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北纬三十度古村西递运涛

发表于-2012年07月09日 下午6:40评论-4条

在从合肥到黟县的汽车上,路过西递镇西递村,新结识的安徽朋友告诉我们,这里就是陶渊明写过的桃花源。现在中国有许多叫桃花源的地方,都自称是陶渊明写过的桃花源。我不敢轻易相信任何一个,却也无从反对,陶渊明虽然写过桃花源,但也明确说他自己不曾去过,所以就是让他老人家穿越时光隧道从一千五、六百年前回到现在,恐怕也无法为我们亲自指认,他只是辗转听说的,那个处处做了路标,唯一的当事人武陵渔夫出来后再回去都找不到了,何况我们更隔了千年之后呢?

我们踏入西递村,雨淋淋的天气,在景区门外,一些大妈在向游客兜售一次性鞋套和雨披,整个景区一片片金黄,都是一种颜色的雨披,我们自己带了伞,没用雨披,衣服不同,掉队了也容易找到。

雨中的远山如黛,模模糊糊,朦朦胧胧,欲看而不得,我们只能观赏眼前景物,这也使我们思量此处是否桃花源成为了一大障碍。

一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标志碑上标示着文物的名称是“西递村古建筑群”,国务院公布时间为二oo一年六月,由安徽省政府立。保护范围是西递村东至村东外围六十米,西至跑马楼西侧外围五十米,南至会源桥三十米,北至黟潭公路,面积为二十四公顷。

另一块碑是 “中国明清民居第一村西递”的题字。

村前的湖叫月湖,整个村子的外型就像一只船,村中鳞次栉比的古民居建筑群,就像一间间船舱,组成大船的船体。村后隐隐有山势起伏,这在风水中谓之“前有照,后有靠”,可以前程万里,后顾无忧的。有人认为“东水西流,吃穿不愁”,“船形西递,大吉大利”是西递之所以繁荣昌盛、飞黄腾达的主要原因。

最先看到的是村口的七哲祠和走马楼。导游从给我们介绍西递牌楼开始了她的工作。昔日全村共有十三座牌楼,这个牌坊是唯一保留下来的,牌楼高十二点三米,宽九点八米,为三间四柱五楼式结构,它通体用质地细腻的黟县青砌成的,中间两柱前后饰有两对高达两米五的倒匍石狮,呈俯仰状态,形成石柱支脚,一楼梁柱前后分别刻有“登嘉靖乙卯科奉直大夫”和“朝列大夫胡文光”字样。二楼中间西面为“胶州刺史”,东面为“荆藩首相”。五楼的轴线上刻有“恩荣”二字。两旁衬有盘龙浮雕,脊头鳌鱼触须颤动,檐下头拱饰有圆形镂空花翅,四根石柱的东西两面,共有十二个丁字拱,托着文官武将和八仙神像。胡文光,是出自本村的高官,嘉靖年间,他在担任江西万载知县期间造福于民为百姓所爱戴,升任胶州知州,可是为什么不写“知州”而要写做“刺史”?这是汉、唐时的地方军政长官所用,不是同一时代的官称啊,我觉得其实只是为了虚荣好听,知州只管民不管军,为文职官员,刺史的权限要大一些,上马管军下马管民。胶州任上也是政绩卓著,升至湖北荆王府长史,授四品朝列大夫,只有在春秋诸侯或汉代藩王的助手才称为“相”,此处把长史写作“荆藩首相”,同样是为了听起来好象更风光一些。明神宗皇帝恩准建造这座牌坊是为了弘扬他的政绩,使之流传后世。在导游的启发下,我们发现檐下斗拱上刻有三十二个圆形花盘饰纹,象征着胡文光为官三十二年,也表达了他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整个牌坊充满了追求奢华广侈、丽靡烂漫的倾向。

一户民居由古元题名应天齐西递村艺术馆。

一户客来顺酒家有副楹联“占天时鸿图大展,得地利骏业腾飞”,能感觉出写时颇用了心的。

一个挂着世界遗产标志的“旷古斋”的对联是“春回大地春光美,福至人间福气多。”遗憾的是上下联贴反了,因为横批“吉祥如意”是从左向右读,所以左边应贴上联。这是一幢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的私家宅院,厅堂陈设是典型的古徽州风格,厅堂正中有中堂画,两侧对联为“孝弟传家根本,诗书经世文章”,“孝弟”一般也写作“孝悌”,是通假字,孔子曾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文章的“章”字中“早”字一竖出了头,不是写错了,而是故意为之,寓意多读诗书早出人头地。“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

