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喧嚣,此时月上中天,时候不早纵是朝朝寒食,日日大家猜近来风头甚健的碧玺此时缺席,好生失望,这时忽听得悠悠笛音越水而来,这碧玺一向以笛闻名,莫不是他?不是的,舞台上不夜天纱灯幌子发出朦胧的光车,与天上明月晖映,他们打扮与别不同,二十四名少年,身着素服脚踏木屐,腰系彩鼓,列方成阵木屐下许是加了铁片踭时声音整齐一致.这些少年或许不是本行中的翘楚,但在此处精挑细选绝没有丑得不能入目[的孩子,一般[的身材,一般的衣衫,皮肤光洁,动作一致,看来当真赏心悦目己级,他们同时以手拍鼓,仰首吟唱:”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光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矣,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复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燕长飞光不渡,鱼龙潜跃水成纹。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他们一边唱一面以各种踏少足为主流步伐,更演化了流动性极强的步伐。 于整体的“顿”中呈现一瞬间的“流”,通过流与顿的对比,形成视觉上的反差。例如有一组起承转合较为复杂的动作小节, 舞者拧腰向左,抛袖投足,笔直的袖锋呈“离弦箭”之势,就在“欲左”的当口,突发转体右行,待到袖子经上弧线往右坠时,身体又忽而至左,袖子横拉及左侧,“欲右”之势已不可挡,躯干连同双袖向右抛撒出去。就这样左右往返,若行云流水,似天马行空,而所有的动作又在一句“落月摇情满江树。”的唱词中一气呵成,让观众于踏足的清新、俏丽中又品味出些许的温存、婉约,极之清雅,听得各个名士醺然欲醉,更有人叫道:”原来是踏歌啊,古璞己极,妙极,妙极。”
大家是从众舞者敛肩、含颏、掩臂、摆背、松膝、拧腰、倾胯的基本体态认出的。舞者在动作的流动中,松膝、倾胯的体态必然会使重心下降,加之顺拐蹉步的特定步伐,使得整个躯干呈现出“亲地”的势态来。
踏歌是从汉代起就有记载的歌舞相合的民间自娱舞蹈形式至唐时兴盛,从民间到宫廷、从宫廷再踱回到民间,其舞蹈形式一直是踏地为节,边歌边舞,这也是自娱舞蹈的一个主要特征。踏歌自唐达到鼎盛终渐衰落,如今己然式微久己不见,连唐人刘禹锡也按捺不住自己的诗情,面对“带香偎半笑,争窈窕”的南国佳人赋上一首踏歌行。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看不见,红霞影树鹧鸪鸣。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可知唐时踏歌盛况,这时他们又唱:“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正歌洽舞浓时,那笛音忽变,如狂风骤雨,又似鬼哭拔尖至一个程度忽地哑了”咣啷啷一阵铃声,不知何处跑出个 戴着神头鬼面具的人,二十四人排作”鱼丽阵”翩然飞舞亘作击剌状,领着主跳者气势雄伟的舞上中央,喝!是个男的.。
那男子载着金蓝怒彩的木刻面具,顶部刻有龙形,锐鼻,双眼无比灿亮,.形相威武而丑陋.,面具下红色虬髯系着玲铛,一走动中.,便响声彻天,更增威势,那人着短衣交领麻服,只黑白格子极其粗慥,似是和服,彼时沿海颇多倭寇,便有人变色道:”怎么跳起鬼子舞了?”却给身边人一扯,登时住了口。
只见那面具男子先是指挥二十四名少年作各式阵法编排,或鼓棍交亘击剌状,在舞蹈交错中,二十四人冉冉退下, 变为假面指挥击刺的男子独舞,那男子舞技十分了得,配着越来越快的音乐跳起舞来刚劲明快,腾转跳跃,使用的舞步种类繁多,如移步、蹉步、碎步、踏步、跺步、以及各种跳跃步等只见他舞到酣处,竟半扯下衣襟, 光着膀子,这时曲子定格为古朴悠扬,他唱着歌,跳着舞,举拳向天作挥舞状唱道:” 贼老天, 睁眼懒, ,有谁知?这恩恩怨怨世情换,这是是非非任聚散,这成成败败谁能淡,这古往今来随缘转, 这人间那有一处世道平坦,有高官也有穷汉,天不放寸活路宽,我!自不归天管。”
