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高端解读李白《上阳台》冷月剑客

发表于-2012年05月14日 晚上8:53评论-4条

李白《上阳台》诗正文内容只有四十六个字: 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 

《上阳台》 应写于744年(天宝三年)阴历7月18日。

为什么《全唐诗》没有李白的《上阳台》。笔者认为原因有两个:

1.《全唐诗》并非全唐诗,绝对的《全唐诗》书籍是没有的,《全唐诗》只是相对而言,比较全面罢了。

2. 李白《上阳台》并非诗文,只不过是一幅山水壁画的题词罢了。这幅山水壁画山高水长,物象千万。老练娴熟的笔法,清新豪健,没有这样的功底是无法表达的。这幅巨画应该是司马承祯所作。

我们首先来了解阳台宫的位置和历史。

阳台宫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城区西北30公里王屋山华盖峰南麓。因地处阳台而得名。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玄宗李隆基命道士司马承祯于王屋山自选形胜,创建道院。开元廿三年(公元735年)道院落成。有五楼三阁,取名阳台观。玄宗令其妹玉真公主进山拜师学道,朝野震动,道风顿盛。金贞元二年(公元1154年)改观曰宫,称“阳台万寿宫”。金贞二年(公元1214年)遭兵燹而毁。金正大四年(公元1227年)重建。元至元六年(公元1340年)重修玉皇阁。历元、明、清、民国多次修葺。 1963年,重修玉皇阁。1980年,维修三清大殿,补修玉皇阁。1981年,重修东廊房8间,并砌院墙。1986年11月,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05月25日,阳台宫作为明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值得注意的是王屋山的华盖峰是因人而得名,这华盖是谁?华盖即华盖君,长期住在王屋山德高望重的道士。天宝三年,初李白与杜甫、高适在东都洛阳相见,往开封,去齐州(济南)紫极宫访道士高如贵,请高天师授道箓。天宝三年秋,与高适、杜甫共游梁宋。同上王屋山,是为了谒道士华盖君。不料“玉棺已上天”。华盖君已经羽化(道教称人死)。见杜甫回忆作品《昔游》:

昔谒华盖君,深求洞宫脚。玉棺已上天,白日亦寂寞。

暮升艮岑顶,巾几犹未却。弟子四五人,入来泪俱落。

余时游名山,发轫在远壑。良觌违夙愿,含凄向寥廓。

林昏罢幽磬,竟夜伏石阁。王乔下天坛,微月映皓鹤。

晨溪向虚駃,归径行已昨。岂辞青鞋胝,怅望金匕药。

东蒙赴旧隐,尚忆同志乐。休事董先生,于今独萧索。

胡为客关塞,道意久衰薄。妻子亦何人,丹砂负前诺。

虽悲鬒发变,未忧筋力弱。扶藜望清秋,有兴入庐霍。

这个道士华盖君大概是司马承祯的师弟。)(华盖君不可能是司马承祯的徒弟,司马承祯弟子有李含光、薛季昌等。)不然他怎么可能居住阳台观。因为阳台观是玄宗皇帝李隆基命道士司马承祯在王屋山亲自选的地形位置而建造的。天宝三年,是司马承祯羽化的第十个年头。司马承祯羽化已经89岁高龄,开元十三年,李白25岁在江陵拜见了司马承祯,司马承祯称赞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李白 《大鹏赋序》:“余昔於 江陵 见 天台司马子微 ,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模拟故事:李白与杜甫、高适谒道士华盖君,到了上阳观,道童告诉他们,华盖君已经羽化了。他们一定感到寂寞、失落、惋惜。(见杜甫的回忆“玉棺已上天,白日亦寂寞。”)

道童遂他们来到上阳台天尊殿内,李白看到了,司马承祯作的一巨幅山水壁画,道教弟子拿出笔墨纸砚便请李白题词。

李白挥笔写下《上阳台帖》:

“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十八日上阳台。太白。”

《上阳台帖》为李白书,笔势豪放、雄浑、飘逸。

引首清高宗弘历楷书题“青莲逸翰”四字。

正文右上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签:“ 唐李太白上阳台”一行。

后纸有宋徽宗赵佶,元张晏、杜本、欧阳玄、王馀庆、危素、驺鲁,清乾隆皇帝题跋和观款。卷前后及隔水上钤有宋赵孟坚“子固”、“彜斋”、贾似道“秋壑图书”,元“张晏私印”、“欧阳玄印”以及明项元汴,清梁清标、安岐、清内府,近代张伯驹等鉴藏印。 

其落笔天纵,收笔处一放开锋。宋黄庭坚评李白的诗与书云:“及观其稿书,大类其诗,弥使人远想慨然。白在开元、至德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山谷题跋》) 此帖曾入宣和内府,后归贾似道,元代经张晏处,明藏项元汴天籁阁。清代先为安岐所得,再入内府,清末流出宫外。民国时入张伯驹手,

建国后,张伯驹先生赠给毛泽东个人的,毛泽东未收,直接转赠国务院,1958年此帖转交故宫博物院收藏。

李白《上阳台》并非诗文,只不过是一幅山水壁画的题词罢了。这幅山水壁画山高水长,物象千万。

老练娴熟的笔法,清新豪健,没有这样的深的功底是无法表达的。这幅巨画究竟是谁的作品呢?

这幅巨画应该是司马承祯所作。司马承祯不仅仅是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而且他多才多艺,文学、音乐、绘画也习有所长。

司马承祯按照皇帝的旨意在王屋山亲自选地,创建阳台观,他在天尊殿内绘制了大型壁画。

李白《上阳台》很有可能是此壁画的感慨题词。

为什么不是其他时间,比如9月18日呢?

天宝三年秋,李白与高适、杜甫共游梁宋,同上王屋山。因为天宝三年,杜甫祖母范阳太君去世了。盖棺后过了好长时间才入土。到了八月,杜甫才得到消息回家,葬祖母于偃师。

综上所述, 剑客个人初步认为李白《上阳台》是大型壁画题词,写于744年(天宝三年)阴历7月18日。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冷月剑客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谭水寒推荐:谭水寒
☆ 编辑点评 ☆
谭水寒点评:

李白四言诗《上阳台》书法,内容“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为纸本水墨,纵28.5厘米,横38.1厘米,5行,共25字。据传是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该书法用笔纵放自如,快健流畅,于苍劲中见挺秀,意态万万。结体亦参参跌宕,顾盼有情,奇趣无穷。

笔者就李白题此诗的历史成因给大多人上了一堂课。欣赏。

文章评论共[4]个
绍庆-评论

欣赏佳作,问好(:012)(:012)(:012)at:2012年05月15日 清晨5:57

冷月剑客-回复谢谢绍庆 at:2012年05月15日 早上8:08

冷月剑客-评论

本人现在不定论是李白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at:2012年05月15日 早上8:07

月下的清辉-回复非常有心得。祝愉快。 at:2013年12月12日 中午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