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辈素来欣赏自然风光,酷爱名山,游览庐山是我多年来的夙愿。今年5月一个意外的机会,刚与泰山巧遇而归,又与庐山际遇了。
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它是世界级名山。风景区总面积302平方千米,山体面积282平方千米,东偎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交通大动脉,北枕滔滔长江,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自东北向西南延伸约25千米,宽约15千米。东西两侧为大断裂,山体多为峭壁悬崖,相对高度1,200~1,400米。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山势雄伟。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数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蕴育了庐山无比丰厚的内涵,使她不仅风光秀丽,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从司马迁“南登庐山”,到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朱熹、康有为、胡适、郭沫若等1500余位文坛巨匠登临庐山,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的文化名山的确立;从慧远始建东林寺,开创“净土法门”到集佛、道、天主、基督、伊斯兰教于一身的宗教圣地的形成;从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弘扬“理学”, 中国江西省庐山的一条步道到教育丰碑的构建;从“借得名山避世哗”的隐居之庐,到上世纪初世界25个国家风格的庐山别墅群的兴建;从胡先骕创建中国第一个亚热带山地植物园,到李四光“第四纪冰川”学说的创立;从20世纪中叶,庐山成为国民政府的“夏都”,到庐山作为政治名山地位的确立……庐山的历史遗迹,代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处处闪烁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光华,充分展示了庐山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和美学价值。她是千古名山,得全国人民厚爱及世界的肯定,获一系列殊荣:乃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区、全国风景名胜区先进单位、中国首批5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区、全国卫生山、全国安全山、中华十大名山、世界遗产——我国第一处世界文化景观,我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芒种前七天,我们从南昌出发,大巴沿着高速公路驰骋,庐山带着几分绿意和清凉在前方向我招手。行至景区门口,我们换乘庐山游览车,沿着窄窄的山路前行,山中的小溪潺潺地流淌着,小鸟在树枝上清唱着,水珠在草叶上晶莹地滚动,野花在山路旁静静地绽放,满眼都是深浅不一的绿……这是童话里的世界吗?就这样,我迷醉于庐山无穷魅力之中,觉得自己的心境忽然清纯得像一泓清泉。
上午10时许,到达牯岭街,迎接我们的,是变幻莫测的清风,细雨,浓雾,能见度往往只有几十米,到处一片白茫茫。我在风雨浓雾中,在变幻莫测的瞬间,寻觅着“庐山真面目”。
游览庐山主要有两条线路,就是当地人说的一线和二线,其实就是庐山的西山谷和东山谷,一线景点有如琴湖(当地也叫西湖)、花径、天桥、锦绣谷、仙人洞、园佛殿、大天池、龙首崖、石门涧、电站大坝、乌龙潭、黄龙潭、三宝树、黄龙寺、芦林大桥等,二线景点有庐山植物园、含鄱口、五老峰、三叠泉等。由于初涉庐山,对线路不熟,只有随着导游走,不论怎么走只要心中有景自然是美的。
