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创作要寓思维于形象之中。换句通俗的话说,诗歌创作要用形象思维。所谓形象思维,是指文学艺术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形象、想象、联想和感情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和思维方式。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是由诗歌须得创造出意境所决定的。诗歌中有形象,才会有意境;形象性愈强,诗歌的意境才愈深远。诗歌是靠艺术形象把作者的思想感情传达出来的,少了形象,作者的主观情感便游离于诗外。
形象思维有四个明显的特征:即形象;想象;联想;感情。这四个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是形象。形象思维的起点是形象,即原始生活形象,它感动并调动了作家的情绪,并引导作家进行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的终点依然是形象,即艺术形象,它是艺术作品的核心。形象思维的中间环节还是形象,体现于作家琢磨出的形象细节,使最终产生的艺术形象更鲜明、更完整。
诗的创作过程,是一个寻找典型形象的过程。唐代诗人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这样择取形象的: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传诵甚广的送别诗,描写了两个亲密无隙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是送别诗却无一句别言,也没有把送别时的情景随意写进诗里,诗人只是把他认为最重要的两个景物形象——“孤帆的远影”和极目之处“天水一色的长江尽头”描绘于诗中,以此来表达惜别朋友的悲戚情感。读者凭借诗中的这两个景物形象,便能感受到这样的意境画面:诗人站在黄鹤楼一则,不舍友人离去而长久地目送其乘坐的帆船,直到渐行渐远的“孤帆”最终融进天水一色的苍茫之中。正是这个意境画面,把诗人因挚友的离去而惜别的情感含蓄地表达了出来。
被称为唐王朝宗室诗人的李约写有《观祈雨》一诗,此诗中的两个典型形象形成了对比: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由于严重的旱情,原本贫穷的人们吹奏着箫管类的乐器到水庙前祈雨,而富豪人家却迷恋着歌舞,生怕春天一场阴雨使管弦乐器受潮而影响音质。诗人截取了这两个典型的生活场面形象,将它们组合在一首诗里,便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
我们不妨再去看看唐代僧人齐己是怎样完成诗作《早梅》的: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的五律诗。三四两句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据说成诗后,齐己便求教于郑谷,郑谷读后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觉得这一评议非常在理,便把“数枝开”改为了“一枝开”;并对郑谷说:你是“我一字师也。”做这样的修改,不仅贴切,而且塑造出的艺术形象更加鲜明、典型。
晚唐著名诗人任翻写过一首“任翻题后无人胜,寂寞空山二百年”好诗:
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
前峰月照半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
这首名为《宿巾子山禅寺》的七言绝句,是任翻游览浙江天台山巾子峰后所作。第三句原为“前峰月照一江水”。但在任翻离开该地后,有人提笔改“一”字为“半”字。当任翻走了数十里后便觉得用“一”字不妥,应该改用“半”字,于是便折转返回。然而当他目睹题诗时,已有人改“一”字为“半”字了。对此,他感叹道:台州有人。的确,如果是大漠平川的“月照”,那是要把“一江水”都照得通透明亮的;但写的是“前峰月照”,“照亮半江水”无疑更为贴切些。这种细节的琢磨,是为了使艺术形象更加真实可信。
我们再阅览一首现代诗《海水谣》:
在远方,
大海笑盈盈。
浪是牙齿,
天是嘴唇。
不安的少女,你卖的是什么?
把你的*房耸起?
——先生,我卖的是
大海的水。
乌黑的少年,你带的什么,
和你的血混在一起?
——先生,我带的是
大海的水。
这些咸的眼泪,
妈呀,是从哪儿来的?
——先生,我哭出的是
大海的水。
心儿啊,这苦味儿
是从哪里来的?
——比这苦得多呢,
大海的水。
在远方,
大海笑盈盈。
浪是牙齿,
天是嘴唇。
这首现代诗为西班牙抒情诗人洛尔伽所作,由享誉中外的名诗《雨巷》的作者戴望舒先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翻译并介绍给中国读者。大海的水是苦涩的,人民的生活也是苦涩的,把海水的苦涩和海边人民穷苦的生活交织于一首诗里,诗人创造出了一个新的艺术形象。这个艺术形象既揭示了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也表达了诗人对压迫者的憎恨和对穷苦人民的同情。
2012.6.1于四川成都
-全文完-
▷ 进入可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