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绳子几个女人 秦可卿元春
经过笔者的观察,发现其实金陵十二金钗都是有脉络可寻,双双对对对的,或对比或牵引最明颢的像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是一起概括的: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停机德"指的是出自战国时代燕国乐羊子妻停下机子不织布来劝勉丈夫求取功名贤淑之德的故事. 这里是赞叹宝钗。
"咏絮才"指女子咏诗的才华, 后世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有"咏絮才"这里喻指黛玉,"玉带林中挂",倒过来是指 "林黛玉" "金簪雪里埋",是指薛宝钗 ,而十二金钗中的演曲中也是两人一起概括的如林黛玉的枉凝眉处处不离宝钗:
一个是阆苑仙葩, 黛玉木石奇缘,一个是美玉无瑕。 宝钗金玉良缘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黛玉,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宝钗
一个枉自嗟呀, 黛玉,一个空劳牵挂;宝钗,一个是水中月,宝钗,
一个是镜中花。黛玉,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到最后黛玉终究只能还尽眼泪。
至于宝宝钗的终身误处处不离林黛玉:
都道是金玉良缘,宝钗,俺只念木石前盟。黛玉:,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宝钗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黛玉:,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举案齐眉,是出自<后汉书>,写的是汉代名臣梁鸿与妻子孟光相敬如宾的故事。吃饭的时候,孟光总是把饭菜举到眉毛那么高,恭恭敬敬地请丈夫用餐。
可是如果妻子对老公sir前sir后敬多过爱,老公也不会开心,就像爱情要不就 是”纵使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不然就是,”生死契阔,与子相悦”,不外如此。当然生活也是这样的几种状态,多数人是在”到底意难平”之中寻求安慰与解脱,只是,致死心里那个希望圆满的声音一直在唱。
其它对组呢,像一条绳索牵引,以李纨的不争对上王熙凤的机关算尽,探春的玫瑰花周身是剌对比迎春的二木头一个远嫁方有出路一个忍气吞声终究被虐至死,而湘云对妙玉,两人都是大观园的壏外人,也同时对宝玉有着若有似无的情愫,至于惜春和巧姐在贾家败亡后一个嫁到农家一个出家,而秦可卿和贾元春的关联是那一条绳子,而那一条绳子贯穿了贾府的兴盛败落,也贯穿了风月情事,秦可卿和元春在书中明写都是病死真的吗?
秦可卿的演歌里是好事终:
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秦可卿本是被弃于养生堂的孤儿,她从抱养她的“寒儒薄宦”之家进入贾府,曲子的有一点是颇令人思索的,那就是秦可卿在小说中死得较早,接着下一章便忽有贾元春省亲、庆元宵等盛事,但作者却说她是“败家的根本”。 第十回,她突然生病了,她为什么好端端地突然就焦虑了,就抑郁了?也就是个小型的元妃,他有一个腼腆斯文的弟弟秦锺,而这个弟弟周旋在不少男子之间 他就焦虑到病死了,宗族的老祖宗贾母对她不是挺好吗?认为她是第一得意之人,她婆婆对她也很好啊,连荣国府的王熙凤对她那么样的百般呵护,上上下下的人对她都很好,怎么就焦虑起来了呢?然后就写到因为病了就要看病,那么当时是怎么给她看病呢?三四个人一日轮流着倒有四五遍来看脉,很离奇,哪有这么看病的,这不折腾死人吗?说弄得一日换四五遍衣服,坐起来看大夫,每看一次大夫就要换一套衣裳,这很古怪。