“境由心生,情由心造。”心境决定一切。我所看到的,感受到的一切,都取决于心态。即使没有阳光灿烂,仍然可以去寻找雨雾中的美。谁说我看到的就不是“庐山真面目”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正说明云雾中的庐山,才是它的常态。如果世界对你关闭了一个窗口,一定会有另一个窗口为你开启。大自然中,没有不美的景色,需要的,只是造物主赐予的那颗心。
——庐山别墅
从旅馆乘车到一处纵横交错的坡路上,浓密的树荫里掩藏着一座座古老而美丽的房屋。这里的环境幽静安谧,让人联想起青岛八大关的绿树浓荫,而某某旧居故址的牌子和造型各异的建筑风格又像极了鼓浪屿上的老别墅。两个海滨城市的不同风情在这里完美而自然地结合,不能不算是一个奇妙的巧合。每次旅行都有一些细节看起来很琐碎,可正是这些不起眼的点滴和感受才使得每个人的每一次旅途都成为了自己独一无二的记忆。
随着导游,我们来到了庐山东谷的黄金地段,著名的美庐别墅便位于这里。“美庐”,就是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别墅,称为“绿色的别墅”。院子里古树参天,十分幽静。美庐庭园面积为4928平方米,建于19世纪末期。1933年,原主人巴莉女士将它转给好友宋美龄。从1933年到1948年,除去抗战8年,蒋介石每年上庐山避暑、办公,均下榻美庐,蒋介石写的并被刻在庭园一块卧石上的“美庐”两个大字,保留至今。这二字究竟是在赞赏宋美龄之美或是感叹庐山之美,至今仍被世人猜测。
美庐其实与庐山其他的别墅一样,周围翠竹青柏环绕,林木茂密,幽静秀美,但它显然又有别于其他的别墅,可能因为它的主人使得整栋别墅优雅中又透着不凡的气度,典雅又不失古朴,闲适慵懒中又彰显着贵族的气息,并与周围环境很好的交融在一起,显的低调、奢华,尤如她的女主人——美龄:优雅、高贵、娴静、美丽,真不亏老蒋的题词:美庐。从内部的设施也可以看出这里曾经的奢华、优雅,美龄卧室尽管已不曾有当年的情景,但依稀可以看出主人在悠扬、舒曼的音乐中,凭窗远眺满目的青山,清凉的山风吹拂着轻曼的纱帘,主人倚塌而卧,在咖啡的香气中沉吟一本最新的英文书,那是一番怎样的优雅与闲适啊,是我辈望尘莫及的。
蒋介石走了,美庐的故事却没有完。1959年中国共[chan*]党召开的八届八中全会和1961年庐山召开中央工作会议以及1970年中央九届二中全会期间,毛泽东都下榻美庐。毛泽东三住美庐期间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同样载入了史册,为美庐再添了几笔浓厚的政治色彩。
庐山上,那一栋栋精致的别墅,依山就势,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地掩藏在山林树丛中。据导游介绍,这里有保存完好的20多个国家的别墅群落600余栋。“在中国名山中,唯独庐山有这样大规模的‘国际村’”。分别代表着英、美、德、法、俄、瑞典、芬兰、丹麦等国家的建筑风格。
放眼望去,那深红的、青绿的铁皮屋顶,像朵朵鲜艳的蘑菇,散落在青苍的山谷里,静谧和空灵,冷色和暖色,竟是如此美妙地融合在一起,似乎组成了一个童话的世界。
这些别墅里发生了很多足堪入史的大事。导游讲述的一个故事是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一个寒风呼啸的冬日,22岁的英国传教士李德立走进了庐山,仅用200两银子就买下了牯岭一大片土地99年的使用权。随后,一栋栋风格各异的石头房子便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到1927年,山上已经矗起了560栋别墅,分属于英、美、法、俄等15个国家,让寂寞千年的庐山一下子热闹喧哗起来。如今,香山路479号——李德立的别墅还牢牢地站在那里。庐山著名的景点“月照松林”,就是因李德立这栋别墅前后左右的大片松林而得名。
