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语境下的大众传媒
剑门若郎【张无尤】
对于这个论题,我想,首先应从观念上澄明一下:后现代语境究竟是怎样一种语境,其次所提大众传媒应主要框定一个什么范围,再就是在后现代语境之下,具体分析阐述大众传媒的现实生活特征、功效及其流变等。
一、后现代语境特征
在理论界,至今对“后现代”的认识仍是不够明确的,一说“后现代”就什么都是“后现代”的,或什么都不是“后现代”的。好像“后现代”只不过是当今非常时髦流行而花里胡哨的一个“语汇”。然而,用马克思“观念中的世界不过是现实世界的曲折地反应”这一唯物论来看,“后现代”这一提法并非“空隙来风,无中生有”。而是有着深刻的现实政治、经济、文化基础的。
杰姆逊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一书中对资本主义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做出了精当的分析,即在马克思的时代,出现了较完整的市场资本主义,此时的文化尚处于所谓“古典”时期,艺术上主要表现形态是现实主义的。到了列宁的时代,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出现了垄断企业,出现新的大规模的工业后,同时出现了新型文化。帝国主义的出现改变了世界的经济格局,也改变了资本主义原有的生产方式,帝国主义瓜分世界,既导致了殖民主义的出现,也使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不断成熟后,出现了国家市场向世界市场的扩张,成熟了的西方电影工业的向外输出也是这种文化扩张的一部分,而这种新型文化则让人进一步感受到由工业革命带来的人的自我异化,人的心灵被扭曲。这样,也就随之出现了反理性主义的现代主义。“二战”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以科技和信息为基础的“后工业社会”,这正是“后现代”兴起的深刻现实基础,科技和信息的迅捷发展改变了全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电视、网络等新型媒介的出现,又使千姿百态,由各种不同影像组成的世界一下子都闯入了每个普通家庭。广告得到了爆炸性的发展,文化开始不断走向大众化、商品化,它冲击着传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上演着以科技信息迅猛发展为特征的后工业社会之“文明戏”。
关于后现代语境,我们可以简括为如下特征:
(1)、作为后工业社会的一种泛文化现象,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所提出的“中心”,它要求消解中心和所谓二元对立中的本质的“逻各斯”。
(2)、现代主义重视人的主体性,在后现代境遇里,主体成了某种破碎的、不完整的形象。
(3)、后现代主义是消解崇高的具有破坏性质的所谓“后美学”,它倡导突出那些“不可表现之物”,推崇多元化,零散化、非神话化。
(4)、后现代主义是反权威主义的,所以,它要求削平,既反对思想权力话语,也反对所谓“专家理论”的权威性。
(5)、后现代主义在反对理性上比现代主义走得更远,因为太多不确定性,所以其本体论也不确定,放弃了对上帝、永恒、灵魂等终极问题的追寻。
(6)、后现代主义不理会启蒙主义和精神救赎,也打破了工具理性启蒙,强调文化差异性以及冲击理性思维的共通性、整体性。
(7)、后现代主义以颠覆、消解现代主义的“元叙述”和正统为己任,所以它往往以形而下的特征来显示后色彩的边缘性、另类性等。
二、对大众传媒的基本框定
马克-波斯特在《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一书中指出,人是符号和文化的动物,人创造文化,又被文化所创造。他把文化传播的漫长历史大致分为:口传文化阶段、印刷文化阶段、电子文化阶段。他考察了电子媒介语言与传统交往方式的差异,并认为这种差异深刻地影响了人感知自我和现实的方式。当电子媒介进入我们的日常交往时,其语言的多变性引发了意义的去中心化,以及自我意识的消解。作者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方式”的概念中发展出“信息方式”的概念,并指出晚期资本主义的转变是和从生产方式转向信息方式相对应的。马克-波斯特的信息方式诸阶段标示如下:面对面的口头媒介的交换,其特点是符号的互应,自我由于被包嵌在面对面关系的总体性之中,因而被构成为语言交流的一个位置。印刷的书写媒介交换,其特点是意符的再现,自我被构造成一个行为者,处于理性/现象的自律性的中心。电子媒介的交换,其特点是信息模拟、持续的不稳定性使自我去中心化、分散化和多元化。我这里要谈的大众传媒主要是指与“后工业社会”相对应的马克-波斯特所提及的“信息方式”的第三阶段:电子媒介的交换阶段。在这里,大众传媒的典型代表是影视和网络。
