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Ninuk

发表于-2004年12月27日 晚上11:55评论-1条

在江南一个贫穷的村庄里曾经有那么一五口之家,夫妇俩和三个孩子。其中两个是男孩,大明和小明。

在孩子们小的时候,由于贫穷和繁重的劳动,根本上就顾不上孩子,所以大明也就理所当然担当起照顾弟妹的任务,每当大人出门劳动时也都会叮嘱大明要好好地照看好弟妹。要是孩子们有什么矛盾,老大也就挨批评的多。久而久之,大明也就养成了宽宏大量的个性,而小明也就越来越任性自私。

在大明七八岁时,他们的父亲在一个小城里找到一份差使,父亲就带着大明在外做事,大明上学。几年以后,他们全家都来到小城定居。这时候,孩子们已经十多岁了。父亲认为两个小的在农村住的时间长,条件更艰苦,有亏待他们。而小明也认为哥哥走了,他留在家里帮助母亲干农活吃亏了,心里也极度的不平衡。就这样,父亲越发地要求大明凡事要让着弟弟。家里的大小活也让大明多干些。这样,久而久之小明理所当然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有什么事,他认为哥哥“对不起”他,立刻就会向父亲告状,而偏偏大明又是一个善良内向的人,凡事能吃亏。父亲也就很相信小明,无意中,父亲在纵容着小明。

转眼间,大明小明都已长大成人了。大明在他父亲的帮助下有一份不好不坏的事做。在一家工厂当工人。小明也很想要这份工作,看到给了大明没有给他,更是气愤。以后给他找过很多份工作他都不好好干,不是嫌没有前途就是太累。每天,小明吃完饭就出去,饿了困了就回家吃睡。认为家里的没一人对不起他。按理说,这时候,作为父亲的应当好好地教育小明,不能让他这样好吃懒做,游手好闲。那时候大家的生活都不富裕。可是,做父亲的却不样想,他也认为工作给了大明是对不起小明,不但自己不批评教育,也不容许任何人说小明,要求大家要理解小明。就连最小的女儿都认为父亲太溺爱小明了。

在大明要结婚时,家里决定把那几间破房子修一修。在那严热的夏天里,大明和母亲妹妹忙得大汗淋漓。可是,小明心安理得地在房间里睡大觉。大明只好去叫小明也参加劳动,小明,不管哥哥怎么说,就当没听见。大明虽然脾气好,但也有限度。就生气地骂了弟弟几句。小明一声不吭地就出去了,一个星期后知道房子要修好了就回家了。后来有一亲戚很气愤,因为小明白吃白住地在他家一星期,而弄得他儿子没有地方住。小明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向出差回家的父亲“诉苦”:“哥哥容不得我,逼得我有家不能回”。这还了得,父亲很生气:“你是怎么做哥哥的?连一个弟弟都容不得?再怎么你也不能骂弟弟!”大明看着身体不好的父亲,再一次向以往一样选择了沉默。小明又和以往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再也没有人敢说他半句了!

在大明新婚的夜晚,父母严肃地告戒他:“你已经成家了,你要做到长子如父,要好好地关照爱护弟妹”。大明到了新房,就对妻子说:“你以后要孝敬我的父母”。大明的妻子也是穷人的孩子,勤劳善良。孝敬父母肯定是没有问题,可是就不明白为什么大明的父亲那么疼爱小明,在她看来,小明除了吃饭和睡觉好像不能做别的事情。

有些事真的很奇怪。在大明的妹妹远嫁到另外一小城的两年后,小明结婚了。他的老婆长的不错,加上会打扮,娘家也不错,很讨两位老人的欢喜。就是比小明还好吃懒做。不过他们命好:大明夫妇只有一女,而小明夫妇却有一子。

