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是一句屁话,是三个屁字。
爱,在古代是这样写的——“愛”,指从心底发出的,用心才能完成的一项大脑指令。
爱,在《康熙字典》中从“心”部,所表示的情感动作均与心有关。现代汉语辞典偏偏去掉的是这个字的根本,从“爪”,意思是,爱,用爪子抓抓就完了。简化“爱”字的那个人简直比玛雅人还会预言,真是太有先见之明了。
“爱”字,如果没了心,可以是排列,可以是组合,也可以是“人尽可夫”。
爱是从心底产生,再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出来的。即使你真的爱一个人,也完全可以换成“想你”之类含蓄一点的词,大不必天天哇哇叫着“我爱你”。
“爱情”成了买卖,“婚姻”成了事业,这年头,没谁再装幼稚去跌眼镜了。
按我的意思,“爱”字如果加个“口”字旁则更合适。外国人动不动就波一个,再顺嘴溜出一句“i love you !” 那咱也见怪不怪,因为人家西方人肢体语言惯了。如果80后、90后们,满嘴“我爱你”,小男生小女生大街上毫不扭捏地直呼“老公”、“老婆”,那咱也不奇怪,因为这些孩子一出生就被青春偶像剧包围着,他们说“我爱你”就像外国人见面“hello”一样、中国人见面不论何种场合都问一句“吃了吗”一样,也没有什么突兀的。但是,如果一个人是60后或70后,动不动也对认识不到三天的异性来一句“我爱你”,那,我看他要么是老不正经,要么是恬不知耻。
炮轰“我爱你”,并没有炮轰“爱情”。相反,那些踏实温暖的爱情,那些感天动地的爱情,依然让我崇敬有加、热泪盈眶。我愤怒的是现代很多、许多人,打着爱情的幌子,做着滥情的事情,简直是把高贵的爱情当做妓女用。
如果“想晒的就是自己最缺的”,那么人们热情高涨地不断歌颂着爱情、爱情成为永不褪色的主题的原因是不是因为真爱的稀缺呢?古今中外的真爱,掰着手指算算,难道真就那么寥寥几对吗?
最近看了几期相亲类节目。男人选老婆,要求容貌啦,身高啦,性情啦……好像都没涉及到内心世界。女人选老公也一样定位在身价上。这种相亲节目看了实在令人寒心加恶心,跟牲口市场上公然看看牲口的牙口没什么区别。相亲,直指婚姻,根本没有涉及到爱情。
这世界,除了娘是真的,其他都不敢保证,何况爱情乎?“爱我?你敢跟我结婚吗?”变成了检验爱情真伪的银汤匙,因为这句话把“爱”从语言变成了行动。一般情况下,该是什么样的嘴脸就会原形毕现。
中国人为婚姻而结婚,欧美人为爱情而结婚。欧美人追求人的自然本性,当爱情消失的时候,两个人就可以分道扬镳了。所以,他们的离婚率很高。在我们看来,他们太性自由、太性泛滥。中国人一开始追求的就不是爱情,而是物质的婚姻,婚姻中有无爱情,都能接受,都能维持,而且还甚至能够把无爱的婚姻也经营得风生水起。近年来,国人的离婚率也直线上升了,与鸡的屁一样,好像也并不代表那个什么什么水平的提高。
对于生活来说,爱情是奢侈品,生活离开爱情是可以继续的,甚至也可以是幸福的。就像和尚尼姑,没有爱情,只有佛经,他们一样幸福地生活着。
爱了,却并不是情人关系,那是很高的境界;是情人关系却没有爱情成分,那归为动物世界。
中国人向来喜欢热闹而又特别崇尚拿来主义,于是乎,俺们中国人过完自己的一箩筐节日还嫌不过瘾,就把洋节们拎来也一并过了。圣诞节,西方人是真正的快乐着,咱中国人爱生蛋的不爱生蛋的都得“生蛋”的话,未必就真的快乐。情人节,西方的有情人手持玫瑰甜蜜相聚,那确实是浪漫的。咱中国人,有情的,无情的,光明的,地下的,一窝蜂上街哄抢玫瑰,那只能叫一个恶俗加媚俗。
爱情如此脆弱,爱情如此难养,多少人只能望“爱”兴叹。
爱情如此稀有,爱情如此高贵,就像“莫谈国事”一样,还是莫谈爱情了吧!
嘻嘻……呵呵……哈哈……
-全文完-
▷ 进入卷头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