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儿童节在我的脑海中,早已尘封,至少,在我的记忆里,是没有过过儿童节,那是因为,我的童年在大山里,曾经的童趣在放牧牛羊之间。
一个时代远去了,新的时代来临,今年于我,是一个意外的儿童节,给了我太多的快乐,也对现在的孩子和学校教育带来了较多思考。
5月31日一大早,离小县城40多公里的一个村委会,那个憨厚朴实的彝族支书老张打电话来说,他们村完小要过儿童节,让我下去和孩子们联欢一下,并讲些故事给孩子们听。
不会有人忘记自己的童年,哪怕是酸楚还是幸福。儿童节,总是拉长了人的思绪,泛起童真。
年龄在不知不觉间,逐年增长,但我顽皮的天性,一直未改,真就像老顽童一样。只因平时工作家庭累死,听说有和孩子们玩的机会,我立马应诺。
这些年,做什么都不容易,在政府部门当个在以前论不上“品”的小芝麻官更难。就奇怪,那些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就以考公务员为主,几百人去考一个职位,比过山区里悬在高高的沟壑上面的独木桥还难。其实就是那么点死工资,不如在社会上自己创业,做点什么小生意之类的来得快,还没有那么多框框套套的束缚,还不用被领导指责。
像今年,政府部门的小芝麻官,上级说了,每个人要联系最基层的一个村委会,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于是,这就成为了我的工作,天天下去跑呢,哪怕解决不了多少实际问题。
西南干旱的天空,进入五月份以后,就下雨了,最近一段时间,基本是一场日头一场雨,这也是夏天的特征。在这山区里,一场雨后,不仅仅经常能够看到悬挂在两山之间的彩虹,那漫山遍野葱葱郁郁的树木,还有梯田里刚长绿的层层稻田,山地里滋滋生长的玉米,总会使人心旷神怡。
吃过简单的早点,冒着霏霏细雨,和单位两个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小李小王,依旧坐着大刘那辆开了40多万公里的老式越野三菱车,沿着清爽的路面,我们向村委会驶去。
近年来,这盘山公路是柏油和水泥化,再怎么化,也解决不了弯弯曲曲的状况。一路上,我们看到,路边步行的很多孩子,男孩女孩,大的小的,背着那个沉重的书包,三三两两走着。
“今天不星期,怎么这么多学生?”山路弯弯,大刘边按喇叭,边说。这公路本来就窄,孩子们一路嬉闹,才不管你车来。
“是儿童节放假呢。”我说。
前几年,大一点的村子,是有学校的,哪怕是简陋的校舍和代课的教师,孩子们不用黑更半夜的跑老远去读书。就不知道为什么,近几年,就撤点并校了,很多原来布在村子里的学校,全部都并到村委会。于是,从学前班到毕业班,全部集中在一起,教学是方便和提高了,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电视上所播放的打着火把上学的情况在这山区里比比皆是,因为,山区的村子分散,有的村子离村委会很远,这可苦了年纪太小的孩子们,也苦了家长,特别是遇到下雨,总是牵挂着孩子,是否安全到学校了。
听说在有条件的地方,要配置校车了,开往春天的校车,但在我们这些山区地方,还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即,因为,很多地方连公路还没通呢。
儿童节放假了,难怪一路上,孩子们欢天喜地的回家。
〔二〕
我所到的村委会,地处山巅上,是一个彝族聚居的地方。
车辆在小雨中缓慢行驶,爬上一座山巅又下到山地,再爬上山坡。路两边的景色确实很美,满眼碧绿的山上,一些不知名的野花,在绿树丛中展示妖冶,感觉别具一格,突然使人想起了“万花丛中一点红”那诗句来。山间很多小鸟的叫声,此起彼伏,回声阵阵,也不知道它们在交流和歌唱什么。
小李小王可高兴坏了,一路上东张西望,问这问那。
“过了前面这山头,就到了。”我看到的两个年轻人,这么高兴,就说,“这山里四季景色不同,都很秀美呢。现在不是到了盛夏了吗,满山还开着那么多花呢。”
司机大刘是个喜欢鸟不喜欢花的人,随行的车上,有现代化的诱鸟设备,是小李从电脑上帮他下载下来的鸟叫声,沿途上,到了鸟叫多的地方,把车停下来,用那设备放在树林里,在旁边布上网,那鸟儿就自投罗网了。从此那次我不准他再诱以后,这鸟叫声就成了枯燥的路途上独特的音乐,当然,是无法和大自然中的鸟叫相比的。