顺着导游所指的310号别墅,就是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籍女作家赛珍珠一家的旧居。这位对中美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的女作家出生在美国,她的童年却是随着其传教士父亲在长江边的镇江度过。她的父亲从李德立手上购买庐山一片清凉地,建造了保留至今的这栋不十分起眼的别墅。从此,她的一家“每年六月,当秧苗从旱地秧田移插到水田的时候,也就是去牯岭的时候了。”若干年后,赛珍珠是“带着庐山午间的凉风走上写作道路的”,她创作的[ch*]女作叫《也说中国》;后来又发表了她的代表作《大地》,讲述一个普通而又十分勤劳的中国农民家庭的故事,以朴实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她对中国人民的一种同情、理解和爱戴,成为美国当年最畅销的书。
据导游介绍,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还有著名人士弗朗西斯?哈顿夫人,她是享誉世界的古典钢琴双重奏演奏家,出生在庐山,小时候曾和她的母亲在庐山居住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她母亲过世后就葬在庐山。孙中山、周恩来及蒋介石与他们家交情笃深。1972年中美建交后,周恩来总理便邀她来华演出,她带领中美建交后第一支来华演出的美国乐队,演奏了自己新谱的曲子《庐山组曲》,以纪念她在庐山安息的母亲和表达对庐山的怀念。
——如琴湖
如琴湖畔的风景我无疑在很多图片上见过,可从没有给我亲临其景时的震撼。平静幽碧的湖水渐隐朦胧的雾气,左岸青翠高大的树木蒙上薄薄的轻纱,右岸群山在浓雾中露出点点的墨绿。山水如画却绝不是画,回头间,右岸的雾突然开始散去,飘渺轻盈的白雾在群山松林间像舞者灵动的柔纱片片牵挂,山色豁然明朗,水天一色,湖平如镜,人立其中如痴如梦。云雾其实就是庐山的魂灵,它时常会让你感觉到这些,你感觉到了,它又会羞怯的将美貌藏匿,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也这样想过吗?
——花径
在如琴湖畔,可以看到花径的大门。大门旁书“花径”两个大字,两旁刻有“花开山寺,咏留诗人”的对联。里面有书法家胡献雅书写的巨幅石刻“白司马花径”。“花径”,就是白居易的草堂,当然是后来仿造的。只是花径的树木花草都长得很好,有一棵“麦吊云杉”,树叶像一串串的麦穗垂下来,很是特别。树上有一些鸟飞来飞去,叫声动听。草地上有座伞状红顶的圆亭,这就是花径亭,在花径亭中的石刻板上刻有“花径”二字,相传是白居易手书。这是1929年(民国十八年)湖北汉阳人李风高游大林寺时发现的。李风高在此石刻迷失了一千多年之后,重新发现了它很高兴,于是他邀集在庐山上的社会贤达、名流集资捐款,在此建造了景白亭、花径亭,并补种了五百多棵桃树,再现了昔日的桃花胜景,亦使花径称为文人雅士的聚会之所。可惜没遇到桃花盛开时节,否则该是另一方景致。白居易在此写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名句。
景白亭,系一尖顶方亭,木石结构,铁瓦飞檐,亭前立有陈三立撰写的《景白亭记》石碑,详细记述了建亭的始末。
花径中还有白居易草堂陈列室。它建于1988年,完全按照白居易的《庐山草堂记》“五架三间草堂,石阶挂柱竹编墙”的建筑形式复建,坐北朝南,木结构,草顶。它向游人展示了草堂的变迁经过。由著名的雕塑家王克庆于1996年雕刻成的2m多高的白居易塑像伫立在白居易草堂前。这座草堂占地65㎡,再现了竹篱茅舍风光好的诗境。草堂东面有一股瀑布,水悬一米余,灌入石渠中,水声如抚琴瑟。泉畔有巨石刻有字“如听琴音”。白居易的草庐掩映在花径之中,草庐清净朴素,面对一湾小水潭在幽绿的树丛中悄然而立。同来的游人在白居易的石像前争先留影,他们鲜艳的衣物衬着诗人行吟咏叹的神态,让人徒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感动。“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北山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白居易这样说过。走出花径,我怅然若失,这才更理解了白居易这句话的涵义。
——锦绣谷
从花径西侧吊桥前行至仙人洞,为一段长约1.5公里的秀丽山谷,这便是锦绣谷。这儿四季花开,犹如锦绣,既有万谷呈芳的樱花、梅花、云锦杜鹃,又有古今闻名的庐山瑞香花。谷中千岩竞秀,万壑回萦;断崖天成,石林挺秀,峭壁峰壑如雄狮长啸,如猛虎跃涧,似捷猿攀登,似仙翁盘坐,栩栩如生。一路景色如锦绣画卷,令人陶醉,故名锦绣谷。