徽派建筑各进皆开天井,具有通风、透光、排水多种功用。人们坐在室内,可以晨沐朝霞、夜观星斗。因为徽州男人出外经商,留守妇女又不能随意走出家门,所以也是开一片天空给妇女,这就叫“坐井观天”,与后来“妇女能顶半边天”比当然要小得多了。雨水通过天井四周的水笕流入阴沟,俗称“四水归堂”,意为“肥水不外流”,体现了徽商天人合一的聚财、敛财思想。我自小在东北生活,记得小时候在别人家玩,忽然间内急,就会提着裤子往家跑,回到家去方便,并念念有词“肥水不流外人田”,当时还以为大号为“肥”,小号为“水”呢,都是为了“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到了南方,这才明白“肥水”是两个词,“水”是专指天赐给自家天井的雨水,是代表财源的。我一直以来隔窗户见外面下雨就很郁闷,今日游西递,置身在建筑内,天井的雨水哗哗下个不停,当知道雨水有代表财的意思后,看下雨就没有了压抑感,在金钱至上的今天,谁会与钱财过不去啊!唯一可惜的是,这财是归西递的,我们只是过客。

瑞玉庭由商人胡时虎始建于清咸丰年间,为前后背向三间二楼建筑。正厅前有小庭院,置有石几、石凳、石鱼盆及假山、花木盆景等。庭院有一门洞,洞额为“履道含和”四字,寓意人生路上以和为先。进入前厅正堂,只见雀替上描金透雕有“丹凤朝阳”、“凤打牡丹”、“鸳鸯戏水”、“喜鹊登梅”四季图,意味着万象更新,四季发财。藻井彩绘艳丽,两厢隔扇镂空嵌有书画小品及家训格言等,如“寿本乎仁,乐生于智;勤能补拙,俭可养廉”;如“事业从五伦做起,文章本六经得来”。堂前有古联“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其中“辛”字多了一横、 “亏”字多了一点,寓意“多一份辛苦,多一份收获”;“多吃一点小亏,可赚大便宜”。据说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看后评价为中国第一联。在前厅太师壁两边堂顶部,将门上横梁做成倒过来的元宝状,刻着“富、贵”二字,意思是不能有官宦之家光宗耀祖的“光、耀”,但一定要让自己大“富”大“贵”。而从上下穿堂整体看,又像个“商”字图案,商人在古代社会上是地位很低的,所以只好在自己家中找心理平衡,从两边穿堂进入的人们,都成了商字的组成部分“口”字。

因此西递众多古民居中很多地方都是颇有讲究的,不只是为了装饰上的美观。

桃李园建于清咸丰四年,占地面积二百九十四平方米,是由一儒一商两兄弟共同构思营造的,为三进二楼结构。二进为经商者所建;儒者所建的第三进,楼上木雕扶栏板权作小姐相亲孔洞,供小姐偷偷观看来往家中的男青年,能否挑选到如意郎君,在礼教甚严的徽州如果都这么变通,那就说明南宋朝廷开始把程朱理学当做全国的统治思想并差不多一直延续到“五四”运动时代,是很不合乎人性的,尤其先结婚后恋爱的婚姻模序,扼杀了男女追求自由爱情的机会,没有爱情使整个社会都缺乏了生机和活气。导游介绍上海世博会安徽馆“印象安徽”中“四水归堂”的布置就是仿照的桃李园,提取“马头墙、小青瓦”的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作为外墙装饰,于粉墙之上表现山水意境,以经典粉墙黛瓦之美来诠释世界文化遗产的徽派建筑,表现出恢弘、大气、尊贵和精细的特色。在每户民居中对联都是最醒目的,这里贴的是“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更绝的一副对联“迎送远近通达道,进退迟速逰逍遥”,所有字都是“辶”字旁。

西园建于清道光四年,是四品朝列大夫、河南开封知府胡文照的故居,由砖砌八字门楼入口,一字摆开三幢楼房,长长的庭院又被砖砌漏窗隔成前、中、后三园,典型的苏州园林式建筑风格,在西递村委实不多见。导游让我们认真看的,是用“黟县青”雕凿而成的两块“松石”、“竹梅”漏窗,为石雕精品,其他房子多为木雕和砖雕。“松石”为两株奇松斜伸于嶙峋怪石之上,傲然挺拔,刚健茁壮;“竹梅”为婆娑幻影与傲立劲梅相错,显得高雅别致。这两块石雕是西递村“三雕”艺术中的代表作。西递的原始村牌也藏于此宅中。西递原名西川,又称西溪,乃取村中三条溪水东向西流之意;又因位于徽州府之西,曾设“铺递所”,所以改名西递。

