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魂牵梦绕的高考终于结束了,短短三天,决定了多少莘莘学子的一生命运。
考生们经过了几年的“养精蓄锐”,在一鼓作气做“跳龙门”的一跃时,多少家长守望在院墙外、栅栏旁,以极度的耐心“嗷嗷待哺”,等待子女以优异的成绩给予他们精神的“反哺”。他们急,比考场内的“皇帝”还急。
家长们急,社会也急,政府也急。你看,有关部门什么都想到了,高考期间严禁高声作业,考场周围设立了路障,禁止车辆通行,通信部门开通了护考热线,医疗部门派驻医务人员待命。总之,为了“天之骄子”,一切让步。这些措施,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思想,凸显出国家注重教育的理念。但笔者却要逆拂一次众位家长的心意,作一点“不合人意”的思考:这些举措是不是对考生过于宠爱了,尤其是家长们的所作所为,让人觉得有些疑惑,这究竟是在等待一窝鸡蛋的孵化,还是在等待一炉钢水的倾泻?
人们“舐犊情深”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我的女儿早已上了大学,我们作父母的也曾有过这段“揪心”的经历,我何尝不想让自己的女儿捧回一个欣喜,回赎我们作父母的几年心血。但在她高考时,我没有去送她,更谈不上去守侯,也根本没有想过考场周边是否设立了路障。心想:如果你连独立面对考场的勇气都没有,连汽车的喇叭声都承受不了,将来你踏上社会以后,还能承受什么呢?
人们对考生这种过度的呵护,当然源于“望子成龙”的意念。指望子女将来出类拔萃,成为社会的佼佼者,历来是家长们的共通心理,“望子成龙”便自然而然地成为每个父母一生的向往。如果子女将来能够“衣锦还乡”“光宗耀祖”,那是他们莫大的欣慰。有的家长们为子女设立了一个奋斗目标,要他们奋力拼搏,勇往直前。有钱的,为他们铺垫了一条没有风浪的阳光大道。无钱的,为他们尽力吆喝,要他们不辞劳苦,快马加鞭。然而我没有,我没有给女儿任何压力,没有为她设立奢望的远大目标。因为我知道,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不确定性,何况许多美丽的东西可遇不可求,所谓的“世上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那只是哗众取宠之说,在人生的旅途中,搬不开的石头总是永远存在的,我没有指望“一帆风顺”的运气会落到我女儿的头上。我对女儿说: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要时时督促自己不断进取,切忌妄自菲薄,也莫好高骛远,走自己该走的路,走出一条务实的、正直的、光明的、不留遗憾的坦荡之路。
-全文完-
▷ 进入东洲一道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