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水浒传》,大家都知道这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据考证,《水浒传》从第一篇作品到成书,大约经历300年时间。后人经过加工,才成为现在我们看到的文学作品。
我知道《水浒传》与我们的过世的领袖分不开,在上世纪60,70年代,领袖的一句顶一万句,他讲:“一部《水浒》好就好在投降.....”,于是全党学习《水浒》,开会批判《水浒》,全国人民读《水浒》,批判《水浒》,我还记得当时的报纸经常发梁效(笔名)的文章,大多是批判《水浒》的,那口气也是哆哆逼人,给人一种见文章如见匕首的感觉。不象现在作家写的文学作品,那么生动,有趣。
历史往往出人意外。现在《水浒传》不仅拍成了电视连续剧,而且还有两部。宋江的投降形象,转眼变成一个悲剧人物,感叹我等技不如人,只能退出表演舞台了。
其实,为什么中共高层搬出《水浒传》?这与中共的历史有关。大家都知道中共早期为了夺取政权,有三大起义,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后来中共革命进入低潮,在转战到陕北延安时,在窑洞旁边的一颗桃树下方,中共高级将领仿效《水浒传》中的108条好汉,也开了个高级会议(当然是坐在地上)。参加人数也是108人,其中就有林彪。后面的事都知道了,林彪叛党,下场很可悲,摔死在蒙古的温都尔汗,到现在遗骨未回家。
因此批判《水浒传》,就是在为批林(彪)服务的。当时我等这类朋友,还是小学生,穿着开裆裤,流着清鼻涕,糖果还要凭号数票才买得到,哪关心这些?记得每月父母亲从单位上领回3张号数票,我们子女总是要找到28,29,30这三张票,用剪刀小心翼翼减下来,放在小木盒里,等几天父母亲发工资了,去买糖果回来吃。不象现在,想吃糖果随时都买得到。还是开放好啊。
《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不是心甘情愿上梁山落草为寇,而是逼上梁山。原因多种多样,大多数与政府高管合不来,得罪了权贵。如宋江,就是一个小吏,辛苦半天,也没有一官半职,更别说步步高升了,自然要营私舞弊了。不过吃了几天皇粮,也难怪他上梁山后,日日要朝廷招安。这些吃过几天皇粮的好汉,在小说中有不少,如卢俊义,杨志,林冲,武松,鲁智深.....。就是说他们不是劳苦人民出生,对朝廷还心存幻想。当然,有些就没有吃过皇粮,如阮小二,阮小七,李逵.....,他们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皇帝老儿也敢杀。这些就是中共的的可靠份子,中坚力量,但是文化水平不高,在生育问题上愚昧无知,男欢,就是鸟男人,女爱,就是*荡。看来,梁山好汉要断子绝孙了。也难怪宋江要为众兄弟谋一个好前程了。
虽然小说的历史环境与我们现在大不相同,但是这种上梁山,自立为王的思想深深流淌在许多朋友的血液里,这就出了许多问题。一件大事要许许多多的朋友分工完成,可是有些朋友没有大局观,就认为自己重要,别人是草包。结果大事没完成,原因出在合作不力,使人常常叹息。我们引进外资,台资,不是要我们的子弟给人家当马仔,更不是要我们的子女给人家当小蜜,小妹,而是要学会他们的市场经营经验和先进技术,这要求各部门齐心合作,不是引进方是老大,说了算,而是市场说了算。如何学会学到别人的技术,发展自己的经济实力,这是一个新课题。也给各个部门怎么合作,提出了新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引导我们的民族产业做大做强,而不是让大批小企业胎死腹中,增加国家就业压力,要为国分忧。
总之,小说中的绿林好汉那种个性要克服,我们是和平时期,要建设。而宋江那种忍辱负重的个性要光大,没有这种个性,经济建设要失败。
-全文完-
▷ 进入府河上的小灯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