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字的爱好,我喜欢。我喜欢她的原因,不外乎把文字以情绪的节奏,记录下自己此时此刻的感情,抑或积累了的过去。
汉字,只是方块字,象形和意会的多些。学会汉字的人,心情的表露由于汉字的特点,表意的人会更多些。初学汉字的外国友人,在一些场合和境遇下,对汉字的理解还不太清楚,往往会“表里不一”,这也难怪。我在中国活了四十多年,很多的文字的组合、运用和表达,我都是夹生饭。不是说我有多好、多强,甚至是不少文章我都不能很好的解读作者的心境。我只是学习者、学步者。浩瀚五千年的历史,历史的积淀,是现在的世界没有哪个文明能比肩的!套用现在的流行语,我是打酱油的。希望我能行。
诗歌、散文、小说、杂文或其他的文体,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阅读习惯、思维方式等等不尽相同。读懂的,文学的冲击力该是人性、生活的同理了。
喜欢文字,说说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不犯法。从心理学角度讲,也算是一种心理疏导。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该是一种和谐,一种进步。
一种说法,文章本天成。必须!还有别的说法,文章,要靠读者去填充、去丰满。必然!
一次,我无意间加入烟雨红尘网站。发了一些习作,得到了学习机会和编辑的点评、文友的关注。说法、评论不一。高兴,是理解的,毕竟文章是自己的孩子;郁闷,是别人不够理解你的孕育、生产和抚养的艰辛。但好歹,有这么多的文友阅读和褒奖,尤其是编辑的点评。原先编辑的三言两语的点评,我不高兴,认为是敷衍。慢慢地,我读懂了,一是关爱、鼓励,再则言外之意的努力方向。有句名言是这样讲的:“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要自己去领悟。常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而我,这些道理我懂,我也常教我的学生。
这样说说容易,要天天写出好作品真的难。我就不行,但别人可能或会做到。我只有羡慕和崇拜了。
别急,我自己给自己的安慰。无意间看到文清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似乎给我启迪,或许我忘记了量的累计代表不了质的提升。
烟雨红尘网的这帮编辑和文友,总会以不同方式抽打我,不给我停歇,以满足他们的惬意。
谢谢了,我懂!
-全文完-
▷ 进入上饶万欣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