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嘴除了用来接吻之外,用的最多的当然要数说话了。能说话的是一般的人,会说话的就不一般了。有些人总喜欢喋喋不休,长篇大论,可是听了半天,让不知道他在表达什么。这种语言软暴力总是让听者不胜其烦。这种人很能说,但不会说。说话的目的,少数是为别人,多数是为自己,因为我们要向别人推销自己,展示自己。
有些人则为了显示自己的高深莫测,总喜欢说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我觉得这太做作了,你说话的人喜欢做哲学家,但听话的未必喜欢做哲学家。一个真正了不起的哲学家是把复杂的东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我们说话的目的就是要让别人明白,是正确地表达自己,而不是卖弄。
说话不但要看对象,也要看时机,说话的方法也很重要。古代有一种官叫谏官,就相当于《木偶奇遇记》里面那个蟋蟀干的事,纠正皇帝的言行。如皇帝不听怎么办呢?抱着皇帝的大腿哭着哀求吗?对了,还真是这样的多。但这不是真正的谏官,算不得第一流的谏官。
《三国志·蜀书八(971页)》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说的是三国时,有一年蜀中大旱,粮食歉收,为了保证国家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刘备下了一道“禁酒令”,规定不仅喝酒、酿酒要治罪,就连拥有酿酒器具的也要治罪。对此昭德将军简雍不敢苟同,却又不好公然反对。一天,刘备与简雍(谋士)同行,看到一对男女走过,简雍突然对刘备说,“彼人欲行淫”主公“何以不缚?”。刘备大奇,问之为何。简雍回答,“彼有其具,与欲酿者同”。刘备大笑,遂下令撤销了禁止拥酿酒器具的命令。这就是会说话的人。
还有一个会说话的人,不过他不是什么官,他只是慈禧太后比较喜欢的一个戏子,叫刘赶三,慈禧太后很喜欢他的戏。有一次他奉命进京,给西太后唱戏,而作为皇帝的光绪却是站着的。正好这个刘赶三演的是个皇帝,于是他就对光绪皇帝说了这样一句话:别看我是个假皇帝,但我又做的,而你这个真皇帝却没有。西太后听了之后并没怪罪他,反而笑了笑,并叫人给光绪皇帝看了个座位。这就是会说话的人,一位西太后知道他是开玩笑的,但他却因此而做了一件别人不能做的事,帮皇帝弄了个座位。
-全文完-
▷ 进入赵宇轩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