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说大则大,需要哲学家进行著书立说,才能阐释其中的内涵;说小亦小,平凡人士也能说个三长两短。出于偶然灵感使然,凝视一个“求”字,于是引出“求、囚、遒、球、酋”之强词夺理之辞,也许这就是人生,就是人生何求之本质。
求,人生所处年少之时,必须经历的提高自己的心智需要。求者,设法得到、恳请、需要。是自己主动向他人提出某种愿望。不论是自己对自己提出要求,或对他人提出恳请,万变不离其宗者,是知识,也就是说少年就是求学的最佳时期。时下却有顽劣少年,本末倒置,将自己的求学脱变为是父母求他学或教师求他学。于是乎,社会上出现一些怪现象,师者,难表师言;父者,难为父样。少年如此认识“求”,则难以获得理想的状态,也达不到相关的奠定基础的目的。
少年奠定良好的“求”学愿望,还必须有理性的行为,即实现“囚”之状态。
从“囚”之字典意义讲,为拘禁、关押、囚禁、被拘禁的人。若从字面意义看,“口”作外包,“人”在其中;口为规矩,可为居之室,行之范,制约人之行为。一个人在求学过程中,务必强制自己的行为,正如僧侣面壁十年那样,只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方能获得某一专技或知识的精髓,凝练高超的精神境界或过硬的功夫。
如今,求学的行为本末倒置,外加粉饰太多,古人云“学海无涯苦作舟”,有好事者修改为“学海无涯乐作舟”。似乎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但一个华而不实的求学者,没有艰苦行为的付出,仅追求皮毛之美,势必荒废宝贵时光。
就此,个体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就必须囚禁自己行为,专心致志,寒门苦读,精益求精,致力营造美好的人生蓝图。“囚”似乎残酷一点,不符合社会倡导的花样宣传。冷静思考,但凡有成就者,求学过程中的行为,一定是放弃尘世的热闹,阻断缤纷的诱惑,在一个忘我的囚禁式的囚室似的环境里,最后实现理想的飞跃。
求者继而囚者,方能实现“逑”也。
“遒”,字典义:雄健有力、坚固、美好等。通过十余年寒窗,自己基本上锻炼适应社会和生存需要的能力,即使遇上新的问题,也能在自己所具备的能力条件下摸索一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以雄健有力的体魄,坚固恒定的耐力,营造美好的生活,实现预定的理想和目标,并为之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在人际关系上有所强势,在心态上有所坚毅,在行为上有所独创。这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次实践,一次强化,一次完善。
当然,数年后职场的滚打、拼搏,人已经百炼成钢,有坚韧的弹力,有精深的造旨,有刚性的毅力,此时的人,能够在任何环境,具有超强的生存能力,找到独立的支点,适应社会火炉的考验;此时的人,已经是个外圆光洁、处世圆滑的佼佼者,正如“球”一样,外力碰撞越激烈,压力越大,跳跃得越高,生命力越强,成为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罢了。
期许,人生旅途还会更上一层楼,你摇身一变,成为统管他人的“酋”。这就是古人所云“能吃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证明,亦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飞跃。
若人生是一次次螺旋式进程,那就是另一次“求”的开始。这次旅途更艰辛,也许你稍不小心的话,自己真的成为了“囚”人,人生的辉煌就此消失;也许你百炼成精,继续新的征程,跨越重重艰险,跨入更高的“酋”台。
人生何求?上述的简单勾勒,就是答案吧。
-全文完-
▷ 进入野鹤孤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