与西园相邻是东园。

惇仁堂建于清康熙末年,呈五间二楼结构,为村中徽商泰斗、江南富豪之一胡贯三晚年居住的地方。太师壁上方高悬由清乾隆年间休宁籍的吏部尚书汪由敦手书“惇仁堂”三字匾额。楹柱上悬挂木刻金字对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惇仁堂还是清光绪三十二年在西递创办黟县第一所“崇德女子学堂”的胡大衍之妻黄杏仙的故居。如今只有墙上挂着几片腊肉引起我们的注意,孔子当年办学所收的学费“束脩”就是此物吧?说起胡氏家庭的大兴土木,建造民宅,就得归功于西递徽商的杰出代表,惇仁堂最早的主人胡贯三。胡贯三,字学梓,生于清雍正癸酉年,殁于乾隆甲寅年。号称拥有“七条半街”店铺,“三十六典当”资产。也正是他,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三朝重臣曹振镛攀上了儿女亲家,加之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多次提供救援资金和救援物质,“善举用银计八万两”,取之于社会,回馈于社会,因此被嘉庆皇帝追封为正三品,通议大夫,古代政府表彰模范人物的主要方式就是封官赠谥,树碑立传,胡贯三经商到这个份儿上,也就是成功商人了。

胡氏宗祠即是敬爱堂,原为西递胡氏十四世祖仕亨公住宅,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后毁于火。清乾隆年间重建时,因胡氏子孙繁衍渐趋旺盛,遂扩建为宗祠,面积达一千八百多平方米。有一块牌子,为清代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曹振镛所作的“胡氏族谱序”,说明了村子胡姓人家的来历。“明经胡氏,本唐裔,避难婺源之胡村,遂以胡姓。其后子孙以十干为派,宋元丰间壬派孙季臣迁黟县之西递铺,是为西递始祖。”“夫胡氏壬派一支,自有宋历元明至今更七百数十年,积三十余世,族姓蕃衍,支丁近三千人。”唐乾宁四年,已有身孕的淑妃何氏被昭宗皇帝李晔立为皇后。第二年正月,唐昭宗在宣武节度使朱全忠的胁持之下,无奈起驾迁往洛阳。二月滞留于陕州。三月朔日,何后产下一男婴,也是皇子。皇帝就将皇子托付与近侍郎胡三(名清)。胡三将皇子带回自己的家乡婺源考川。皇子认胡三为义父,因为婺源有“十胡九汪”之说,便改姓为胡,取名为昌翼。胡昌翼的父亲昭宗皇帝母亲何氏及诸皇子,惨遭朱全忠等弑杀。弱冠后的胡昌翼考中了后唐庄宗同光三年明经科进士,所以后人尊称他为明经公。胡三将他的真实身世坦言相告,并且出示当初从宫中带出的御衣和宝玩。胡昌翼知道身世后,便无意仕途,隐居于乡中,后世称“李改胡”为明经胡,胡昌翼则为始祖。《新唐书》上说昭宗皇帝有十七子,封王十六人,胡昌翼则无记载。曹振镛的序也写得圆滑,既高抬胡家为唐裔,又没有明确说为哪个皇帝之后裔。

唐代的皇族李氏是鲜卑族,鲜卑族发源于东北的兴安岭,所以西递胡氏祖先的祖先,实际上是东北人。作为宗祠,敬爱堂是商议族事之室,兼作族人举办婚嫁喜事、惩处不孝子孙的场所。中设祭祀大厅,上下庭间开设大型天井,左右分设东西两庑,配以高昂的大理石柱;庭正面木板壁上悬挂着祖宗的画像,上悬匾额“百代蒸尝”,意思是要世世代代不忘祖先的恩典,经常祭祀。后厅有一斗大“孝”字,据说是南宋理学家朱熹所书。细看此字,集字画一体,字中有画,画中有字。上部象一个仰面拱手作揖跪地、敬孝长辈的俊俏后生,而后面则是一个猴子的嘴脸。能敬孝长辈则为争气儿孙,反之就是返祖,退化为猴子。

街头有许多年轻的女孩在这里写生,她们在画画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街上看她们,风景美丽了她们的画版,她们美丽了游人的心情。

履福堂建于清康熙年间,为收藏家、笔啸轩主人胡积堂故居,厅内陈设“压画桌”,桌上东侧置放一花瓶,西侧摆设一古镜,取谐音“东平西静”之意。中间放着一古钟,取谐音“终生平静”之意,两侧各有古瓷“帽简”一个。后厅右侧墙上挂有一把木质古扇,上刻“清风徐来”四个古隶字,一扯动绳子,板扇即轻轻来回摆动,属于半自动的扇子了。天井两侧各有十二扇木门,全雕了花草、飞禽、走兽,在每扇门中段各雕了一则孝义故事,合起来恰是一幅《二十四孝图》。胡积堂的父亲胡尚憎是曹振镛的女婿,也算得上累世官宦之家了,

青云轩建于清同治年间,是专门读书的地方,希望平步青云,步步高升之意。青云轩虽然是徽派民宅,但却是仿北方四合院的形制,因为房主的祖上曾经在京城经营钱庄生意,喜欢四合院,所以就在家乡投资兴建了这座小院。主人还学着北方人在厅中央室内挖了地窖来调节温度,引来山泉水,经过地窖和排水系统流向村处的小溪,以此来带动空气对流调节室温。温度夏季在二十五度以下,冬季在十度以上,调控的作用尤其明显。其实,李唐的祖先鲜卑人早就是这么做的,我的家在八十年代住平房时还挖有室内地窖呢!