得病得的怪,看病的方式也很古怪。最后就来了一个张友士,他忽然以一个太医的身份跑到贾府里来了,到宁国府来了,他有事,他有什么事?他论病细穷源,论的什么病?他穷的什么源?值得探究。而那般的折腾到最后在 判词演歌中露出尾巴,秦可卿的判词中: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判词中第一句"情天情海幻情深"之中,"情天情海"指男女相思之情,深而且广。"幻"是虚幻,荒诞。情既相逢必主淫,这句是揭露贾蓉之父贾珍和儿媳妇秦可卿之间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意思就是公公偷儿媳妇,是说他公公贾赦来着。
后来一回焦大说的偷小叔,扒灰的扒灰直指人心,偷小叔大家都懂,大慨是秦可卿和贾宝玉或王熙凤和贾蓉甚或贾瑞,而扒灰是什么意思呢?指得是公公扒灰,古代在庙里有用来烧纸钱的大鼎或大盆,纸钱多用锡纸做,庙祝就在鼎里扒拉灰找没有烧完的锡,偷来卖。“扒灰”即“偷锡”,谐音“偷媳”。所以跟公公私通或*淫儿媳妇叫“扒灰”。
最后两句"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指出,莫说不肖子弟都来自荣国府,开头造成祸患的实在是宁国府的人。画梁春尽落香尘明明白白是上吊,可卿或许是被贾珍迫*淫而自尽。
但秦可卿的死却和元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只因秦可卿出身出奇,由太医来看病秦可卿的态度恐怕秦可卿不止是个孤儿,她呆在宁国府决定着宁国府今后的背景前途,或许出身出忽意外的高贵,所以整个贾府对这个凤凰小心翼翼,万一秦可卿的背景家族获得了政权,那么他们就是开国功臣之一,他们保存了这个家族宝贵的血脉,他们的荣华富贵就会升级。这样来读《红楼梦》这些文字的话,就会有豁然贯通之感,
贾珍的态度更是出奇,贾珍在秦可卿死了之后,他不掩饰他对秦可卿的痛惜,哭得泪人一般,还有一句话叫做恨不能代秦氏之死,如果仅仅是爱惜或爱情或是秦可秦被*淫致死,必该袐而不宣,何至于到这个地步,是不是?他觉得是葬送了宁国府很重大的政治前程,他很痛心,他说合家大小、远近亲友谁不知道我这儿媳妇比儿子还强十倍,如今伸腿去了,可见这长房内绝灭无人了。然后问他怎么料理,他说如何料理,不过尽我所有罢了,还是拍着手,不是低低那么去说,不是压低声音偷偷说,公开说,他不在乎。死了以后,她睡在一个什么棺木里面?就睡在薛蟠所留的坏了事的义忠亲王老千岁所留下的樯木所制成的棺材里面,她叶落归根了,,这时候她真实的家族血缘实际上就揭示出来了。
所以这时贾元春的省亲和选凤藻宫就出奇了,乃自贾元春的死也很古怪,她是“自选了凤藻宫后,圣眷隆重,身体发福 “说她“未免举动费力,每日起居劳乏,时发痰疾”,说 “偶沾寒气”以后,就“勾起旧疾”,勾起她的旧病后,,“竟至痰气壅塞,四肢厥冷”,因此就薨逝了。她是因为发福,因为多痰,因为受了风寒,可能得了点儿感冒,她就死了,很太平地死在凤藻宫里面了。
那么,前面第五回的判词也好,关于她的《恨无常》曲也好,关于她那首灯谜诗也好,等于都白写了, 高鹗就这样告诉我们,贾元春这个人,她很太平、很正常地在宫中薨逝了。
但《恨无常》曲是这样的: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这首曲曲名叫做《恨无常》,大家再想一想关于秦可卿的那首,曲名是《好事终》。两首曲的曲名搁到一起,触目惊心。两个曲名体现出了 因果关系。秦可卿和贾元春是扯动贾家命运的两翼——秦可卿的好事终了,很快贾元春的好事就来临。但是贾元春的最终命运仍然不好,所以叫《恨无常》。 如果始终不好,就叫常不好,始终好就叫常好;情况总在变动中,没有什么是可以持久的,而且往往那变动也无法预测,因此也就无法控制,无法避免,这才叫无常。 贾元春命运的悲惨在于,她的好运不能持久,所以她所谓的“恨无常”,实际上也等同于“好事终”。