无论雨雾遮挡住了什么,那空旷的大山,雨雾中的小路,挺立的青松,烟雨朦胧的山谷,大雾中那些几乎纯黑白的山峦和树林的层次,还有那份清凉与宁静,在我的心中,它们都是美丽的。面对被云雾遮挡的大山,不知为什么,脑海中浮现出前人说过的诗词“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也许庐山不想让我们知道的太多,也许它深谙中国画留白的技巧。大家扶栏前行,山谷中,游人接踵,峰危雾浓。在一片白茫茫的雾色中,只听见瀑布从山那头呼啸而下的声音,在谷底发出空洞的巨响,却无法得知其中的奥妙。
俯首穿行过一道山洞,前面露出大块的开阔地,这就是仙人洞了。仙人洞传说是纯阳真人吕洞宾得道成仙的地方,凹进的峭壁间刻满了古时风流才子们的遗墨,文章大多流于俗套,字却写得不错。吕洞宾就正襟危坐在洞中间,面前香火旺盛,大批的人头在石像前簇拥,期盼神仙给予好运。对吕仙人,我并无好感,用手摸索着峭壁上冰凉的文字,挤过人群走进了侧边的太上老君庙。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事情总会让你感到迷惑无法把握,我相信命运这东西,因为命运在我手中已经变得失控。老君庙金碧辉煌,不习惯跪着去求那些神仙皇帝,在功德箱里扔了点钱物,之后给老君上了三柱香,远远的在人群后看那香散发出袅袅青烟,心中有说不出的迷惘。我发现无法对神仙说出自己的愿望,签文所指当是事业,事业的成功可以让我快乐吗?应该是不可以。我知道我心中想要的,可我也知道那是我不可以得到的。我要求神拜佛拥有我想得到而不可以得到的?神仙像前香烟袅绕,人来人往,是否他们一定都能明了祭拜者的愿望?背后就是深谷危岩,立在栏杆上任心事荡漾,后忽然有种暖暖的感觉,回头,山谷中云雾蒸腾,转瞬已是阳光明媚的风景,太阳出来了,这多情的庐山。
之后,走到御碑亭,亭子罩住一块石碑,是朱元璋为传说中的仙人周颠所立的。亭的特色是朝北一面是墙,四角上各雕的是一条鱼。
——三叠泉
不到三叠泉,不是庐山客。这是人们游览庐山常常说的一句话,我们也仿效,一定要看看三叠泉。可是导游却提醒我们要去三叠泉必须作艰苦的准备,大家笑而不信。庐山给我的印象是那么的温柔秀美,如何可以相信它还会用什么艰险去考验我们。一路走去,山上树木苍天,遮天蔽日,山下山涧奔涌声如雷鸣。拐上一个小小的山峰,往下一看,才知道导游所说的艰苦是什么意思,一千多级台阶蜿蜒盘旋着一头扎进云雾缭绕的山谷,真是雾深不知处了。队伍走着走着就逐渐散开了,开始还有闲情观赏谷中云遮雾绕的美境,几次几乎滑倒后再也不敢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石级窄而湿滑,很多地方都成六七十度的陡角,顺阶而下,一边是危岩耸立,另一边就是云雾弥漫的深渊。脚开始越走越软,呼吸也渐渐急促。下到谷底,平台上众人举目仰望,抬头望去,一切疲劳顿作乌云散尽。三百多米陡峭的山壁上,急湍的飞瀑分三层翻了雪白的水沫跌撞而下,山谷间水声大作,轰响回绕不绝,飞溅的水滴被风鼓成细密的雨雾,泼洒在人们的身上,瀑布虽被浓雾着实的笼罩着,但也显壮观。
三叠泉,号称“庐山第一奇观”,全长百余米,依着山势分为上、中、下三级,但又呵成一气,所以称“三叠泉”。它从高高的山头凌空下泻,宛如一幅水帘悬挂长空,故又名“水帘泉”。
三叠泉形成于七里冲宽谷与九叠峡谷相交的“裂点”上,并循着冰川琢成的“冰阶”转折成叠。三叠异趣,各具特色,上叠形如飘雪拖练,中叠势如碎玉摧冰,下叠状如玉龙走潭,是庐山众多瀑布中气魄最雄伟,姿态最秀丽的奇景,故人们有“匡庐瀑布,首推三叠”,“未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
无怪乎,历代许多诗人为它写下了不少赞美的诗篇。据说,“水帘泉”这个雅名就是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子昂所题,并赋诗曰:“飞泉如玉帘,直下数千尺,新月如帘钩,遥遥挂碧空”。这短短诗句,把人们带进了诗情画意般的三叠泉恬静、美丽的月夜。
这是庐山给勇敢坚毅者欣赏的风景,我气喘吁吁的爬上山顶,明白了那些执意走下去的老人,也鄙夷那些坐在索道上志得意满的所谓成功男士。
——庐山会议旧址
