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破烂”与“艺术”
《“破烂”与“艺术”》
放眼中华大地,如今,称“艺术”,号“艺术”,标榜“艺术”,推销“艺术”者,真是俯拾皆是,洋洋大观。
咦!“插花艺术”,“剪纸艺术”,“化妆艺术”,“造型艺术”,“美发艺术”“健身艺术”,“建筑艺术”,“会话艺术”,“人体艺术”,“恋爱艺术”,“社交艺术”,“主持艺术”,“演讲艺术”,“烹调艺术”,“装饰艺术”,“谈判艺术”,“领导艺术”……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现在,恐怕除了纯身理性的睡眠还没有被冠以“睡眠艺术”,拉屎撒尿没有被冠以“拉屎艺术”和“撒尿艺术”以外,满天下简直全都是“艺术”的构件了!
^_^哈哈!我们真是三生有幸,通体得福,竟乐滋滋笑盈盈喜洋洋“全天候”地生活在
“艺术世界”的汪洋大海之中;进而,使我们每一个人督成了了不起的各类“艺术家”甚至“艺术大师”……
偶闻一语,妙之至极,是以“奇文共赏”而荐之,以正视听:
如果鞋子上有一个洞,那就是太穷。而如果鞋子上到处都是洞,那就是“式样艺术”。
各位:连“破烂”都成了“艺术”啊,我们何不也趁机捞它个艺术家来干干呢?
——只须将自己的鞋,随意扎上三二十个小孔;抑或将上衣胡乱地钉它几十个纽扣,再或者,只须把裤管“呼”的一声撕开一尺许,任其迎风招展,那“艺术”就算到手了!说不定还引人注目,令目睹者叹为观止呢,何乐而不为呢?
遗憾者,破烂终于还是破烂。无论冠以何等堂而皇之、振聋发聩甚或惊世骇俗的标签还是广告,它也“艺术”不到芸芸众生的心里去。
而真正的艺术,却从来就不会刻意地标明其声名,更不会拼命地标榜其美妙,反倒令人心所向,神之所往。并且,既热爱,又景仰,更崇敬。
君不见,时下,美妙绝伦的你男女发式种种,均大言不惭地谓之“美发艺术”。
殊不知,上个月还“很艺术”,“很新潮”,“很前卫”的“凤尾临空式”,这个月,就被世人奚落为“鸡尾巴朝天”了,那倒是哪门子“艺术”欤?
真正的艺术,是经得起公众和时间检验的。是永恒的。是稀有的。是深入人心的。是不可磨灭的。
而如今的“艺术世界”,真是令人作呕!
道理如下:倘若都“艺术”了,那就都不“艺术”了!这是何苦呢——艺术家们?
一般来说,人都是讲感情的。
自从菊梦悠悠小妹妹拉我到天涯诗语来以后,我就尽心尽力地写,尽心尽力地编。
人都是多少有一点虚荣心的。但我觉得我不是那种追求虚荣的写字人。
菊梦是我在烟雨红尘的文友。她也许是看走眼了,认为我很有才华。
才华,我不敢说。但在对小说创作的理解方面,我总觉得马贵毅先生比中国一千多所大学中文系的教授都强。
我非常清楚:这样说话是很得罪人的。
但我们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
请问: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中出了几个作家?
再请问:那些大学中文系的讲师、教授们中,又有几个写出过优秀的文学作品?
突然想起前苏联作家契科夫在他的《契科夫手记》中的一句话:“大学培养一切人才,其中,包括蠢材”。
因为具体的时代原因,我可以上大学但上不了。
就我肤浅的认识而言,作家是不可能被“教”出来和“学”出来的。
在一个由政府主办的“xxx市文艺界座谈会”上,列位官员就艺术做了奇臭无比的诸多评论。
午餐后,二十多位方方面面的“艺术家”共聚品茗。但在一刻钟内没有一个人说话。
我是个耐不住寂寞的人。因为在座的至少有五位所谓的书法家。所以,我就提出一个颇带挑战性的话题,说,“各位前辈、专家:我有一个看法:书法不是艺术”。
一下子就群情激奋了!而这,正是我要的效果。
我始终坚持认为:凡是能学的行当,比如“72行”( 现在叫360行了),都不能冠名“艺术。”。
“艺术”究竟是什么呢?
“艺术”,就是“无中生有”的东东。
对,魔术就可以“无中生有”,但那也是断断然不能被称为“艺术”的。因为它充其量就只是一种手艺或技巧而已。
马先生就爱惹事生非。但我有一个想法,我们能不能不要轻言“艺术”?
最近,马先生写了一部长篇小说《马贵毅就是这样写小说的》(见“天涯诗语”和“烟雨红尘”)。
这 ,就是艺术。
为什么呢?
因为,我居然爱上了我自己虚构的女主人公《中国前沿小说网》的老板郑枫(心儿)。
我认为,人,是一种很奇特的动物。
人们没有所谓的“艺术”就活不下去了吗?
no!
走了很多中国的贫困地区。见了1000位以上的男女老少。我觉得心痛。
有一个问题,我想请教一下中国的艺术家们:究竟是食物重要还是艺术重要?
“中国骂将马贵毅”以行将就木之躯,奉劝自诩为“艺术家”的朋友们:谦虚一点好。
做音乐的,您超过贝多芬了吗?
说相声的,您超过马三立了吗?
跳肚皮舞的朋友们:这是艺术吗?
写杂文的朋友们:有超过马贵毅的吗?你敢骂中国政府吗?(见《中国政府:不要太夸张了》)。
马贵毅 12-08-31
在
-全文完-
▷ 进入马贵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