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刘心武的钟鼓楼,心底就埋下了一粒种子,以后一定要去看看钟鼓楼。
以前只是在电影、电视上看到,直到去年十一,到了西安才真正看到垂涎已久的钟鼓楼。
钟鼓楼,位于市中心,是古时报时的建筑,也是人们举办朝会时节制礼仪的地方。目前我国现存的钟鼓楼有十五座之多,最为有名的就是北京钟鼓楼和西安钟鼓楼,但保存最为完好的就只有座落于西安中轴线上建于明洪武年间的钟鼓楼了。说是钟鼓楼,实为钟楼和鼓楼两座建筑,两楼相距不远。
钟楼在明万历年间进行了重修后迁于现在的位置,清乾隆又一次大的整修一直保持到现在。它也是西安的地标性建筑,是西安的象征。钟楼四方底座,沿钟楼北侧台阶而上,西北角悬挂着一口大钟。约五吨重,钟边铸有八卦图案,旁边横一木槌,来这里的人们都会和这口大钟合个影。钟楼的门、窗、梁、斗、拱上图案雕刻精美繁复,表现出强烈的明清时代盛行的装饰艺术。仔细欣赏上面一幅幅浮雕,八仙的传说、木兰从军、长生殿、李白邀月、文姬归汉等一个个典故、轶闻、趣事会如电影般放映在你的脑海中。从二楼旋楼梯而上进了三楼正殿,正殿内琴、钟有序的摆放着,若有重大喜庆活动,殿内琴声、钟声响起,人们揣想着伴随音乐而起的翩翩舞姿,那杨柳般不堪盈盈一握的腰肢在耀目的光华下熠熠动人,美煞了多少人的眼睛;那流盼的双眸流动着的风情又牵动了多少人的幽魂,我不敢说这里曾上演过怎样的故事。
抗战时期,钟楼由于其地势高拔,而成为预警日军空袭的报警台。钟楼记录着西安苍海桑田的历史,它铭刻着西安人心中的悲怆与骄傲。
出了正殿站在楼上,手扶青砖,砖面已经磨得光滑蹭亮,不知道有多少人抚摸过它,也许还有人细细考究,在那一块块砖里累积了多少故事,是带泪的?带血的?还是带笑的?而今那一切都不可考,也无从去追忆。凭栏处远眺,长安繁华尽收眼底,世纪金花楼前人潮涌动;古玩字画街徜徉着中外游人,或细细品赏,或把玩不已。
鼓楼与钟楼数百步之遥。上了楼来眼前就是一面大鼓,高1.8米,直径近3米。鼓面是一整张牛皮,细纹清晰,堪称中国的第一面鼓一点也不为过。如此大的一面鼓,非一个壮汉不能敲响。环绕着正殿的是24面略小一些的鼓,代表着24个节气。古时人们敬天重地,崇尚自然法则,不敢违逆天意,所以自古以来就有祭天祭地祭祖先的习俗,一切都要遵循自然的规律。傍晚时分,重槌落下,二十四节气鼓齐鸣,浑厚的鼓声振天撼地,模糊了耳膜,响彻十里,告诉人们太阳落山,夜晚已经来临。
走在钟楼广场,来来往往的人川流不息,或两两牵手而过,或手拉行李大包小包,又或寻找着什么;每个人的表情又是那么各具情态:或面带微笑,或神色匆匆,或神态安宁,又或四周张望,走着看着,看着走着,或交谈着,或询问着,似乎世间万态在这儿都表现的淋漓尽致。
走在西安,就仿佛走在历史与现代的交错中。历史的、现代的文明在这里时时交融,几枚古钱币、几片瓦当、一付皮影、一首古乐都在诉说着历史的繁华与沉重;高耸云端的建筑、奔驰的车流、闪耀的霓虹灯、飞龙卧波的天桥都辉映着现代的繁荣与昌盛。每一块城砖都凝聚了汉唐厚重的文化、每一棵古树都见证了西安的凝重的足迹,那门楣上高悬的牌匾从远时挂到如今依旧茁朴,护城河上青石栏杆的雕花清晰如昨,历史从来没有走远,历史时时走在现代的意识中。
-全文完-
▷ 进入春江月明的文集继续阅读喔!