庐山会议旧址位于牯岭东谷掷笔峰麓。松柏茂密,溪水潺潺,环境优美。原是蒋介石在庐山创办军官训练团的三大建筑之一,于1937年落成,名庐山大礼堂。解放后改名“人民剧院”,外表壮观,内饰华丽。1959年中国共[chan*]党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均在此召开。毛泽东同志主持了这三次重要会议。现在,这里已辟为庐山会议纪念馆,里面保存着当年许多珍贵的实物、照片、材料和根据纪录片制作的录相片,供游人观看。右侧不远处的“庐山大厦”为外观4层、内有6层的钢筋水泥建筑,原为国民党军官训练团的中下级军官住所,据导游说,正面额上原有蒋介石题写的“传飞学舍”四个大字。现已装修成标准客房的旅游宾馆。位于会址和大厦中间的一座宫殿式建筑即为1935年落成的庐山图书馆,现用作商场、餐厅。
——三宝树
我对三宝树很感兴趣,想从导游那里提前得知是哪三宝,导游脸上露出诡秘的笑容,轻声说:“一会儿你就知道了。”沿着林间石级下行约800米左右即到三宝树。此处浓荫蔽日,绿浪连天,走到树下,谜底揭开了,原来三宝树是由两棵六百年树龄的云杉(当地人根据树叶形状似柳叶而叫做柳杉)和一棵一千六百年树齡被称为活化石的银杏树组成。别说一千六百年,就是六百年也称得上是历经沧桑了,其意义远非游人站在树下如蚁状这表面上的高大与渺小的对照。
三宝树是因三棵特殊的古树在黄龙寺门前,有“庙堂之宝”的称誉,故名“三宝树”。三宝树相传为千年古可柯,树下石碑上镌有“晋僧昙诜手记”六字,宝树已被重点保护。
仰望,两棵云杉枝叶挺拔,在白色的雾气中,如同泼墨而成的国画,但那画又似乎从就不曾有人能够完成。从前看山水画叹为观止,如今才知比起自然这个天才画客,人类的画笔是多么的苍白。我甚至也无法用文字表述我的感觉,那黑色的剪影沉浸在一片银白游动的画卷中,那么多不同深浅层次的黑白组成的澄净肃穆的画面,一切都只能是我脑海中无法遗漏的印象。而黄龙寺就在山腰倨立着,有和尚和佛,过而不拜。
——黄龙泉、乌龙泉
庐山名气大,庐山瀑布更出名,对庐山瀑布凭空生出许多遐想,到庐山,最向往的当然是看庐山瀑布。我们从三宝树的石径小道往下走,两侧古木参天,遮空蔽日,空气湿润而凉爽。向下行一段石级,再向左下行十几级台阶展现出一条幽深的峡谷,峡谷一道水流垂崖倾泻而下,这就是黄龙潭了。只见高高的垂崖壁上布着青苔,上书“静听”两个深红色石刻,不知道是那个朝代留下的墨宝。伴着水击青石的哗哗声,导游开腔了:“黄龙潭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你们信不信啊?”“信!”“请讲!”大家响亮回答着。导游接着说:“黄龙潭一洗手金银财宝处处有;黄龙潭二洗手天下美女跟着走;黄龙潭三洗手至少活到九十九,黄龙潭四洗手,麻将桌上天天有”。是真是假反正大家听着非常高兴,不顾游人的拥挤我们下到涧底,顿觉凉爽宜人。很多游人踏着露出涧流的湿滑巨石,捧起清澈的潭水洗手拂面,真诚希望能给自己带来好运。
当我坐在潭边巨石上小憩时,想象着如果能一个人坐在这幽深静谧的潭边,听古道落叶,宿鸟鸣涧,该是如何的超凡脱俗,但现代的人恐怕再也难以找到这样的心境和所在了。
从黄龙潭往下行约两分钟,就到了乌龙潭。乌龙潭也是掩映在绿树浓荫之中,环境依然清幽。与黄龙潭不同的是,它的水从石隙缝间分五道轻飏而下,泻流成瀑,聚集成潭。乌龙潭没有黄龙潭深,没有高垂刀削的岩壁,比黄龙潭视野开阔不少。小心哦,乌龙潭不能洗手哦,你听吧,乌龙潭洗洗手,老婆孩子跟人走,快走吧,千万别碰它!别急,照张相再走吧!
——庐山诗赋
时光飞逝,走马观花游览了上述景点,已近傍晚,但余兴未尽,回到旅馆,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庐山的真面目,借用朋友的手提,查阅了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及品评,我以为在众多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题西林壁》、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同样著名,也最能概括庐山的全景。这三首诗从不同的艺术构思描写了庐山不同季节、不同侧面、不同角度的壮丽景色。李白通过香炉峰瀑布一处景色的描写,烘托庐山的磅礴气势,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苏轼则没有描写具体景特,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白居易却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色拟人化,把春色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
