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一些句子,精彩的句子。一瞬间的感觉,就一见钟情,爱上了,留在记忆深处。
“春天来了,树木飞向它们的鸟”
大约三年前吧,翻阅《北京晚报》,一个极其醒目的标题,跃入我的眼睛:“春天来了,树木飞向它们的鸟”。树木,坚定不动摇的植物,怎么会飞向它们的鸟呢?带着疑问,我注意到作者的名字:王家新。顿时呆住。王家新,我的老师。
认识王老师,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第一次遇见,他站在教室的门口,干净的衬衫,很随意的服装,很书生气,是我喜欢的类型。我微笑着向老师问好。老师看着我说:“来了。”
老师温文尔雅,声音不是很洪亮。第一次上课,他说,初中的时候,他到同学家看书,引起他青春里的萌动,是冯至的《蛇》。他轻轻地给我们朗诵:我的寂寞是一条蛇,静静地没有言语。你万一梦到它时,千万啊,不要悚惧!……他的眼睛不时的看着春天的窗外,深情地朗诵着。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冯至,还有《蛇》这首诗。我找来这首诗,很认真读,但是无法体会,这样的一首诗,怎么会引起老师青春里那些点点滴滴的不安呢?后来,老师给我们介绍海子,顾城……我记住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句,也开始了阅读诗歌之旅。当代文学课的老师谈到诗人的怪异,她说,王家新,教你们诗歌的王老师还很大众。他是很有名的诗人,中国第四代诗人,你们打开书,书里有对他的介绍。我们,所有的人,傻了眼,惊呼。后悔。因为翘过他的课。可是后悔已经来不及。我却暗暗自喜。我一直在认真地听课,记笔记,读他介绍的作品。
在报纸上看到老师的名字,还有纪念海子的文章。真的,那一刻,很温暖,也很美好。在报纸上和老师再次相遇,真是缘分。想躲,也是躲不掉的。师缘就在那里。
“春天来了,树木飞向它们的鸟”。多么生动的句子啊。我在读,在想。树木飞向鸟。似乎不符合逻辑。但我震撼诗句的美。印象深刻,挥之不去。可又说不出来哪里好。也许说出来了,反而不生动了。树木飞向它们的鸟,反其道而行。这是犹太诗人保罗·策兰的诗句。是树木对自由的渴望吧。前两天,看到一张纳粹集中营的照片,高大的墙壁,粉红色的房子,透着阴冷与野蛮。我又想到那句诗。也许。是那些被关押在集中营的犹太人,像树木般没有自由,渴望自由,渴望新生吧。
“湖水是大地的眼睛。”
这些年,普利什文的作品,被介绍到中国。认识这个作家,得益于我的一个朋友,我的朋友家里藏书不少。她的阅读取向和我有很大的不同。她喜欢阅读唯美的,和大自然有关的书。诸如《绿山墙的安妮》、《花事》……我在她的引领下买了《大自然的日历》。开始接触普里什文的作品。后来,在《读者》卷首语中也看过普里什文的文章。不得不承认,俄罗斯文学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普里什文是生物学家,他将大森林中的一草一花一木都当作和自己同呼吸共命运的朋友。他对世间景物,倾注满怀关切与喜爱,与它们说话,倾听它们声音。他匍匐在地,寻找小溪的来源,聆听溪水的声音,观察溪水的变化。只有对生物的物种有着深入的研究与观察才能写出如此有灵性的作品,如此厚重的文字。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我惊异于比喻的精妙。湖水是眼睛,大地的眼睛。阳光下,闪动着波光。
行走于颐和园,当我独自坐在长廊的椅子上,我望着十七拱桥,望着闪着粼粼波光的湖水,我突然领会了这个句子的微妙之处。在无边的,绿草盈盈的草原上,我看到了浅浅的湖水,更深刻体会到:湖水,的确是大地的眼睛。
“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这是巴金《鸟的天堂》中的一句话。太美丽的句子!我一直纠结于“新的生命在颤动”。我看树,看阳光下的树。阳光下,闪着光泽的树,怎么会给巴金生命在颤动的感受呢。?去内蒙的火车上,我临窗而坐,欣赏窗外的风景。一掠而过的湖水、牛羊、树木……那阳光下的树,叶子泛着金光。一闪而过。刹那,我体会到那南国的树,在我们肉眼看不到的时候,仍然在不停地生长啊生长。此时的叶,绝不是上一时的叶。今天的的叶子,也绝不是昨天的叶子。它充满了蓬勃与生机。这就是生命的力量,大自然的力量,人无法超越的力量。
……
喜欢生动,精彩的句子,就像喜欢漂亮的衣服。它们总在刹那间惊动我。令我深爱。
文字真的是有魅力的,深远的意境,深刻的启迪。
美丽的句子背后,有着一人,一景,一心情,一故事。他们总是令人怀念,回味。我时常把它们记下来。闲来无事的时候,翻一翻,看一看。灵感光顾自己的时候,也迅速拿起笔,记录下一时的感受。灵感,一瞬间的事情,过去了,就不会再回来了。
喜欢那些句子,那些飘落在我记忆里,美丽的句子。
-全文完-
▷ 进入诗心静美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