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余杰《我的梦想在燃烧》
余杰的文章一向以文笔犀利著称于世,他博览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继承鲁迅先生之遗风,用手中的笔英勇战斗,“英锐刚正,斥奸邪,骂暴君”。(陈耀南《勇哉余杰》)他手中的笔就如一柄利剑直刺奸邪之徒的心脏,令他们胆战心惊,步步惊心。特别是那些专制独裁的暴君和那些草菅人命的酷吏,还有那些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权贵资本家们,无不谈“余”色变。他们对他是即惊且怕,害怕他刚正不阿的秉性,害怕他无情地揭露他们的丑恶嘴脸和滔天罪行。所以他们对他进行打压与报复,欲除之而后快。
本来余杰北大研究生毕业以后,已经与中国现代文学馆签订了聘用合同的,由于某位管文化官员在其中作梗,文学馆不敢聘用他,其它的单位也不敢要他,所以他只好失业在家,成为了一个被“孤立”了的人。不过,这样也好,他可以在家里专心读书写作。他是一个多产的作家,按道理,他以自己的稿费完全可以养活自己,但是由于他的文章太过“犀利”,国内的一些报刊媒体都不敢刊用,虽然有几个胆大的媒体刊用,但也大大激怒了统治当局,于是发出“封杀令”,封杀了余杰,他的文章在国内不能发表。无奈之下,只能投向香港等海外的报刊杂志,他也只能靠这点微薄的稿费来维持生活。
俗话说:大隐隐于市。余杰就在北京过起了“隐士”生活,他把自己关在家里,每天遨游于古今中外的典籍里,边读书边写作,一篇篇愤世嫉俗的美文就相继出笼。他在文章里论时政,鞭辟入里,刀刀见血;骂贪官,嬉笑怒骂,蛇打七寸;讽权贵,庖丁解牛,一剑封喉。
在权贵势力的重重高压下,《我的梦想在燃烧》就如一粒微小的种子冲破重重的石块的重压终于破土而出。这是他的时政评论和读书札记的一个合集。在书里,仍然是他那种一贯的风格,对发生在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不公平的事件进行“解剖式”的批判与抨击,让人们明白那些打着“为人民服务”的幌子到处招摇撞骗的丑恶行径,给世人敲响了“警世钟”,他就是《皇帝的新衣》里的那个“孩子”,他说出了真话,指出了皇帝身上的“新衣”其实就是“什么都没有穿”。著名作家傅国涌在《脊梁——中国三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评传》里对余杰是这样评价的:“少年余杰的横空出世,在整个二十世纪恐怕只有五四时期的胡适先生,台湾六十年代的李敖庶几可以比拟。短短几年,余杰给沉闷已久的中国思想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他的文字清新、尖锐,甚至不无稚嫩,但却说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真相。”
正是因为余杰这个“小孩”揭穿了“皇帝的新衣”的谎言,使那个“皇帝”丢掉了面子,失去了“体统”,所以“皇帝”就会恼羞成怒,暴跳如雷,为了挽回自己的“颜面”,“皇帝”必然要对这个“小孩”进行惩治,要么“给块糖吃”,把他收买,让他以后再也不要说真话,要么就让他永远变成“哑巴”。当然,余杰是不会被“糖衣炮弹”屈服的,那么,唯一的一途,就是永远成为“哑巴”。那两个“骗子”被这个“小孩”揭穿了他们的“惊世大骗局”,一定也会对这个“小孩”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于是对他进行报复与打击,使他在这个世上没有立锥之地。
在这本书的扉页里,余杰引用了一首挪威的民歌《我是陌生人》:
朝圣者由北方而来。
由很远的地方而来。那处冰天雪地——但亦
有烈火燃烧。
当朝圣者在心里拥有这火,便开始其流浪历程。
我是陌生人,我是朝圣者
只需短短一夜,只需短短一夜
我经过这里。我的双眼直视这王国
永恒的亮光,永恒的亮光
由太阳发出。
在这陌生的异乡眼泪经常流淌下
我在汹涌怒涛中疯狂地颠簸。
余杰就是一个“朝圣者”,当他的心中拥有这“燃烧的烈火”的时候,就注定了他要“开始其流浪的历程”。所以他早就预测到了自己的“命运”,他的文章刺痛了当局的神经,所以备受打压,他没有工作,变成了一个“隐居”闹市的“流浪者”。但是这样一个“流浪者”别人都还是不能放过他,不是被请去“喝茶”,就是监视其居所,让他没有一天安生的日子,最后不得不被逼迫流亡海外,“在这陌生的异乡眼泪经常流淌下,我在汹涌怒涛中疯狂地颠簸。”
他虽然被迫流亡到了“异乡”,但在那“冰天雪地”的故国,他已经播下了“燃烧的烈火”。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秦晖在《可贵的锋芒》里评价余杰道:“余杰文章中的批判精神与对自由个性的向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许多热血青年视他为心中的偶像,许多中年才俊视他为同道,许多执着的老年人视他为忘年交。”他虽然不在他热爱的祖国,但他的梦想却在这里燃烧着,大有燎原之势。
-全文完-
▷ 进入四大名捕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