在这大山里生长的人,对这些鸟语花香的景色早已熟知,就不屑一顾,于我却不同,自从喜爱写点文字,总是对一草一木感兴趣,去下乡从来不会瞌睡,总想从沿途的风景和经过的人文风情中找到点写文的素材。
“村委会的学校在哪?”小王是个女孩,问我。
我说:“你们参加工作不久,是不知道的。近几年,国家投资最大的就是教育,加上社会爱心人士捐赠修建的‘希望工程’,不论多么贫穷落后的山区,这学校都建设得很好了。很多人都知道,去到一个地方,房子最好的就是学校了。况且,每个学校门口,都有红旗呢,远远就能看到。”
不一会儿,雨停了,夏日灿烂的阳光,播撒到群山上,带着雨珠的树叶,在晶莹剔透中,闪烁着耀眼的亮光。
村委会的完小,修建在离村子不远的山巅上,一大块草甸中,学校周围树木葱郁,环境优美。钢筋水泥建成的两层校舍,雪白耀眼。这山区学校,初具规模,教室、学生宿舍、食堂,一应俱全。门口的场地上,竖起高高的旗杆,五星红旗在雨后的微风中,迎风招展,鲜艳夺目。
车子驶进校门口,我们刚下车,小学校长普老师和村委会支书老张等一干人欢天喜地的迎出来,一个个憨厚的朝我们微笑,看他们衣着打扮,和普通老百姓没有什么两样,特别是那个校长普老师,一个50多岁的中年汉子,穿着一件陈旧的灰色夹克,黑色长裤,一双破旧的皮鞋,面庞黝黑,头发花白。
校长和村委会支书是远房亲戚,也是老表,两人岁数差不多。这村委会支书从大队时候就在村上了,已经近30年工龄,现在待遇是提高了,但身份问题一直未解决。普校长也和支书差不多,近30年工龄了,一直在这地方教书,从年轻时候代课的小老师,变成现在的校长老老师了。
〔三〕
一行人走进他们简单的教师办公室里,寒暄后,知道了这学校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附近20多个自然村的适龄孩子和学前班孩子,将近400多个孩子呢。
普校长说,现在国家政策可好了,他原来是代课教室,十多前就转正了,那时候,学校还是茅草屋,冬天寒冷,夏天炎热,下雨漏雨。现在硬件设施确实不错了,但教师队伍不仅仅人不够,和这些孩子们一样,老的老,小的小,连烧火煮饭的,一共才20个人,且很多都是在这里工作多年的中老年人了,年轻人不愿意来这偏僻的大山。很多老师,一个人带几个班,教几门课呢。
“现在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辍学孩子是很少了,今年上级又给了孩子们营养补贴。现在问题是,学前班的100多个孩子没有享受到营养补贴,这学生的伙食也不好办呢。”普校长絮絮叨叨的说。
我知道这些最基层的老师,只要有人到学校,总是反映苦难,希望上级解决呢。我是知道今年国家有营养补贴这一政策的,想不到把最小的学前班的孩子们遗忘了,因为他们不属于九年义务教育的范围。
临行前,我是给孩子们带了些学习用具和书籍的,身上带的一点钱,是准备给部分困难学生的,此时听校长如此说,我就知道了意思。让小王把带去的五千块钱,交给学校财务。
“这是给学前班孩子们的,你们不能拿去喝酒哦。”我开着玩笑对校长说。
校长满脸堆笑,连声说:“谢谢,谢谢!你放心,不会的,一定用到孩子们身上。”
在我们这些偏僻的乡村路边,每一个村子的墙上,都写着“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标语。是的,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可不能亏欠了他们。但这山区农村,很多现状真的无法改变,比如师资力量,很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宁愿待业在条件好的城市,也不愿意到边远落后地区工作。真敬佩那些支持西部发展的而自愿报名支教的志愿者们。
“要不是这次你们邀请,我还不知道学校时兴过儿童节呢。”我边翻阅着身前桌子上老师的备课材料和学生那厚厚的作业本,看到老师认真批改和备课资料,在感动中,边和学校的几个老师聊起来。
普校长赶紧抢着回答说:“我们也与时俱进了,一年到头,就这儿童节隆重呢。我们只有两个节日,一个是教师节,那教师节,只是教职员工们过,这儿童节,就包括学生们也参加呢。”
校长一口气说完,黑黑的脸上充满自豪。那脸上略带稚气的笑容,感觉他心里非常快乐,曾经的苦难和艰辛,早已成为过去。仿佛之间,他也是儿童一样。其实,在这山区偏僻的地方带孩子,就如孩子王一样,久而久之,这老师们也成孩子性格了。
难怪这儿童节,看他们比孩子都还要快乐。
〔四〕
“同学们,同学们!集合了!”
