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老掉牙的话题,很多文人前辈都写过文章述过这个问题,今天我在这里又来个旧话再说了。
其实,这个话题应该没有什么可写的。因为现在真正的文人生活过得还是不错的,收入也不会很差,也根本不会再出现以前那些前辈所说到的那种穷酸相。但是社会上还有像我一类的,没有固定工作,专靠自由撰稿过生活的,日子还是挺艰难的。很多时候自己稿子发出去了,就像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没有办法,为了肚子问题,自己只好拼命写。又拼命寄了!
我这辈子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除了喜欢看书外,还特别喜欢买书。只要碰到自己喜欢的书,就会想方设法把它们都买回家。我的老婆总是埋怨我,说你什么不好买,就只知道买那些破书,你看现在家都快成书店了!
不知为什么?我就是有这个嗜好。所以每次搬家的时候,最让我老婆头痛的就是大箱大箱沉甸甸的书。这时老婆看到那么多打包好的书箱时,就要唠叨半天。这时,我只好不作声,低着头让她说了。
说句不怕丢人的话,我经常为了买些自己喜欢看的旧书而饿肚子。
记得有一次星期天,我去上海文庙旧书市场看书,这次身上带了36块钱。一上午过去,结果买了四本书,《周易杂论》,《周易参同契》,《周易本义》,《醉醒石》,把身上的36块钱全买光了,只好中午饿肚子,并且从文庙一直走回鲁迅公园附近住的地方。本想打算少买一本,留几块钱坐车,可是又担心没买的书下次没有卖了,所以还是全部买下来,免得日后心里不舒服。
记得还有一次,我在住的附近一家旧书店里看中一本朱自清编写的《史记菁华录》,问一下老板价钱。他说要十块钱,我这时搜遍全身,也只有八块一毛钱。我问老板八块一可以买吗?他说不可以,十块钱一分也不能少!这会,同时有一个顾客要买老板二本书。付钱的时候那个顾客从身上口袋拿出一大叠全都是一百块一张的钱,顾客很自然的抽出一张退给老板付书钱。
这样对比一下,就很容易分辨出来了。这也许就是鲁迅先生几次论“文人轻相”的另一原故吧!
-全文完-
▷ 进入黑夜浪莎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