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拜读与问候何音

发表于-2012年06月14日 下午3:11评论-7条

我是一个没读过多少书的人,甚至分不清各种文体的区别,但我却很早就开始写杂文了,在十年前,我就曾是某一文学网站的杂文版主,并曾经在网络上上课,教人如何写杂文。

为此,我很洋洋得意,就如周立波一个没读过大学却能到大学给师生们进行演讲,这种得意与骄傲是作为个人很难控制的。直到我遇上了一位文友,她在回贴中轻声细语地问我:“如果你的观点是错的,你将如何?”,她一句轻轻地问,却如雷鸣闪电重重敲响了我,为这个问题我想了很多天。

一直以来,一个似懂非懂杂文的我为会写杂文而自傲,以为凭借自己的敏锐性足可以继承鲁迅的匕首与投枪,一篇篇批判性的文章,在一声声拜读与问候中让我找不到北,混然忘了杂文最重要的是什么。

直到那位文友的出现,直到她轻轻地问了我,我苦苦沉思好几天,最后弱弱地回道:“如我的观点是错的,那么我将推翻我的观点,重新写文,并向世人道歉。”,但失去自信的我,深感恐惧的我陷入了“见山不是山”的状态,为此我瞬间迷失了自己,苦苦挣扎想突破关口,却一直无能为力,只好放下文字。

放下文字的我苦苦思索杂文到底是什么?我带着问题向生活讨教,带着思索向古人求教,在化了大价钱后的我终于有一天醒悟过来,“见山不是山”只是一种幻象,山永远还是那座山,这是自然的力量,决不会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而杂文的精髓就是顺应自然的力量,去突破人世中种种困惑,达到“见山还是山”的状态,只在此山中,云深仍识山。

是的,鲁迅从来没有说过自己的文字是匕首与投枪,鲁迅也从没攻击日本铁骑侵占中国,更没攻击国共两党的内战,不是他不想,更不是他不敢,而是他不愿、不为,山的状态与形成是自然的积累,想用一篇文章去改变山的形貌那只是自欺欺人。

对鲁迅来说,这都是小事,这仅是山中两只蚂蚁在打架那样的小事,作为一篇杂文,所立足点必须要大,大到突破民族、国家、政党的归属感,而还归人性的真善美。

这就是鲁迅的伟大之处,他见山仍是山,他不会去妄想用一篇文章让日本人放弃侵占中国之心,更不会去妄谈国共两党内战的必要性,这是山中的矛盾,这是自然的冲突。若不是中国洞开门户引诱日本,日本人决不会侵犯中国;若不是人性的迷失,国共两党也决不会以牺牲无数华夏儿女的生命去玩这样一场可笑的游戏。

因此,把鲁迅的文章定义为匕首与投枪那是幼稚的,在枪炮面前匕首与投枪能有多大作为?难道说只用匕首与投枪就能击败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人吗?这是对文明的藐视,这是对文明的践踏。

以鲁迅之能他会这么低劣吗?显然不会,鲁迅决不会去做什么匕首与投枪,那样投入战争毫无意义,鲁迅的立足点必是高高在上,他用他的文字成为黑暗社会中的指南针,他用他的文字成为病态社会中的主旋律,因此他写《聪明人傻子与奴才》,他写《二丑艺术》等等去告知世人什么才是真正的愚蠢,什么才是文明社会中聪明人应做的。

在一声声拜读与问候中,如是杂文爱好者们从此迷失了自己,以为自己真的是左手匕首右手投枪,那么必然陷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状态,那么这样的文字不但毫无意义也必将使你正邪难分,陷入成为西汉杨雄那样的千古罪人中。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何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静静的一叶小舟点评:

在鲁迅的杂文中讨教杂文的真谛,在拜读与问候中阐述观点,抛开表面标枪和匕首,窥视到先生的伟大之处,可谓深有所悟。一篇文章的优劣有时真的不在文字的多少及其他,对人的惯性思维有所探求才最为可贵。拨开山中的迷雾,也许就看到了事物的真相。

文章评论共[7]个
绍庆-评论

拜读,问候,祝福(:012)(:012)at:2012年06月14日 晚上9:04

林步山人-评论

全文充盈着一种内省,一种自我的批判,这是写杂文一种最为基本的素养,拜读,敬重!at:2012年06月14日 晚上9:06

欧阳奋发-回复山人是肺腑之言吗?哈哈! at:2012年06月17日 清晨5:07

林步山人-回复既然对山人的肺腑之言提出质疑,山人觉得已没有解释的必要。祝好! at:2012年06月17日 上午11:25

花前月下客-评论

(:009)拜读,学习,问好!(:002)(:024)at:2012年06月15日 早上8:20

岩野-评论

细细读来,很有意思。at:2012年06月15日 晚上8:38

秦正川-评论

精僻!令人深思.收藏学习.问好老师!祝福!致敬!at:2012年06月22日 晚上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