听也未听过,只觉曲调悲 壮浑厚,众人咋舌这小子也太肆无忌殚了,自古以来称天只有老天爷,天老爷,那有人敢骂贼老天的,为了场表演诅天骂地的万一受了果报可值?此时众乐皆止那人取下面具,只见汗水打得头发都湿了,面具下一张极冷极艳如玉容颜,因舞过微带红艳,更是叫人倾倒,他见他取笛就口,吹出的音乐竟是兰陵王入阵乐的主调, 兰陵王入阵曲是唐代假面舞蹈,根据唐代崔令钦的《教坊记》记载,起源于北齐,盛行于唐代,又称《代面》、《大面》。此舞是表现北齐兰陵王高长恭作战的勇猛英姿,为带有简单情节的男子独舞。
兰陵王的父亲是北齐高祖神武皇帝高欢的长子文襄皇金牌帝高澄,而母亲却是个连姓氏也没有的人,这使得他的身世变得扑朔迷离。北齐书中载:“兰陵武钱 ,一名孝瓘,文襄第四子也。….文敬元皇后生河间王孝琬,宋氏生河南王孝瑜,王氏生广宁王孝珩,兰陵王长恭不得母氏姓,陈氏生安德王延宗,燕氏生渔阳王绍信。”兄弟六个中,史书载老五安德王的母亲陈氏为“广阳王妓也”,但尚知明确姓氏,唯有兰陵王的母亲没有姓氏,不知是谁。由此,人们推断,兰陵王母亲的身份和地位,恐怕连官妓都不如,很可能只是宫中一个地位卑贱、不知姓名的宫女。 兰陵王虽然贵为帝胄皇孙,处境却十分尴尬。他“莫名”的身份会给他带来巨大的压力,每天忍受别人鄙视的目光,低声下气地生活,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兰陵忠武王碑”中说他”风调开爽,器彩韶澈; 才武而面美,隋唐嘉话中说他是“白类美妇人”。可见,兰陵王的美貌确是不容质疑、超凡脱俗的,他有着一般男子所不具备的俊美容貌。他的美也许正是来自于他那出身卑微的母亲。如果不是母亲的容貌异常惊艳,又怎能引来地位相差悬殊、贵为帝胄的父亲的垂幸呢?
但是,兰陵王的美却给他带来了极大苦恼。在那个地方割据、连年战乱的岁月里,作为王公将相家的子弟,时刻都要接受战争的考验。因为相貌俊美柔善,在战场上对阵时,他经常会受到敌手的轻蔑。为此,他不得不命人制作了一些面目狰狞的“大面”,每逢出战时,都戴在脸上,以此达到威慑敌手的目的。 兰陵王经常着狰狞假面出征,后来,戏剧中出现的“脸谱” 与兰陵王的面具及舞曲《兰陵王入阵曲》的影响不无关系。 兰陵王一生参加了大大小小无数次战役。其中广为传颂的一次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邙山大战”。北方草原的突厥和黄土高原的北周对北齐发动进攻,北齐重镇洛阳被北周十万大军团团围困,北齐武成皇帝急忙调集军队前去解围。在洛阳城外,北齐援军发动了一次次进攻,都被北周军队击溃,眼看就要面临全军覆灭的境地。这时,受命为中军将的兰陵王戴着“大面”,身穿铠甲,手握利刃,率领五百精骑,奋勇杀入周军重围,势如破竹,一直杀到洛阳城下。守城的北齐军队被困多日,不敢贸然开门,兰陵王摘下面具,城上的北齐军立即欢呼起来,打开城门,与城外大军合兵一处,奋勇杀向周军,周军大败,丢弃营寨,自邙山至谷水,三十里中,军资器械,弥满川泽。” 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 正是这次大捷,使得兰陵王威名远扬,北齐皇帝加封他为尚书令。
可兰陵王入阵舞被唐玄宗李隆基定其“非正声”,下诏禁演,在中国渐渐失传, 而此曲在唐时传入日本之后广为流传,上至天皇即位,下到平民贺节,至今仍是必演剧目。而在国内几近失传的兰陵王面具在日本更是被珍藏若宝如今传回秦准却被误以为日本之曲,世间可笑讽剌之事莫过于此。这兰陵入阵乐竟被他如此演译,真是….说好看,好看得教人移不开眼,那脸孔之美,若兰陵王本人至此也不过如此那身材那皮肤,那汗水可说难看,真也难看,又不是艳女,跳着跳着就脱起衣服来,今天不合礼俗的都出在不夜天了,一个是王月,由来女子小脚是极私密处,就连娼女非是熟客也不轻示人,王月却拿他来显摆,可就挥洒教人移不开眼睛去。
-全文完-
▷ 进入嘲諷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