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过完,又到了填报志愿的日子。这事似乎完全不是考生自己的事,而变成了父母的本职工作。满楼道满车厢都是同事们对大学名次和专业热度的讨论。有虚心求教的,有好为人师的。有高谈阔论的,有唉声叹气的。有信心满满的,也有不知所措的。就这个小小角落,基本就窥见了整个中国教育的现状和未来。
其中一个同事很有经验,因为这已是她第二次经历了。她女儿去年高考失利经历了一次。然后花钱移民到辽宁,这就是第二次了。过去的这一年她自己差不多也成了移民。又过一次鬼门关后效果显然不小:女儿从本地专科水平,变成了移民二三本档次。这位同事嗓门高说话快,不仅对自己女儿的事胸有成竹,也对其他孩子的家长谆谆善诱,你不必特别在意听,就能获得不少额外的知识。
不说她对别人的建议,就说她为女儿可谓考虑的非常周到。光是为志愿填报而下载和打印的资料就有一寸多厚。按照她的意见,在专业选择上着重考虑大小年,就业面,工资收入,未来前景,还要考虑这些专业的男女比例。在学校选择上则要考虑兼并的影响,名气的大小,城市的条件等等等等,反正加起来有十几项。把这些项目列成表格分门别类然后加权平均,就可以做出最优化选择。这个过程的复杂程度非一般人能明白,大概就差使用二次递归了。
听着人家说的头头是道,很多人也跟着点头微笑,咱也跟着不时的乐一下。只是后来想,好像这位“志愿专家”的项目里还是少些什么:例如其中好像没有某个学校某个专业的师资力量这关乎教学水平,也没有往届学生的就业状况等信息,而尤其重要的是她所做的一切好像完全是她自己的,根本与女儿无关。
关于后一个问题,其实有人提过,人家也做了解释。她说女孩家这么多年一直都听我的,她自己从来没什么主意。也问过她有什么爱好,她也说不清。问她愿意学什么专业到哪个城市,只说是听吗的。以前的事都父母做主了,志愿这么大的事当然更要如此。别人听她这样说,就夸她养了个听话的好女儿,她自己也为此一脸自豪。
如此想来,这同事的女儿的确是个乖乖女。而推测一下类似的乖乖女乖乖儿应该也不在少数。想一下这孩子的年龄,七年幼儿,上学十二年,复读一年,也二十岁了,应该算大姑娘了。可是,可以想象的是其心理年龄其实还停留在幼儿水平。想来这过去的二十年,青春期叛逆显然从没有过,就是到了恋爱阶段大概也一定是事事向母亲汇报天天跟妈妈请示。这样子下去,就是将来成家生子了以后,也还会躲在父母的卵翼下。
只是不知道这位母亲是不是总有这么好的精力,继续发扬这一年女儿移民复读时的移民精神,再继续陪读四年大学,陪同几次恋爱,陪伴一生的工作和生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从这个家庭就想到了国家。关于民主,一直说素质决定论。看来素质的确是个问题。中国的传统一直是父子纲常,这个传统不能丢。以前父母对孩子是凶神恶煞,现在倒过来孩子成了父母的掌上明珠。以前是父母专断独裁,现在是儿女成霸王做皇帝。要么是一切由父母做主,要么是一味的迁就孩子。不管是哪个,其中都没有平等交流的成分。
作为孩子,人生的前二十年就住在父母营造的象牙塔里,等从塔尖走出来还不知道世界的颜色,何谈适应社会?啃老还在其次,就是将老子啃没了,他们就能长大吗?日常生活里,父母是衣食的代名词,听话是孩子的座右铭。分数是家庭气氛的调节器,孝顺是家庭和谐的总开关。顶嘴会被骂没大没小不懂事,抬杠被斥责成逆天行事要挨揍,至于辩论就和冒天下大不韪差不多了。孩子的职责就是找到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父母的期盼就是永远做个乖宝宝。也许偶尔会有“问孩子意思”的形式,孩子自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所以一切也就照旧的进行下去。其实在这样的家庭,就算有了民主的形式,也只能结出独裁的果实来。
忽然想起一篇文章,题目是《多年的父子成哥俩》,说的是父子俩一直没大没小,父亲没架子,孩子没畏惧。到孩子长大懂事,父子俩更是平起平坐。凡是遇到事情,父子俩既是辩论的对手,又是合作的伙伴。这样在外人看来就分不清是父子兄弟了。想来也只有这样的家庭才有真正的民主氛围,也只有从这样家庭走出的孩子将来走向社会才能促进社会的民主发展。在外国也许这是惯例,在中国却的确很特色。而由特色变成底色,当然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由此也就可以断定,中国的民主进程大概需要用光年计量了。
关于没大没小,又想到一个刚发生的新闻《巴基斯坦总理辞职》:最高法院以总理藐视法庭罪宣布取消其总理资格,同时要求总统任命新总理。这件事的根源是:总理之所以藐视法庭是因为他拒绝重审总统所涉的腐败案。可见,总理辞职是要救总统,法院逞威就敢撤总理,总统无奈救不了总理。这三位国家元首实在太没大没小了,让人觉得很好玩。当然,这种情况绝不会在中国出现,因为我们总是团结在一个中心,总是遵循三纲五常。想来这没大没小的国家一定是每天水深火热,而难以像中国这样总是和谐稳定。
于木鱼宅
2012-6-21
-全文完-
▷ 进入木伯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