三、后现代语境下的大众传媒
在“后工业社会”中,印刷文化被视觉文化、影像文化所取代,似乎一切都变得似是而非,都成了游戏或拟真、幻觉、幻影与现实、真相合流,而且,只要有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大众传媒,就一定会有流行、媚俗和批量生产的复制品。影视作品走马灯似的“你方唱罢我登台,”一切都是被制作,而又是被不断复制和炒作出来的。如是,不现实的似乎都成了现实的,真实的倒反显得不真实起来。
影视、网络及各种通讯技术,每天都在大批量的制造,传播和扩散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本身就是不稳定、可变的、可多次使用的、不断增殖的一种存在方式。在后工业社会中,知识不断更新,旧信息不断被新信息所替代。如是,信息自身也就无所谓中心和深度,而反倒是与商业动机紧密相连的,诚如控制论者艾什比所言:“信息就是变异度。”这样,后工业社会中的泛信息化就必然会形成文化和艺术中的消解、变异、无中心和复制,同时也必然会染上商业动机的印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任何一种电视栏目都离不开广播的插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当今大众传媒的耀眼浮华的背后,体现出人的物质欲求的最大利益化的商业广告成了大众传媒无形和有形的上帝,大众传媒在很大程度上直接体现为生命意志骚动和欲望的扩张。在后现代语境下,置身于大众传媒的包围、进攻、互解、分化、撕裂、麻痹、割裂、虚幻的情境之中,人们的心理精神层面自古而今似乎从未面临如此之浩劫,人们的理性工具的上帝在无意识有意识之中创造并释放出作为“替补”的恶魔,它是作为“上帝”不在场的“替补”,可是,上帝竟有不在场吗?
布希亚德认为,传媒以一种“真实的内暴”使出现于屏幕的图景等同于在场的真,这种“真实”使人停留在画面的切换上,镜头代替了任何批判理论模式,因为符号已不再指涉外在真实的世界,而仅仅指涉符号本身的真实性和产生符号体系本身的真实性。大众传媒不断造成信息发出、传播、接受三维间的“中断”。大众传媒的播出是单向度的,不像对话那样有情感的交流回应,这种“无回应”的播出缺乏沟通,使大众传媒成为“为了沟通”的“不沟通系统”。这种不平等的话语输出,实质上掩盖了这种“无回应话语”的话语权力实质。传播与回应的不均等关系,使权力属于能施予而又使对方无法偿付回应的一方。媒体具有“敞开”和“遮蔽”的二重性。它构成真实,造成事件,制造热点,它也忽略那些不应忽略的价值,甚至还制造虚假和谎言。人们看世界的立体三维的方式如今剥离得只剩下墙上的“窗”——显示屏了。人们长时间地凝视它,看到的却是它与其它媒体之间不断参照、传译、转录、拼接而成的“超真实”的媒体语境,一个“模拟”组合的世界,一个人为“复制”的世界。这种复制和再复制使得世界走向我们时,变得主观而疏远,媒体成了沟通的“不导体”。媒体让我们看到的世界以牺牲世界的丰富性为代价,人成为媒体的附属物,或媒体的延伸。媒体将人内化,使人只能如此看、如此听、如此想,人沦为了终端接受器。人从思想的动物退化为储存信息的动物,并因超负荷的信息填塞而导致信息膨胀焦虑症和信息紊乱综合症。另外,大众传媒导致了一种“窥视欲”的生产和再生产。人们的私有空间成了媒体聚焦之所,整个世界方方面面的事不尽必要地展现在家里,尤其是那些色情的、凶杀的、恐怖的片子,更是使人在迷醉中得到下意识欲望的满足而又膨胀出更刺激的欲望。如果说自尼采宣布“上帝死了”以来,人们陷入了精神信仰的现代性情境危机之中,那么福柯的“作者之死”则表征出在后现代性语境中,人们已放弃了现代性语境中作为主体的那种“清醒抗争”的努力。人已沦入了卑微的尘俗之中。
看那,看天地相结合微茫的地平线上,走来了,起初是一个,两个------后来是一些个性鲜明意气风发茁壮成长的少年们以及那些与音乐相伴似天使般美丽非常的姑娘们,在我们诗意的眼眸中,越来越清晰、明亮,意义由此而敞亮。他们从何而来,又要到什么地方去呢?我不禁沉入形而上的哲学玄想。渐渐地,少年和姑娘们皆不见了,到处都是些相似的面影,最后,连面影都模糊了,诗人的歌声停歇了,在哲学头脑的沉思中,只剩下无力的风,载着破碎的意识,散漫在大地上,一切都归于了无吗?
最后,我还想要说的是,生命的历程本身就是对生命的一曲无尽的赞歌,人和人类具有不败的精神!
[2005年四川大学硕士讨论课讲稿草案其一]
-全文完-
▷ 进入剑门若郎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