校长让最年轻的教务处主任孙老师召集学生,准备开始活动了。
孙老师是他们这学校唯一一个师院毕业的大学生,来这里工作也有十多年了。说起来,这女孩子真不容易,学校毕业后,就被分配到这里来,刚来的几年,就嚷着在不惯,后来,看到身边的孩子和大部分头发花白的同事,被他们感动了,就留了下了,一呆就是十多年。
“她老公是乡完小的副校长呢。”在一起交谈时候,校长告诉我,说,“她总是踏踏实实的教书带孩子,是我们县乡两级的模范教师呢。”
我心里想,这乡村朴实的风气,也感染了很多人,不然,现在的人,巴不得尽快调出去,哪怕调到乡上,也比这村委会好些。这清秀的女老师,却依然坚守在这里,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
一会儿,孩子们被集中在旗杆后面的操场上,分班级很整齐的站着。
“这些不穿校服的孩子就是学前班的吧?”我们一行人从教师办公室走出来,先去看孩子们,看到站最前面的孩子,确实还小,眼睛亮晶晶的望着我们,我问。
“是的,是的!”校长说。
在教室最底层的台阶上,已经摆好了几张课桌和凳子,身后用毛笔很工整的写着“热烈庆祝‘六一’儿童节”几个大字。
庆祝仪式开始。村委会支书主任以及我,包括乡上和乡完小去的一干人,被校长热情的安排坐到那简易的主[xi]台上。在女老师的指挥下,孩子们不太整齐的唱起了“学习雷锋好榜样”以及“少先队员队歌”两首老幼熟悉的歌。
听到“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把我拉回到年少时候的年代,一种感触,一份感动,瞬间侵蚀着我的身心。轮到我讲故事的时候,就简单的跟孩子们讲了雷锋叔叔给老人让座,以及螺丝钉精神的简单故事。
乡上去的几个人和我,把带去的书包和学习用具,分发给低年级和学前班的孩子,看到他们欢天喜地的样子,我们心里也非常快乐。
接下来就是孩子们表演节目和游戏了。一行大人受到孩子的感染,也加入了“跳绳”,“斗鸡”,“老鹰捉小鸡”之类的游戏,和我一同去的小李小王,和孩子玩得大汗淋漓。
“你们谁厉害,我和他玩。”我走到一张在露天下,用水泥浇筑成的桌子前,和正在玩乒乓球的孩子们说。
一个个子刚好有球桌高的小男孩,很男子汉的站出来,说:“叔叔,我和你打,一人五个球哦”。
旁边一下子围拢了大大小小的孩子,大声帮我们数着失球个数。想不到这小不点很厉害,几分钟就把我打成零比五。
“不算,不算!”我说,“你发球时候骗人,我还没准备好你就发了。”
孩子们看我耍赖,一起笑了。
看到学前班那些小不点,鼻涕抹腮,哭的哭,闹的闹,几个老师带着,小一点的在玩积木,大一点的在玩跷跷板。我拉着一个看似不到三岁的小女孩,问她,你几岁了,她不回答,用手来拉我胡子。
孙老师说:“这里的孩子是彝族,学前班的孩子,大部分听不懂汉语呢。”
“哦。”我突然想起了,这些孩子是彝族,教一年级才开始用双语教呢,这学前班的孩子,还没有叫汉语,就听不懂我我问的话。
不一会,到开饭时间了。今年因为是过节,乡上专门拨了经费给他们,孩子们的伙食还不错,杀牛宰羊呢。孩子们先去食堂旁边,写着自己班级和名字的的碗柜里,拿上碗筷,很规矩的排队打饭打菜。
“几位上面来的,单独安排好了。”校长说。
我和其他一起去的人都说,一起和学生在这大食堂里吃了,不准搞特殊。
校长说:“菜饭是一样的,请各位放心。”
让校长找来碗筷,我们执意和孩子们,一起排队打饭。小学的教职员工,看到我们这样,也一同加入。一排大人,站在孩子们中间,感觉真有趣。而于我,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回到了童年的快乐中。
-全文完-
▷ 进入美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