若一句句来分拆看真的般般不离可卿”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这两句 跟秦可卿那个曲的曲名真是挺对榫的,把秦可卿的《好事终》那个曲名挪到这两句前头,,不也挺恰当吗。“荣华正好”,结果“无常又到”。“无常”既是一个意味着事情不稳定,同时又是一个特指。什么叫“无常”?催命鬼。一个人死了以后,牛头、马面无常就来了,牛头马面是专门为阎王爷从阴间跑到阳间来勾人魂的,他们把锁链套在人脖子上,拉着那么一走,人就死了,就奔赴黄泉了;又是一条绳索了帐 。
底下一句贾元春“眼睁睁,把万事全抛”,上面说秦可卿出身高贵,寄居贾府,那么,可不可能是九龙夺嫡的后人,而贾元春知悉了后会不会为了出身和家族安全去告了袐,而皇家只是让秦可卿自尽了事,没把真相暴露于社会,,牺牲了秦可卿,求暂时的政治平衡,而她就因此被皇帝褒奖,才选凤藻宫,加封贤德妃,而且回家省亲,看看秦可卿可件的余波,大大地风光了一回。
甚至于为了面面俱到,她还专门安排了清虚观打醮活动,在秦可卿的父亲生日那天,为其打平安醮,正如秦可卿跟王熙凤预言的那样,“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到头来,她还是“眼睁睁,把万事全抛”。
在曲的第二句里,就已经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这个人的死亡,不是 因病死亡,她是突然死亡。一个人眼睁睁地不愿意死,生理上不到死的时候,结果“把万事全抛”,就说明是非正常死亡。
荡悠悠,把芳魂消耗。”这句话很恐怖 ,闹半天,她也是上吊死的呀?她的死法和秦可卿闹半天是一样的呀?不过她的死法和秦可卿是有区别的。秦可卿是自己上吊而亡,是“画梁春尽落香尘”。她怎么死的呀?“荡悠悠,把芳魂消耗”,她很可能是被别人缢死的,被别人用绸巾、玉帛绞死的。而且这过程当中她非常痛苦,她的“芳魂”是“荡悠悠”地、一缕一缕地归于消失,非常悲惨,她的死相应该是比秦可卿还要可怖。和秦可卿又有类似的地方。
秦可卿上吊以后,没死绝的时候,跑去给凤姐托梦,说我要走了,你们贾氏宗族应该怎么办?贾元春在“芳魂荡悠悠”的时候,她也向她的父母,估计也托了梦,或者起码是她的阴灵想托梦,想表达一个意思:就是“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这句话说明她也是托梦。
她在梦里跟她的父母说了什么话呢?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呢?她说“儿命已入黄泉”,这句话就更确定她是死亡了。如果说“荡悠悠,把芳魂消耗”你觉得还不一定是死,那么这句话就太清楚不过了,说明最后她是死掉了。她发出一个什么样的惨痛的警告呢?她说,“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天伦”就是她向她父母的一声呼唤,所有的亲族它几乎都可以包括在内,就是说建议贾氏家族“须要退步抽身早”。
什么叫“退步抽身”? 第二回写到贾雨村 他赋闲的时候到了一个破庙,叫智通寺,这个庙有一副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就是说,不要老觉得荣华富贵是可以持续绵延的,不要总是去想尽办法到争夺权力的战场上去抢一块肉、分一杯羹。人生在荣华富贵的诱惑面前,不要眼前无路才想回头,身后还有余的时候忘了缩手。元春向她父母.向她的家族提出的警告当中,又发出了这样的声音,就是要“退步抽身”。从哪儿退步?从哪儿抽身?就是从“双悬日月照乾坤”的这种皇权斗争的格局里面来退步,来抽身。当然这种劝告估计起不到作用,因为像小说里面所描写的四大家族,像贾家这样的贵族家庭,特别是这个家庭里面的那些主要成员,他们是不太可能真正从权力的角逐当中去退步抽身的,而整个《红楼梦》的悲剧根源也就在于此。
-全文完-
▷ 进入嘲諷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