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从学会上网,仿佛找到一个新天地,得便就上去溜达,这就有了一些虽见不了面却能闲聊的朋友,很合得来且心无芥蒂的便常常与之插科打挥开开无伤大雅的玩笑;遇到繁花茂柳绿荫秀草,更是流连忘返;偶尔有点儿心得也邯郸学步似的划拉几行诗啊文的发到网上自我欣赏一番,便觉其乐无穷。如此,难免会懒了家庭内部分管的份内营生,老伴儿就常常发话:“你啊,这是有了网瘾了!”
对这个“瘾”字,我一向没有好感,当然要辩解,说:“哪儿来的瘾?培养起一点儿兴趣而已。”老伴说:“兴趣大了就是瘾。”江楼这老头儿有些呆气,为了否认老伴的话,便到书上去找理论根据。没承想,这一找恰恰证实了老伴的话。《现代汉语词典》上有两个解释:“1、由于神经中枢经常接受某种外界刺激而形成的习惯性;2、泛指浓厚的兴趣。”只好承认是有点兴趣的瘾了;不过,自觉还没到无法自拔的程度。
这番小小的辩论,倒引起了我对这个“瘾”字的研究兴趣,于是再翻书查资料,从内涵到外延,彻底的追究了一番。有的书上说:“瘾往往对人的大脑某个区域产生强烈的刺激,诱使大脑失去平衡,某些区域高度集中,对人体造成破坏。”“失去对瘾之物的控制时,内心往往会产生失落感,这种失落感是由于刺激感觉的消失。”还有的书上说:“隐者易进入空明之境”,导致“某些知觉迟钝”,这是由于“人的精神高度集中于某事物而暂时忘却了外在事物。”于是,渐渐明白了,人体(包括大脑神经),是一个整体系统,讲究的是和平协调,所谓“隐”者,就是失去了系统的协调。
从外延看,联系现实生活,能上瘾的事儿极多,有好的也有坏的。烟瘾、酒瘾、毒瘾、赌瘾、偷盗瘾等等都是坏瘾。《聊斋志异》里就写了一篇关于酒瘾的事,说有一个人染了酒瘾,后来有人提供了一个方法,把一坛酒放在他面前,可就是不让他喝(把他绑起来),结果从他喉咙里钻出了一个酒虫!这当然是瞎说。我却见过一个偷盗成瘾的人,是笔者小时的一街坊。她喜欢串门,每到一家,必偷!临走的时候,哪怕锅台上有一根筷子,她也要顺到衣袖里。不偷点什么,大概心理就难以平衡。当官也可以成瘾。你看那些跑官要官买官的,不就是瘾吗?贪污敛财当然更有瘾。有些贪官已经通过种种手段敛起了百万千万甚至万亿的家私,却还不满足,依然继续贪,直至锒铛入狱甚至送了性命。这不是瘾是什么?
有益的瘾也不罕见。爱迪生就有发明瘾!他活了84岁,从21岁获得第一项发明专利(自动记录投票计数器)起,一生发明1026项(也有统计是1300项)之多。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发明,搞发明是他的第一欲望。还有大家都知道的咱们的陈景润,他那哥德巴赫猜想可是在近似牛棚的睡觉的床板上完成的。据说解放出来受推崇以后,有一次骑车去上班,一边无心地踏车一边想他的公式推理,一头撞到电线杆上,下意识地摸着头还连连向电线杆道歉:“对不起,对不起!”你瞧这瘾!
艺术界的:安徒生,70岁的寿,写了168篇童话故事;莫泊桑43岁就去世了,写了300多篇短篇小说。中国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都是写詩有瘾。杜甫穷困潦倒到了“风卷屋上三重茅”的地步,还没忘了写诗。即使有忧国忧民的思想,没瘾能行吗?
还有那些所谓工作狂,不管出于何种原因,总之是工作成瘾了。成瘾到废寝忘食!(当然,这种隐还是要以不伤身体为主。)
老农民有干农活的瘾,你不让他“活动活动”他浑身不舒服。
老工匠有修理器具的瘾,修理完了自家的到邻居家去找。
雷锋觉悟高,喜欢做好事,我不知这算不算“瘾”。如果这也算瘾,那有这样瘾的人越多越好。
读书也可以成瘾。
……
好的瘾可以创造出社会财富显示出人生价值,坏的瘾足以败身破家成为社会的祸害或者负担。戒毒所不就是为那些染了毒瘾的人准备的吗?监狱里也有偷盗瘾、贪污敛财瘾者的一席之地。
凡瘾,往往无法自拔,要从瘾里解脱很难。有益的瘾不存在这个问题。多少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对学习上上瘾,可他就是培养不起来!我巴不能对慈善事业上上瘾,可我上过几次当后在街上见了可怜兮兮地讨饭的就怀疑他是骗子!打从出了那个郭美美后,连上面号召捐款我都没了积极性。
成瘾容易戒瘾难的是那些坏瘾。据说毒瘾有一两次尝试就可以了(我可没这体会哈),而戒掉却反反复复。听说,已经有了戒毒瘾的药物;但资料也说,那药只能切断生理机制和瘾之间的联系,而心瘾,却必须依靠顽强的意志力。如此看来,对那些坏瘾,还是离远点为好;不好奇,不尝试,干脆连边也不去沾它,你就永远也“尝不到梨子的滋味”,尝不到,当然也就无从依赖。
下边该说说网瘾了。这是打从网络这东西才出现后的一种新兴起的瘾。老伴说我“有了网瘾了”,我承认沾点边;但从上述心理学内涵的角度看,我这还真不算什么,不过有时入迷而已。入迷和成瘾挂边儿,但有区别。入迷是全身神投入,“进去了”,还能出得来;而瘾则是被瘾的对象所控制,进去、沉迷、依赖、出不来了!真有网瘾的我见过。某老同事的一个孙子,都上初中了,偷偷摸摸染上了网瘾。有一次,家里认为他上学了,学校认为他家中有事没请假旷课了;总之是失踪了!学校调查他比较要好的同学,家里调动了亲戚朋友到处找,三天后,在一个地下网吧里找到了。人已憔悴得不成样子,却还趴在键盘上为他的游戏分苦战,两眼倒是炯炯有神!还曾在一个什么网上看到过一个女性网友写的文章,文笔还可以,那内容却是悲观得很:因为她丈夫反对她上网!而她,却是把网络当成她的第二生命。那语气,已经到了分手的临界线,她埋怨的是丈夫不理解她,不理解当然就是“不爱”。我在她的帖子后面随了四个字:“过犹不及!”不知能否给她那迷乱的脑袋瓜吹进点儿凉风。
网瘾对孩子显然不好,而对成年人,说不上是坏是好。互联网加强了信息的开放和流动是不争的事实;它营造了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也毋庸置疑。据说当前全国有2忆网民(今后只会更多),不知他们的瘾头都如何,也不知他们都在网上干些什么。前边提及的我给那位女性网友随的评“过犹不及”,我想就适合上网的同好。别过头,讲点中庸之道,“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有点兴趣,重在需要,进得去,出得来。我看这样就行!
-全文完-
▷ 进入江楼望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