一生,我受激荡的内心没有任何铿锵有力的言语,只有一种深深的疼惜刻在不平的心底。我固执地以为我能懂,不过是一个女人的不安与绝望,才造就了那样精致的疯狂与野心。敢于双手沾满鲜血,脚下踩着最亲最爱的人的尸骸,一步一步向着坚定的目标前进。其实就算是在社会开明的当今世界,如果一个女人有足够的安全感,以及能够幸福的信念,再多的野心与理想也会败给想要幸福安定的心。女人在沙场上的争战,从来都不是自己的主动,而来源于被迫无奈的现实环境。我总认为要想懂我的武则天,要先从学会理解女人开始。

在武则天的一生当中,没有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给过她想要的肩膀与不离不弃的依靠。从出生开始,她就随着父亲无望于仕途而受挫,等到父亲死去,又备受叔父兄弟间的欺凌。而十四岁入了宫,也因为自身的性格,以及一句在当时毫无道理的“武代李氏”而受到太宗的冷落,但当终于倾倒了李治时,这个原本可以托付终身的男人却是仁懦,给了自己无数期盼与失望的折磨,自己的儿子们呢?又有哪一个可以信任依靠?她所能做的不过是一个人挣扎与努力,竭力地不顾一切地走到权力的中央,并一步步地把象征着最高的权力之柄握在手心。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也是空前绝后的女皇。在这个挣扎努力与精心策划的过程中,她已经不是一个女人那么简单,而是一个理智的疯子。敢于颠覆所有男人的统治,以及他们所带到的失望与绝望。但到最后,武则天则是终是死在于自己的清醒与绝望里。眼睁睁着看着大周政权将不复存在,苦心经营的一切终成幻影。失去的比得到的更多。

其实我也在想,在她终于站到帝王的宝座上,尝尽了高高在上的孤寒与寂寞,为了朝政日夜操劳,还有对着危机四伏的环境,明里暗里的敌人,熬白了本来就已经开始稀落的头发。是不是也有过后悔,有过丝丝的胆怯,希望目前的一切可以就此终止?能够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妇人,幸福安定地过一辈子?但是属于武则天的辉煌与我们看不见辛酸的一生,只能按着真实的历史那么写下去。被自己一手提拔出来的宰相张柬之策动太子逼宫的政变,再然后在一片孤寂里等待死亡的来临。

想要在人生有一番成就,这本来就是一个难事。但对于一个女人而言,则是难上加难。一个真正聪明的女性,是躲在男人的背后,安心地赏花写景。在男人荣耀的时候,静悄悄地站在一旁,不动声色地分走一半聚光灯。

而我们的武则天,或者说是武媚娘,则是因为太过聪明了,抢了所有男人的荣耀,独自一人站在聚光灯里。为所有心怀不满的人们所不容。而那片孤影,则闪耀了后来千百年后的历史。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水行云1990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林步山人点评:

因为爱情,因为聪慧,武则天钻了男权社会的一个空子。因为清醒,因为绝望,武则天一度驾驭了这个复杂的帝国。文章侧重于武则天的心路和权路历程,有较强的可读性。拜读,问好!

文章评论共[3]个
林步山人-评论

诚如作者所言,写武则天的“余地实在是小之又小”,可该文做到了。欣赏作者这种不急不躁淡定自若的叙述方式,且在议论中有自己的见解。at:2012年08月04日 晚上9:55

水行云1990-回复谢谢编辑的点评,难得~ at:2012年08月04日 晚上10:49

绍庆-评论

早上来拜读佳作,问好,祝天天心情愉快,事事顺心。(:012)(:012)(:012)at:2012年08月05日 清晨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