虽然大明夫妇很早就自立门户出去过了,可是,按大明父母的意图,大明有责任有义务照顾小明他们的生活,原因很简单:你是哥哥。

·就这样,小明夫妇在父兄的关照下,日子过的挺滋润的。想要什么东西就向父兄开口,开了口也就能够得到满足,小明也就从来不会自己去动脑筋去劳动。吃穿用几乎都不用自己操心。日子久了,大明的媳妇有些不乐意了,不止一次的对大明说:“你和爸爸这样对小明是不对的,会害了他”可是,大明对媳妇的话特反感,认为媳妇是小心眼。渐渐的,到了八十年代,大家的日子都越来越好了。小明夫妇看到别人的日子都好象比自己好似的。心里很不平衡,认为父亲哥哥对自己不好又开始闹情绪了,仇恨所有的人。特别是他的媳妇以离家出走相要挟。小明的父母怕了,怕小明的家散了。而他们自己又已经没有什么能力了,就把这责任加到了大明肩上。虽然大明自己经营着一家小店铺,收入不是很高,但过日子也应当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因为要满足弟弟夫妇一家人的生活,只有穷自己了。这样,也就有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小明媳妇常常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而大明媳妇却显的穷酸而劳累。大明的家庭里也就常常战火不断。大明媳妇的脾气也越来越暴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的了女儿的身上。好在大明的女儿很懂事,学习成绩很好。

在大明女儿上大学以后,大明的父亲带着无限的遗憾去世了,临死前的遗言就是:“大明,你要好好地照顾弟弟和侄子,你们是一家人”老人家到死都不明白他的爱实质上是害了小明。

八十年代末,小明的儿子已经牛高马大了,不过以他父亲为榜样。干脆以帮伯父看店为名吃住在伯父家。大明的媳妇愤怒之下,跟已经大学毕业的女儿去了北方的一所大城市。而且不允许女儿回那南方小县城。大明媳妇常常告戒女儿:“回去了就会引狼入室。我已经在那里当牛做马二十几年了。”女儿虽然记挂父亲,但经不住母亲的要死要活。只好满着母亲寄些钱物回家给父亲了,有时候收到父亲的来信也满着母亲。在大明女儿结婚度蜜月时偷偷地坐了两天的火车回去看父亲了。家里一点也没有改变,在原来的房子里住着父亲和奶奶、叔叔一家。父亲一人劳动养活五口人。小明夫妇看但侄女回来了,立刻学着爷爷的口吻说:“你弟弟也不小了,媳妇也没有,你照顾一下弟弟吧,要么给钱帮忙弟弟娶媳妇,要么带弟弟出去打工。”大明在旁边不吭声,到了晚上才偷偷地告诉他的女儿:“你弟弟比你叔叔还没出息,小地痞一个,别人家的孩子都去打工,他倒好,每年都拿好几次路费,就是从来没有找到工作,你千万别引火烧身了,爸爸是没有办法了,答应了爷爷要照顾他们的。”女儿提出要带大明走,可大明又不肯,因为要走的带上近八十岁的老母。大明怕女儿会遭到小明三人的纠缠,连夜顾车把女儿女婿送走。告戒女儿别写信和寄钱物了,寄得越多,小明他们就拿的越多,有事他会和女儿联系的。

大明到底还是后悔了,但是,已经迟了。到最后,因为大明没让女儿把侄子带走,常常受到弟弟一家的辱骂。三年后,大明的侄子恨伯父没有给他足够的钱花,一把火把小店烧了,逃跑了,谁也不知道他去哪里了。大明的母亲也被气死了。大明把母亲后事处里完后,找出几年前女儿的地址,偷偷地投奔女儿了。

到了女儿处,见到了十几年没见的老伴,老伴愤怒地说:“你来这里可以,但再也不许提你的宝贝弟弟了,不许跟他们联系了。”大明也只有无话可说了,在女儿家住下了。小明夫妇发现哥哥不见了,在父亲的坟前诅咒大哥。小明媳妇看到好日子到头了,没有和小明招呼一声就第三次离家出走了,据说,是跟了一个近八十岁的从台湾回来的糟老头。她虽然五十岁了,但因为不需劳动看起来也就四十的样子。而小明有人看见他沿着铁路向北方乞讨了,希望能找到他的哥哥一家。

不知道大明的父亲泉下有知会怎么想。他希望兄弟要团结,哥哥要爱戴弟弟是没有错的,可是正因为他的这种不合理的爱,害了他的子孙。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Ninuk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hugomyson
☆ 编辑点评 ☆
hugomyson点评:

林语堂先生的散文《孩子》中这样说过:孩子中之比较最蠢,最懒,最刁,最泼,最丑,最弱,最不讨人喜欢的,往往最得父母的钟爱。此事似颇费解,其实我们应该记得《西游记》中唐僧为什么偏偏喜欢猪八戒。
你的文章来自生活,我很欣赏!

文章评论共[1]个
随风逝去-评论

五指各有长短,但有些父母却希望能五指长短一致。过度的强求只能换来相反的结果!at:2004年12月29日 早上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