膺福堂建于清康熙三年,是胡贯三之长子,明经胡氏二十五世祖,官拜从二品,户部尚书胡尚憎(字如川)的祖居。大门为八字门,看一户人家有没有做官的,标志就是有没有八字门。古时门槛是衡量一个人官职高低的标志,这是个二品官门槛,在西递是最高的官,也就拥有最高的门槛了。每当主人家婚嫁喜庆或有身份的达官贵人光临才开启中门,平时仪门两侧的边门进入,文官从右侧进,武将从左侧进,七品以上的官员才能开大门、跨门槛而进。

笃敬堂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原为胡积堂居住,正厅堂前高挂有彩绘祖先画像,画像上共有一男三女,最上方中央的男性,即为身着三品官服、头戴蓝宝石顶带翎、胸悬朝珠的胡积堂。其他三位妇人可根据画中位置和耳环、冠顶等饰物的不同,判定其身份及地位,即中间左右两人为发妻和续弦,下方正中为妾。在古代,也并不是可以随意纳妾的,必须依法而行,汉代规定“卿大夫一妻二妾”,元代以后平民才允许纳妾,明代嘉靖年间规定“至于庶人,必年四十以上无子,方许奏选一妾。”也就是说妾也要经过政府批准符合法定条件才能迎娶的,户籍管理并不比现在马虎。楹联为“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这是改过的楹联,是化用了吴敬梓著《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中的联文,原联为:“读书好,种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读书之外,国家倡导的是发展第一产业农业,而他们自己家里最看重的则是第三产业商业,读书属于主流文化,经商则属于非主流的次文化。虽然非主流,但徽商能把商业提高到文化的层次,也大大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广度。

大夫第为朝列大夫、知府胡文煦故居,是有钱人的私家观景台,堂墙门额上有清初书法家黟县人汪士道书写的“桃花源里人家”石刻,这是依据南唐许坚写的一首《入黟吟》而言,诗中说“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宽。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市向浦时散,山经夜后寒。吏闲民讼简,秋菊露溥溥。”或许这就是安徽人把这里当做桃花源的源头。木刻小额“山市”二字,为清进士祝世禄手笔,山市与海市蜃楼是一个意思。导游将此楼当作古装戏中小姐择婿“抛绣球”所在,我认为不太靠谱,古代很重视婚姻的门当户对,重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抛绣球应该不是随便想抛就能抛的,那样也不符合礼的要求,古代不像现在盛行炒作,不会用抛绣球吸引眼球,所以我很怀疑古代生活中抛绣球是否具有普遍性,大多只是存在于戏曲中罢。“大夫第”君临山水,不愧“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好房产。楼下边门有石刻隶书“作退一步想”门额,就是“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意思。当年陶渊明就因为忍不了“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所以才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靠巴结当朝高官为儿女亲家,恐怕换取不来陶渊明期盼的“桃花源里人家”生活的。曾有人劝陶渊明“繿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他的回答是:“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纡辔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就是宣告,自己的禀性气质决定了他不会与污浊的世俗风气相和谐,重返仕途诚然别人已经那样去做了,是有可以效仿的前例,但却违背自己的本性,如果去与别人一样做岂非糊涂!暂且一起欢饮吧,我不可能再返回污浊的官场了。

陶渊明是不可能过西递这样生活的,西递人喜欢到世俗中去闯荡,徽州有民谣“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徽商是忍耐、通变以求取富贵的,在此过程中不得不摧眉折腰,这恰恰是陶渊明所不能做到的,他是追求心灵的宁静与澹泊,所以陶渊明不会认同西递为桃花源的。

陶渊明不认同西递,并无损于西递的美丽。陶渊明是超俗的,陶渊明的精神中鲜明着个体的意识。西递是世俗的,西递的精神中充满着宗族血缘关系的亲情和如何在农耕社会逆境生存的智慧。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运涛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梦海晴空点评:

西递,是美丽的,也是世俗的,
不管历史如何看待它,
它的独特魅力无人能够抹去。
一篇非常详细的游记,令我们对西递有了全新的认识。

文章评论共[4]个
绍庆-评论

早上来拜读,问好!(:012)(:012)at:2012年07月10日 清晨7:04

运涛-回复问好朋友 谢谢来访 at:2012年07月11日 上午11:09

文清-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晚上好!at:2012年07月12日 晚上11:05

运涛-回复谢谢支持 at:2012年07月13日 下午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