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作家认为,一部伟大的作品是对社会和情感的最完美的展现。我想这是真的。
余杰到美国了,相信很多的中国学者会指责或是攻击。在我们中国,向来就有文人相轻的情结,同时又具备好斗的性格。站在对立面的余杰,自然而然的又一次成为攻击的目标,但结果会怎样呢。
当一个人因为某些原因而流亡国外的时候,那些所谓的爱国者肯定会群起而攻之,借此提高自己的名誉和地位,从此青云直上。因为在我们中国,思想和文字向来就是缙绅的阶梯,八股和当代的公务员考试就是最好的证明。范进中举和当代那些疯狂的高考生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知识是崇高的,在这里却在堕落,堕落成为缙绅的阶梯,堕落成为权利的牺牲品。“知识就是权利”,在这里是最合适不过了。假如雨果一直倾向保皇党,这个世界上就不可能出现《爱尔那尼》,《悲惨世界》,浪漫主义也不会这样光芒四射,雨果不过是中国的康有为了。因为流亡,雨果对法兰西人的情感并没有丝毫的改变。康有为也流亡了,他也还一直忠于他的主子,张勋复辟又一次展现了他愚昧的一面。康有为还是康有为,雨果也还是雨果,流亡只是他们另一种生活方式,但并没有改变他们的情感。在此看来,悲戚的康有为也是值得尊敬的。
面对那些流言,面对独裁政府的监督,或许流亡是最合理的结果。因为反对拿破仑第三称帝,雨果流亡十九年之久,值得庆幸的是帝国崩溃了,雨果回到了自己真正的祖国,他没有走进《四日晚上的回忆》。雨果是幸运的,他伟大的情感最后有了完美的结局。
不知道余杰会这样庆幸不。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必须有丰富的情感,才能用文字感动别人。那些御用文人称不上作家,因为他的文字看不到自己的情感,看不到自己的灵魂。那些歌功颂德又有什么意义呢,除了展现自己丑陋的灵魂以外,还能有什么呢。卡夫卡说过:“我们生活在一个恶的时代。现在没有一样东西是名符其实的,比如现在,人的根早已从土地里拔了出去,人们却在谈论故乡。”那些所谓的媒体和专家又何尝不是呢,他们自认为是作家,自认为是人,自认为是这个社会某些专业的发言人。其实不过是这个独裁社会的附属品,没有生命的附属品。他们活着,可他们死了。索尔仁尼琴逃出了这个圈子,余杰也逃出了这个圈子。
爱国成为了圈子里那些人最崇高的理想和口号。雨果和索尔仁尼琴不爱国?这是真的,因为那个独裁的政府不值得他们去爱,但并没有影响他们爱自己这个伟大的民族。作为浪漫主义领袖,雨果的书中处处都透着正义和情感。叶利钦多次电请索尔仁尼琴返国,可最终还是走了。他可以回到这个陌生的国家吗,他那些情感还可以让他在这里继续翱翔吗,我想结果是否定了,就像卡夫卡说的那样。
为了崇高的理想而献身,中国向来就不缺乏这样的勇士,但那些崇高的理想因为愚蠢的主观意识变得丑陋不堪。海子走了,带着圣经和灵魂躺在铁轨上走了,在今天我们歌颂海子的诗歌,怎么就没见到那些愚人的忏悔。海子可以说是流亡了,带着崇高的理想和诗歌流亡到了另一个世界,没有杀戮和迫害的永恒的世界。
托尔斯泰最后出走了,他最崇高和伟大的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太大了,然而他只能出走。为了理想走了,屈原也走了。他们都走了,但并没有带走他们最崇高的情感,在历史的长河中添加了最完美的色彩。
斯多葛派是公开摈弃个人情感的,斯宾诺莎也拒绝炽情。我到希望余杰不要成为一个哲学家,毕竟中国还有很多的值得他去理解和爱。
-全文完-
▷ 进入穷凶极恶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