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感悟中庸之道蒲宇伦

发表于-2012年05月26日 上午11:24评论-1条

童年时在乡下念私熟,《幼学》读了便开始读四书,第一本叫《大学》至今还能记住;“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清明…”其它内容都没有印象了,接着老师教读《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老师只要求熟读背诵,意思是什么?老师只是说,你们好好读,将来长大成人了就慢慢懂得中庸之道了。

解放后进入初中,学习新教材,读过的那些黄皮书的内容渐渐都还给了老师,进入师范都学习现代文章,古诗文的比重很少,加之反封建文化,批评孔孟的儒家思想,几乎把四书里的内容全忘了。文化大革命中批林批孔,又开始触摸孔子,批孔老二的“克己复礼”批判儒家的“中庸之道”。其时,在群众组织里,有造反的革命左派,有保守的右派,还有走中间路线的逍遥派。逍遥派中不少人就是奉行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折中调和。当我注意到那些经过风雨见过世面的老游子,对文化大革命,持不冷不热,不左不右的态度时,以为他们对革命缺乏热情,但是他们的情绪也显得平静。 在多次交往中,我开始对他们有些佩服,他们奉行 的“中庸之道”起到了保护自己的作用,我也有了一点领悟。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亲历了时代的飞快发展,目睹了城乡的巨大变化,国家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民生的日益改善,三个文明建设国民素质不断提高,特别是思想的解放 令知识界的同仁们感到心情舒畅。“中和之道“的儒家思想,成为执政的指导思想。在国民中大力倡导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民生为重;坚持和平外交睦邻政策…由斗争哲学转变为和谐哲学,令吾辈感受极深。

回顾几十年的风雨人生旅程,总结半个多世纪的待人处事经历,对如何实践“中庸之道“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对自己的要求要务实,不可想入非非,不可好高骛远,不可徒有虚名,不可妄自尊大,低调做人,踏实做事,不要太苦太累,不要苛求自己,要一平常的心态去做自己该做的事。

二对别人包括自己的家人亲友,同学同事,和身边的熟悉的人都不要太苛,要与人为善,要以真心换真心,要懂得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多为他人着想,这样别人也会为你着想。中庸之道就是讲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包括处理好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不吹不捧,不卑不亢,正正堂堂做人做事。

三对物质享受要有度。而今经济宽裕了,物质也丰富了,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追求物质享受,好像是当代人的共同特征,但我以为要懂得节制,懂得掌握一个度。年轻人追求票子(高薪),房子(豪华),车子(高档),儿子能上名牌大学,能出国留学度金成洋才,吃穿玩的享受就讲有特色,但有的年轻人由于奢望过高,拼命去追求,忘我去奋斗结果是未老先衰,英年早逝,或铤而走险,以身试法,毁灭人生。享受一定要有度,经历过酸甜苦辣的老一辈,很懂得珍惜今天的好日子,对物质的享受容易满足,人生追求的除了物质,更重要的是精神的享受,在精神上有一定的追求,你就会得到比物质更高雅的享受,体味到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中庸之道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中庸之道就是中和之道。作为个人而言实践中庸之道,主要是加强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德,至圣,合内外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谐境界”。作为社会的一员,要为构建和谐社会出一分力,尽一份责任。

吾虽年迈近黄昏,学而不厌,修养不息终不改,中庸之道将成为自己一生实践之大道!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蒲宇伦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呆贝贝推荐:呆贝贝
☆ 编辑点评 ☆
呆贝贝点评:

作者对中庸之道有着自己的感悟:“中庸之道就是中和之道。”

文章评论共[1]个
金子川-评论

欣赏朋友文字,问好!at:2012年05月26日 晚上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