不信,你细细品味这三首诗的品评后,庐山的雄伟壮丽、磅礴气势和富于情趣的景色就会在你记忆中镌下深刻的烙印。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帘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谁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壮哉造化功!”,正是这“造化”才能将这巨物“挂”起来,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你看!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真美呀!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面对雄伟壮丽的庐山,诗人不胜感叹地说: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你再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形象。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面貌呢?只因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
难道诗人所说的只是看山,所指的只是庐山一座山吗?普天下山山岭岭,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势互不一样?宇宙间事事物物,又何尝不是立脚之点有别,观察结果各殊呢!对于一切事情,如果隐在它的圈子里面,就会不见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这就是一句格言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诗写得巧妙别致,深入浅出,充满智慧,我们读过以后,仿佛自己也聪明了一些。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首诗前两句讲四月春末在山寺见到桃花,后两句再表达诗人在山寺遇到春天的喜悦心情。透露了诗人对宁静、和谐、清新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大林寺所在地,地势较高、气候寒冷,一般地方桃花在早春二月开放,四月凋谢,这里却到四月才盛开。诗人说“春归无觅处”、“转入此中来”,多么风趣!春天哪有脚步?怎会转移呀?这是诗人丰富的想象,也是他惊讶、喜悦心情的自然流露。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写的是诗人在山外春已归去的时节,在山中却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色。这种自然界的强烈反差,令诗人产生了“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复杂感慨。从字面上,诗人在登山之前,曾为春光逝去而怨恨或失望,当一片春景映入眼帘时,又感到一些由衷的惊喜与无奈的宽慰。或许这种感慨,表面上是由自然景色变化而发,实际上是曲折地反映出他悲凉而惆怅的情怀。
诗人写这首小诗时,是在江州司马的职任上。唐贞元年间进士出身的白居易,曾授秘书省校书郎,再官至左拾遗,可谓春风得意。谁知几年京官生涯中,因其直谏不讳,冒犯了权贵,受朝廷排斥,被贬为江州司马。身为江州司马的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曾面对琵琶女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沧桑感慨。这种沧桑的感慨,也许自然地融入这首小诗的意境,使《大林寺桃花》纪游诗,蒙上了逆旅沧桑的隐喻色彩。
