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美国幻梦我的名字叫忧愁

发表于-2012年05月28日 中午1:31评论-2条

一次短暂的横跨美国之旅,六天时间,从东海岸开到西海岸,中间在大峡谷停留了一天。同行的一位71岁的中国老人,在美国奋斗三十年,终于开始找寻最后安身立命的落脚地,卖掉自己在黑堡环境舒适的别墅,搬到大城市圣荷西的老人公寓,作为自己美国梦的最后一站,也是人生的最后一站。

其实称呼他为中国老人已不太恰当,他的美国身份可能也拿了快20年了,同行时在大峡谷有颇多机会与人交流,人们多会以"where are you from?"开头,他已习惯性的回答“i am from u.s.a”,对方会本能的露出略带惊讶的表情,他不得不再补充一句“originally from china.” 。我在一旁旁观,心中难免凄凉。中国人的美国梦也许是国人在百年间唯一延续不断的憧憬,从未停歇,而美国也成为众多近代中国精英的魂归之地。文革结束后终于慢慢开启的国门立刻引来新的出国潮,美国梦如同一种基因,被瞬间唤醒。然而就如同这个名称一般,一切终究是一场幻梦,当别人本能的对“i am from u.s.a”作出惊讶的反应时,一切已无须多言,美国梦终究成为一场自欺欺人的幻梦。

在旧金山逛了大半天,第一次开车进这么拥挤的城市,颇为紧张,早早停了车在渔夫码头逛了大半天,找了艘船往金门大桥赚了一圈,如果要找美国梦的象征,除却自由女神像,就是金门大桥了,其实真的当船靠近这所极具象征意义的大桥,呈现在眼前的也无非是一座普通的桥而已,美国梦也无非如此,存在脑海中的想像似乎光彩万千,一旦梦醒,不过如此。回程时开叉了路,却恰好经过了一段唐人街,那里真正的一派近代中国的景象,除了人们的穿着不似之外,建筑,商店的门脸招牌无一不似那些老电影的背景,街上绝大多数都是中国的面孔,看见老外的几率可能比上海的常熟路还要低。中国人做了百年的美国梦,无非建立了这么个独立的唐人街而已,他是中国人在美国奋斗的见证,也是在百年奋斗后,那些拿着美国身份的中国人依然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见证。

当我们终于结束长途的旅程,来到他的新家,老人公寓的凄凉令人不自主的伤感起来。整幢楼的内部设计颇类似爷爷现在在上海居住的养老院,走廊边有贴墙安置的扶手,公寓的前台24小时值班,一楼有食堂,唯一不同的是这里的公寓相对独立,他的位于四楼,是一室一厅的居所,独立的厨卫与一般的公寓无异。整幢公寓不似国内的老人院配有护士专职照料,一切还以独立为主。楼里出出进进多是白发苍苍,其中大半是中国人。这是福利性质的公寓,呆在这里的大多是没有亲眷可以依靠的老人,毕竟这里是市中心,去医院之类的要方便很多,大城市的公交系统也方便出行。老人院本身有生命衰竭的悲戚,这点与国内爷爷所在的老人院无异,但这里的公寓,当看到那么多来自中国的老人在此居住,整幢楼立时笼罩在一种客居异乡的凄凉中,无论他们拿到美国身份二十年,三十年还是四十年,一切不得不终结在这桩孤寂的公寓中。张爱玲最终在美国的家中去世时,也无人知晓,过了好几天才被人发现,国人美国梦的凄凉结局一至如斯。

几周前的一个周末,老板办了个烧烤party,跟一对美国教授夫妇聊天,他们很自然的聊起中国来的学生,然后就说道中国学生分两种,一种是“american chinese”,另一种是“chinese chinese”,前者大多成绩一般,也不卖力,后者大多成绩优秀,工作认真刻苦。想起很早前看《天道》的一句台词“不用你多说,别人错待不了你。”这就是国人的美国梦,无论你说多少遍“i am from u.s.a”。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我的名字叫忧愁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冲冠为红颜点评:

热情洋溢的文字,充满爱国情调。
不管吃不吃得到,葡萄总归是酸的。
美国梦也好,法国梦也罢,
如果只是带着个人私利远走他乡,
一般都晚景凄凉。
从美文中不难体会国人的悲哀。

文章评论共[2]个
绍庆-评论

晚上来拜读,祝福事事顺利!(:012)(:012)(:012)at:2012年05月28日 晚上7:33

文清-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晚上好!at:2012年05月28日 晚上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