正是这种感慨,诗人不用“山外”四月芳菲尽,而用“人间”。这种遣词颇令人品茗其中的深邃意味。“人间”一词,决不仅仅为“山寺”的对仗工整而用,“山寺”也许就是诗人忘忧、宽慰的“人间”的仙境。“人间”天涯沦落的长恨,也许在桃花盛开的仙境会得到解脱;人生摆脱悲欢离合烦忧的办法,也许就在远离喧嚣的美丽和宁静中向你走来。
这首诗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立意新颖,构思灵巧,意境深邃,富于情趣,启人深思,惹人喜爱。全诗短短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不,岂只是有脚而已?你看它简直还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呢!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的生动具体,如果没有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没有诗人的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的。这首小诗的佳处,正在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的又一珍品。
——牯岭街
晚饭后一想到只能在庐山住一晚,便一扫一天的疲惫,约伴后,徒步到融于生态环境中的园林式街区逛了逛。牯岭俨然就是一座小城,地势起伏不平,但逛荡一会儿就会忘了这竟然是在海拔1167米的庐山之颠。中心街区,坐落着大大小小的旅馆,饭店,超市,银行,还有一个小小的街心花园。我们步行到街心已是傍晚时分,街上的路灯闪烁着幽幽的柔光,道路两旁的小店里放着流行音乐,招揽顾客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空气里透着浓浓的生活味道,还有夏日的朗朗气息。这让我想起了丽江古城的四方街,同样的生活与生意交织,同样的遥远狭小却便捷丰富。只是这里比丽江多了许多外地车。街面上各种品牌的车辆挂着不同文字打头的牌子,彰显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身份。街心公园附近有一个地下平价商场,就像我们居住的城市里的超市一样,很适合我这种不大会讨价还价的游客购物。商场里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庐山特产更是不计其数,时间富裕你就尽情的挑选,有钱你就尽情的购买吧!
入夜后的一阵风雨过后,天就一直阴着。早晨在习习的微风中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告别了庐山,行程从一开始,游览车就在云雾中穿行。我感觉到雾在快速地流动,似乎一遍又一遍的轻佛着我的脸颊。随着一片乌云掠过车顶,天公就赐给了另一番体验,哗啦啦的雨滴斜斜落下。此刻,一种沐浴在云雨花香和树木灵气中的感觉沁人心肺,真是只能意会,不好言传……
直到山脚,天才漫漫放晴。回首望去,庐山云天飘渺,山峰时隐时现,宛如仙境,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再一次得到求证。
登上回归的大巴,四目痴痴望着窗外,庐山已经远去无踪,眼前仍不停地闪过她那娇媚的身姿和千变万化的瞬间美景,无法不再一次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于是,便对自己说,有生之年,还要再上庐山来,最好能在山上住上几天……
我不喜欢说再见,可是人总要不停的说再见。这山是我曾经来过的,当我爱上庐山,命运对我说,你必须离开。世界上也总有些东西你无法永远去逃避,如果有一样东西你注定无法逃避,不如勇敢的迎上前去。我忽然有了一种战斗的勇气,谢了庐山,再见了庐山,我是庐山客。
短短一天的行程,走马观花,云雾中的庐山,给我留下美好的记忆。虽然也有遗憾,但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全文完-
▷ 进入鑫梦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